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我国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在实际开展中依旧存在着轻视思维、重视书面的情况。这样就导致很多学生经过长时间的英语学习后依旧不入门,学习常常头重脚轻,很难达到理想当中的课程效果。所以,初中教师在英语教学当中,就应该积极改善现状,注重思维培养,保障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加高质和高效。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思维;培养
前言: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当中,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摆脱在英语学习中死记硬背的困境,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高效。所以,英语教学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避免单纯传授知识的情况,应该注重思维的锻炼和培养,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具备发散性和灵活性等,实现思维和能力的有效培养。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英语思维
在很多人的内心深处,常常认为英语的学习就是需要死记硬背的,无论教师在课程中讲述什么,讲述的是否对错,都要学习和记录[1]。这样的方式不仅很难达到预期,也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背负压力、缺失乐趣,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苦不堪言。所以,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积极的改善这样的现状,应该从兴趣的激发作为入手点,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调动思维,不断的推动学生的英语思维得到进步和发展。例如,在讲解《What does he look like?》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借助趣味游戏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尽情的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如,教师可以在其中为学生设置游戏——“Guess who he is。”在游戏的开展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班级内部自选一人,通过语言的描述突显特点,让其他人猜测。如:“She has long hair and likes wearing blue skirt very much.”“He has dark skin and likes playing basketball best.”让学生在游戏中积极参与、运转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夯实对知识的掌握,也可以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运转,让学生在兴趣的带动下英语思维得到不断的提升。
二、加强问题引导,培养英语思维
在课程教学的实际开展中,问题是教师常用的手段和方法[2]。借助问题的有效设置可以带动学生的思维运转,使得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所以,在课程的实际开展中,教师就可以借助问题引导的方式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运转,达到良好的思维培养的效果。例如,在讲解《Can you play the guitar?》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班级当中选取会钢琴、会吉他、会小提琴的学生到讲台前,在这之后,教师就可以设问,指着其中一位学生设问:“Does he talk about violin?”让学生回答“ No, he can't play”/“He can play”。在这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的设问和回答等。借助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句式的掌握,使得学生在这其中得到积极的思维运转,在无形当中使得学生的英语思维得到发展和提升。
三、重视情境创设,培养英语思维
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情境创设的[3]。所以,在课程的实际开展中,教师也可以借助情境创设的方式使得学生的英语思维得到运转,使得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发展。教师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应该紧密围绕教学内容,使得情境创设变得更加有价值和意义。例如,在讲解《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课程中为学生设置情境——“Small survey”。让学生在班级内部自选三人,对同学到达学校的方式进行英语问答,最终结果以表格的方式进行呈现,在后续的课程中展示。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情境当中更好地锻炼思维和语言能力,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使得学生的英语思维得到锻炼和发展。
四、结合阅读教学,培养英语思维
在锻炼学生英语思维的过程中,也应该结合阅读教学,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具备发散性和灵活性。例如,在课程中的Reading环节当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尝试自主阅读。教师在后续可以结合文本内容呈现残缺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尝试自己填写。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自己绘制思维导图,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实现英语思维的培养。
结论:总之,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课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不仅可以带动学生的思维运转和独立思考,也能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一举数得,使得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双重提升。所以,教师在教学的实际开展中也应该激发学生兴趣、加强问题引导、重视情境创设、结合阅读教学,使得英语思维的培养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孙向荣.初中英语高效课堂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15):107.
[2]卢洁.农村初中英语线上教学现状调查——以封开县为例[J].珠江教育论坛,2020(01):70-71.
[3]杜卫华.教育APP提升初中脑瘫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实践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22):268-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