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具有很强的生活性特征,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并实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效果。文章对小学数学教学下小组合作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开展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引言
当前,社会信息瞬息万变,各行各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大,要求也逐步提高。想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在教育教学各阶段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结合基础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能够凭借自身的综合实力走得更宽、更顺。具体到小学数学教学,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后,相关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强化,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探究和评价,同时学会合作、交流与共促,实现数学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多方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主张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组内成员要彼此协作,在良好的交流与科学的分工中共同支持,最终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实践表明,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借助团队学习力量深入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在发展思维和情感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整体能力。
1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小组合作属于抱团学习相比较学生的单打独斗而言更具学习趣味性,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能够畅所欲言,发挥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再加之小学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抽象性、逻辑性,学生在思考问题过程中较容易侧重形象思维,所以学生学习较为吃力,对此类情况,如果科学合理地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发挥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教学效果,能够将较复杂的问题通过几名学生分析交流,便能够逐一突破,获取全面多元的答案。
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出现的问题
2.1划分小组时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分组时都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依据,坚持将成绩高低不同的学生放在同一小组,期望优生可以带动学困生来学习,从而实现学习成绩的整体提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能力差异,也没有考虑小组成员之间是否互补、能否实现最完美的配合,以致于学生在合作时容易产生配合不当、分工模糊、学习进度各不相同的情况,最终导致学困生沦为学习的旁观者、学优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的局面出现,不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2.2教学方面的不足
学习目标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发挥良好的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目标很多时候并没有被明确,更多的是为了合作而合作,表面上看十分热闹,但并不具备启发性和实际意义。另外,教学内容缺乏合理安排,很多重要的数学知识没有展开相关的合作交流,有的即便进行了合作,也多存在浮于表面的现象;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合作形式较为局限,没有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拓展和实践强化;对合作效果的评价不够全面,没有对各小组及组员给予客观的评价与指导,导致整个合作过程没有清晰的思路与积极的氛围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也让合作教学模式的实际价值大大削减,难以满足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
2.3没有针对合作成果进行有效评价
有些数学老师认为课堂评价环节比较浪费时间,所以干脆在教学中取消了这一过程,或是觉得这个环节没有实际的意义,常常用简单的语言一笔带过,以致于学生学习完之后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都没能形成清晰的认知,也无法针对个人的学习做出准确判断,由此降低了他们学习的成就感,影响了之后参与学习的心态,也不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
3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策略
3.1科学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科学合理地组建学习小组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也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必须确保小组合作学习质量,才能够有效促进小组合作活动的顺利开展.所以,在划分学习小组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分析,秉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划分原则,确保小组成员学习水平大致相同,并且组内成员有各自的学习优势,才能够有效实现学优生带动学困生实现组内交流氛围活跃,从整体上构建良好的竞争氛围。
3.2立足学生差异设置分层目标和任务
在合作之前,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来为其制定明确的方向和目标,遵循“激趣”和“合理”的原则,采用创设情境、分层教学的方式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所谓“激趣”主要是指教师给出的任务要有一定的趣味性,以便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主动参与探究,挖掘知识的内涵,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所谓“合理”则指的是教师给出的任务和目标要难易适中,既要有能够满足学困生学习水平的任务,也要有能够提升学优生思维的任务,进而使他们在合作中都能学有所获。
3.3增设互动,展开合作
在科学组建合作小组后,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彻底参与进来,在沟通与交流中获得解答和提升能力,如此便能帮助学生从传统的教授方式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轻松、高效地掌握数学知识点。第一,组织课堂体验活动。教师可以结合数学学习的内容特点,给学习小组安排趣味性的课堂体验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参与中获得帮助与支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比如,在教学“图形”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机会,适时开展趣味性的课堂体验活动,为各小组分发剪纸、纸板等工具,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轴对称图形概念进行裁剪图案的实践,尝试剪出自己想得出的轴对称图形,互相交流讨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给出判断的依据。第二,课堂测试活动。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适时布置一些课题测试活动,让学生小组通过合作交流和尝试解答未知的问题。这种方式尤其适合帮助学生解决新知识学习过程中的疑难,也有利于小组合作效果的提升。
3.4多样评价,促进学习
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能够让教师精准地把握学生学习实情,进而采取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教学措施,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而且也能够让学生清楚地认知自身或他人能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得到良好激发。在小组学习时,教师也要重视评价环节,例如,评价各组完成任务速度、答案准确率等等。对于表现较优的小组或个人,教师可给予其一定的奖励,例如,给予表扬、夸赞等言语形式鼓励;竖大拇指、鼓掌等行为鼓励;颁发学习用品等物质奖励,让其他学生或小组得到极强的鞭策,促使班级内部能够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激起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与此同时,教师应当注重评价对象的扩展。不但要对其合作学习的效果做出点评,而且也要对学生合作期间所展现的情绪、态度等做出综合性的评定。除此之外,教师可指引学生进行小组间测评,反映出学生集体学习情况,促进小组间的良性竞争,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与责任感。教师还可让各组进行组内自我测评,促使其分析合作学习中的问题点,强化学生反思与总结的能力。教师在评价时,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实情,对其进行正向的引导。
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小组合作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度融合,发挥其促进教学的作用与优势,创设趣味性、实效性兼备的课堂环境,为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J].新课程·中旬,2018(7):61.
[2]佟利苹.浅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俪人:教师,2016(3):12.
[3]何广茹.四个“学会”优化小组合作学习[J].素质教育大参考(A版),2018(1):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