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述是文章内容、叙事结构、积累内化、重组表达的一项言语综合性实践活动。复述有助于学生深度思维,促进言语组织、表达能力的发展。统编版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复述”文本,如何运用这些文学作品切实提升学生的“复述能力”,笔者展开了实践探索与思考。
表1 统编教材二、三年级编排的复述内容
由表格的梳理可见,教材的编排具有整体性:一方面,统编小学语文三个学段均有编排“复述”内容;另一方面,“复述”任务由低阶加工向高阶的思维创作逐步提升。教学中将部编教材中的“复述课文”看做一个完整的学习序列,前后贯通,整体关照,有助于系统地、螺旋式提升学生复述能力。
一、横纵比较,明晰“复述”边界
横向比对,教材中的每一次“复述”都关于故事内容、表达能力和语文思维的训练。纵向来看,复述目标从详细到简要再到创造性复述,循序渐进。第一学段了解故事情节的大致面貌;第二学段关注故事内容,偶带“转换视角讲述”的要求,模仿中有创作;第三学段则上升为“发挥想象讲故事”。
以二年级下册《小毛虫》和三年级下册的《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为例: 《小毛虫》的课后题2借示意图示意小毛虫变化的经历,并根据此提示讲故事。可见,二年级下册复述重点是抓住故事情节,把故事大意讲清楚、讲完整即可。三年级下册《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课后题2要求“借助表格复述故事”,选做题提升“互换顾客和裁缝的性子编故事”。显然,三年级复述重点是在二年级的基础上抓住关键的语句把故事讲有趣、讲生动,并初步尝试运用不同视角渗透创造性复述。
综上,复述的难度、形式在不同学段都在变化与提升。深入领悟学段目标,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教师明确了复述边界,学生的“学习”才能在课堂上落地有声。
二、整体关照,制定“复述”目标
课程标准所述目标仅在宏观角度给予指引,具体到某一篇课文教学,还得关注单元特点。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为贯彻这一语文要素,教材安排了4篇课文,其中《普罗米修斯》课后题和《女娲补天》的阅读题示中均有提出目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讲故事”。这一任务在二年级下册第八组课文《羿射九日》课后题中以情节表格的形式已出现过。执教中为了避免低水平的平行练习,要有明晰的单元目标意识,明确两篇课文对于“讲一讲故事”这一教学目标有不同的教学深度:
“起因——经过——结果”的叙述方式,是中年段需要集中训练的阅读能力,所以《羿射九日》中只须穿插和渗透即可。《普罗米修斯 》作为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学生在此前已多次训练故事性文章的“复述”,基本能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复述大意。但若只是按照“支干”讲故事,并不能充分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因此在“支干”中再补充细节叙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三、设计支架,提升“复述”能力
在明确复述目标,确定复述的能力生长点后,可以尝试借助关键词或提示语、分角色表演、借助示意图和表格等各种形式提供支架复述,教材编写也提供多种复述的指导方法。笔者在执教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设计了指向复述这一核心目标的教学活动:
1.寻找动作,品味语言:
(1)小刺猬是怎么偷枣的?自读课文第2—第11自然段,圈出小刺猬偷枣的动作。
(2)学生交流,教师把动词板书在黑板上。
(3)请你选择最能体现小刺猬偷枣高明的动词,和同桌交流,说说高明在哪儿?
(4)根据朗读做动作,演一演。
2.借图复述,运用语言:
(1)根据黑板上的链图说说刺猬偷枣的故事。
(2)对比课文内容,感受作家描写的生动。
(3)小组合作,说演练习:完成微电影,一人说一人演。
带刺的朋友
上述片断借助了图示将宗老先生的观察过程可视化、直观化。通过动作分解,让观察聚焦于具体细节,学生就能领悟到要让动词生动不仅要词语用得准,还要贴合实际情景,用得连贯自然。搭建复述支架,让学生在有序的复述中积累语言,在复现、复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内化语言。
四、互动评价,升华“复述”思维
教学中不能忽略对复述的评价。学生要讲到什么程度要以具体、明确的标准为依据,让“所评”回扣“所教”,达到学教评相一致。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课文《漏》时,笔者设置了指向复述教学的星级评价标准:
梯度化的评价标准让复述教学更加有序。针对当下的复述教学缺乏连贯性、整体性、科学性、系统性的问题,除了“教什么”就“评什么”,还要注意“怎么评”“评什么”的序列整合。在优劣判断中,学生不断回顾言语表达结构,完成自我言语修复,实现真正的“以评促讲,言语内化”。
“复述”作为言语学习的关键能力,不局限于一两次训练、一个单元、乃至一册书的学习就能提高的,它需要反复实践。教学中执教者应认真研读教材,在课标框架之下,关照整体,前后贯通,以学生的言语发展为宗旨,梯度化地设定教学落点,助推学生复述能力的螺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