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中,数学属于一门基础且重要的学科,教学改革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味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现阶段学生发展的需求,教师应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情境法,将生活与学习相互联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还能够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本文首先分析小学数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意义,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实效措施,真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创新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营造生活情境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浓厚兴趣之后,才会积极投入其中,提高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另外,当学生愿意自主学习之后,甚至会将学习作为娱乐的重要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情境,加强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既能够在生活中学习,也能够在学习中生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学生能够不间断的对知识点进行实践,将枯燥的公式转化为生活案例,学生在完善生活的同时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
(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当前的时代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为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在特定的环境当中。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只能够被动的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会直接限制的创新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帮助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提供给学生更多有趣的知识,为学生传授基本的技能,学生在特定的情境当中,愿意主动学习与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
(三)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数学知识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小到粒子大到宇宙,均与数学知识有着密切关联。但部分教师习惯性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工作重点放在公式的讲解与练习方面,尚未将其与现实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在现实生活当中,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难以进行具体应用。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生活化改革,与生活实际案例相互结合,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例如,为学生模拟超市情境,锻炼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快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互结合。
二、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现状
(一)教师缺乏全面认知
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教师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在实践教学活动当中,因部分教师缺乏丰富的素质教育经验,对于生活情境教学的认知不够全面。在某些情况下,教师甚至认为情境教学法会分散学生注意力,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导致生活情境教学的应用流于形式,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受到限制。
(二)情境设置相对简单
不同的情境,所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根据知识点创设合适的情境,才能够将一教学方法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性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为学生创设情境,希望做到面面俱到学生真正融入其中。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这样的生活情境过于复杂,并会为教学效率产生一定影响。
例如,在学习“角”的时候,教师会带领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可能在实践的过程中忽略了自己所要学习的知识,难以将生活情境的实质作用发挥出来。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营造生活情境的策略
(一)开展探究性活动
教师在为学生开展探究性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发展学生的思维,应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理清数学知识的脉络,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应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了解,并自主发现生活当中的角,将这些生活当中的元素引入到数学教学当中。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展示自己所搜集到的数学现象,当学生存在疑惑时教师及时对其进行讲解。学生对其进行系统的了解之后,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带领学生画角,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同时掌握数学知识。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
教师在数学课堂中为学生创设生活场景,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还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根据自己所观察的现象,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在学习《小数的意义与性质》时,教师应提前对各项数学知识进行整合,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挖掘,运用信息技术将数学知识制作成课件,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元素、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课件,为学生营造生活情境,学生可边看课件边思考,教师为其提出数学问题之后,学生彼此相互展开讨论,借助小组合作的模式让学生的探究与思考的过程中掌握各项知识。
(三)转变传统观念
为满足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顺利开展,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传统教学观念,开展教学活动时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主体性原则,将生活情境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引导作用,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挖掘生活当中的数学元素,实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相互融合。第二,生活性原则,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的同时应遵循生活性原则,教师立足于生活与数学教材当中的生活元素进行深入挖掘,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第三,教学性原则,将生活情境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各项重点与难点,实现生活情境的有效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互融合,对于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起到重要作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在生活当中的数学应用能力。因此,在平日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生活场景,鼓励学生积极融入其中,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依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A]. 康利军.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C]. 2020
[2].多媒体教学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A]. 廖书清,陈小华,陈献培,邓浩凌,卢丁娥.《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C]. 2018
[3].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现象及解决对策研究[A]. 王慧,田乾,刘佳,常正倩,杨登嵩.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三卷)[C]. 2017
作者简介:杨经昌(1985-04),男,土家族,籍贯:重庆酉阳,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初级,学历:大学专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