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学第一课”是学生开启新学期学习生活的重要序幕,对今后的学习、成长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班主任应该高度重视“开学第一课”。笔者从审时度势,做好顶层设计;用心设计,优化活动过程;有效反馈,提升活动质量三个方面浅谈了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线下开学,班主任上好“开学第一课”的策略。
关键字:线下 班主任 开学第一课 策略
正文:
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捷报频传,各地中小学分批次错峰开学。回到久违的校园的学生们,对“开学第一课”充满了期待。作为班主任,如何上好疫情期线下“开学第一课”呢?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谈线下开学,班主任上好“开学第一课”的策略。
一、审时度势,做好顶层设计
“开学第一课”是每个新学期师生辞旧迎新的“必修课”,也成为了考验班主任智慧的难题。班主任需要审时度势认真思考,从明确目标、确定主题、搜集素材三个方面做好顶层设计。
(一)明确目标
教育目标就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教育活动都要紧紧围绕教育目标来开展。因此,班主任们在准备“开学第一课”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明确目标。审时度势,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如社会实事、学生状态等。新冠肺炎疫情让本学期成了一个非常特殊的学期,那么班主任就可围绕疫情防护、疫情带来的反思,以“筑牢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培养学生爱护生命的精神品质”、“增强国家荣誉感,培养爱国情怀”等为目标,还可以考虑因为“超长假期”的缘故,学生的开学的学习状态以及心理状态会很不稳定,从而以“帮助学生回归线下学习”“帮助学生缓解开学焦虑”“教会学生学会情绪管理”等为目标。
(二)确定主题
1.疫情主题
生活即教育,疫情即教材,班主任可以借助这本丰富的教材,开展以疫情为主题的生命教育、生态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家国情怀教育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助力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班主任可以尝试如下题目《敬畏其他生命是我们的生存智慧》《孩子,请做一名爱国的行者》等。
2.安全主题
经历了一个超长寒假,学生们回到久违的校园,随之而来的兴奋会让在校期间的安全意识淡化,进而会加大学校疫情防控的安全风险。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牢牢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因此,还可以在“开学第一课”中确定以安全为主题的教育,除了常规的安全教育以外,尤其要强调在校期间疫情防控的卫生安全,如《“疫”起出发 拥抱健康》《抗击疫情 “手”住健康》,筑牢学生的安全意识,让生命之花绽放得更加灿烂。
3.学习主题
经历了3月有余的居家生活,许多学生的学习状态已经明显不如假期前,生活学习节奏也被打乱,作为班主任,我们还可以确定以学习为主题的教育,如《善学的“眼睛”随时都能发现盛宴》《静待花开的人生需要自主学习》等,帮助学生尽快调整好状态,回归线下学习。
(三)搜集素材
“开学第一课”中素材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要牢记素材的选择标准是要能为主题服务。素材搜集的途径是多样的,如强大的互联网、真实的生活、影视作品、报刊杂志等。素材的类型也是丰富的,如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班主任要将搜集到的素材进行提炼、加工和再创造,从而更好地为主题服务,提高教育效果。
二、用心设计,优化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是“开学第一课”的主体,因此,班主任需要对活动过程用心设计,不断优化。活动的设计要关注班情学情特点,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适合的活动形式。
(一)关注班情学情特点
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两个班级的情况也不尽相同,班主任在设计“开学第一课”的活动过程时要充分结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如班级学生的男女比例、硬件设施、班级风貌等,学生的学段特点、生活环境、学生素养等,依据这些因素,从而设计出更适合本班学生的“开学第一课”。
(二)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开学第一课”的活动过程虽然离不开班主任的指导,但是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准备、组织召开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指导学生,让学生既当参谋,又当主人。
(三)设计适合的活动形式
形式是内容的载体,要想使“开学第一课”发挥内容的教育效果,还需要设计适合的活动形式。如常见的讲授式、表演式、辩论式;还可以创新形式,如礼仪式,让学生与居家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对这一特殊阶段进行复盘和总结。比如给每个学生发一张《无字奖状》,让学生选择一个表彰的对象并亲手写上颁奖理由。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采用其他适合班情学情的活动形式。
三、有效反馈,提升活动质量
要使“开学第一课”发挥教育的延展效果,绝不能忽略最后的反馈环节,只有跟进反馈,才能深化主题和巩固活动效果。为了实现这样的效果,班主任可以从反馈的时间、主体、形式三方面设计反馈活动。
(一)反馈要及时
“开学第一课”不仅要设计好课堂上的内容,还要设计好课后延展的活动,并且向学生明确告知反馈的时间节点,让学生在上完课后及时做出相应的反馈,班主任可以借助便捷的网络平台如QQ程序“老师助手”、班级优化大师等,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作出及时的评价,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去实践。
(二)主体要多元
“开学第一课”在进行课后反馈时,班主任可以建议反馈活动的参与主体多元化,如学生个体独立完成、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学生和家长合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发动学生深入社区的相关部门,与专业工作者合作完成。如“自我防护”类主题的“开学第一课”就可以发动学生采访社区卫生工作者,了解有关健康自我防护的专业知识。
(三)形式可多样
“开学第一课”课后反馈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的。班主任可以采用让学生创编相关的宣传语、童谣等语言形式;可以出手抄报、电子小报、写日记等图文形式;可以根据课后要求录制视频的视频形式;还可以发动学生搜集资料、整理成果、展示汇报进行综合实践形式。让教育在学生们的心灵深处留下痕迹,并使他们在行动上有所表现。从而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总之,“开学第一课”是帮助学生回归校园生活的重要一课,作为班主任应该全力以赴,审时度势、用心设计、有效反馈,恰当运用好疫情这本教材,同时让学生们的身心尽快从“超长假期”中重新回归美好的校园生活,开启新的征程。
参考文献:
1.王秋芳,王鹏.小学“开学第一课”要有“味”[J].教学与管理.2018(20)
2.鲁玉秀,孙金彦.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J].经济研究导刊.2010(12)
(本文系2019年度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工作室为载体构建班主任成长共同体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HJG1908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