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弱水”一次最早见于《尚书.禹贡》,因红楼梦中“但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为广为知晓。“弱”常用于人物修饰,此处却用语修饰自然事物。古代汉语中很多词语沿用至今,尽管这些词在句子中被人们广为流传,就其中的词语而言,明白其意义的人屈指可数。再者,“弱水”和“若水”在古代都表示水名,二者之间又有何异同?本文主要探讨“弱水”一词的释义和相关应用。
关键词:“弱水” 词义 “若水”
冯恩学2015年12月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上发表“夫余北疆的‘弱水’考”一文,文中对“弱水”一地的具体位置研究做出详细的研究综述。然而,“弱水”一词除了在古文献中表示河流地名以外,在地理专著中不乏少见。同时有其独特的引申义,并广泛用于近代和现当代文学作品中,
1.“弱水”的性质
弱水始见于《尚书?禹贡》:“导弱水,至于合黎”。“弱”,形容词,修饰名词“水”,属于偏正结构。《辞海》解释为古水名,凡水道由于水浅而不通舟揖,只用皮筏交通的,古人往往认为是水弱不能胜舟,因此称“弱水”。古籍所载弱水甚多,《说文解字》解释弱,桡也。上象桡曲,彡象毛牦桡弱也。旨在表达脆弱之意。
2.“弱水”的释义
2.1概念意义
“弱水”,顾名思义就是柔弱不承力量,轻小微弱之意。《山海经》说: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 古水名。”《汉语大词典》解释为:由于水道水浅或当地人民不习惯造船而不通舟楫,只用皮筏济渡的,古人往往认为是水弱不能载舟,因称弱水。故古时所称弱水者甚多。也就是说此水为天底下比重最轻的水,浮力极小。例如《史记》中记载:天下之弱者,有昆仑之弱水,鸿毛不能载也。此句话正是表达水弱之意。
2.2 “弱水”表示河流名
《史记》中云:“弱水在甘州张掖县南山下也。”据今人考证,此弱水即今甘肃之山丹河,下游名张掖河。再如《尚书·禹贡》云:“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禹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其中弱水指今额济纳河。
1)“弱水”又称甘州河,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流经今青海祁连甘肃张掖内蒙古额济纳旗,便叫额济纳河。周谷城在1962年于《斯坦因与亚洲极中部文物》中写到:由敦煌到玉门,到酒泉,越长城旧址,经毛目,沿弱水到内蒙古的居延海。
2)“弱水”指古代传说中的河名。据《山海经》记载,传说中西王母所居住的昆仑山脚下有一条大河叫做弱水。如汉代《淮南子》:“西王母在流沙之濒,乐民、拏闾,在昆仑弱水之洲。”除此之外,“弱水”用来特指位于西北的婆夷河或黑水河,《旧唐书》中云:“娑夷河,即古之弱水也,不胜草芥毛发。”
2.3 “弱水”表示遥远而艰险
“弱水”在很多古文献中明明描写水是波涛汹涌,然而却以“弱水”示之,这是因为“弱水”不仅仅表示“弱”的意思,还泛指艰险而遥远的河流,例:
《西游记》:“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西游记》中第一次将“弱水”与“三千”连用,此处根据弱水是天下最弱的东西,连鹅毛都承受不起之意,“芦花”底沉,表示要渡河十分艰难,描写出流沙河的险要特点。现代作品中也沿用这一释义: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呜呼!现象如是,虽弱水四环,锁户孤立,犹将汰於天行,以日退化。”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文献中指“弱水”为遥远的意思。例如:
苏轼的《金山妙高台》中有句:“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此处是“弱水”一词第一次与具体数字连用,单指水,表达遥远的意思。《辞海》中注“弱水”为小说和戏曲中的水名,元曲《张生煮海》中:“小生曾闻道仙境有弱水三千丈,可怎生去的?”之句正是表达了遥远艰险的意思。
2.4 “弱水”—域外仙水
“弱水”在古代文献中常常被冠以神话色彩,表示一种绝境之处的仙水,此说法源于古代神话传说,指仅用人力而无法到达的地方,轻易不能越过,仙人们通过神力等方式方可穿越。例如:
“弱水”在古代戏曲和神话小说中成为仙境之物,因此不少文人墨士也应用其在自己的诗歌作品中表达自己一种向往仙界和自由之境的情怀,例如曹植《游仙》云:“东观扶桑暇,西临弱水流。”此诗句指的是东海仙境,表达诗人想要丢弃时空的羁绊和对升仙的渴望及自由的向往。
再如《海内十洲记》说:“昆仑山有弱水周回绕匝。”这些都是描述仙界被“弱水”环绕,表达其不可越的意思。
2.5“弱水”作为文学词汇—“弱水三千”
《辞海》《水经注》等古文献都指出"弱水"是天下最弱的东西,连鹅毛都承受不起。 “弱水”一词作为汉语文学词汇,在小说作品中出现最多。同时,在现代散文中也出现过。
“弱水三千”始见于《红楼梦》第九十一回:“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此处的“弱水三千”与《西游记》中“三千弱水”的含义大相径庭,此处表示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爱情忠贞不渝,因而“弱水”一词有引申为爱情河,“弱水三千”用来表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此句话也引申为情话。“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是指弱水有三千,水量虽然丰沛,但只舀取其中一瓢来饮,用来代指独一无二的爱情。近代诗人苏曼殊的《碎簪记》里写到:“庄湜复叹曰:君思‘弱水三千’之意,当知吾心。”此处“弱水”也跟《红楼梦》中一样,表示男女之间的爱情。综上可知,“弱水”的意思在文学作品中已经偏离原来的义项,同时也是词义适应时代发展的表现,这一词义也被沿用至今,并且现代很多作品中“弱水”都指爱情。
3.“若水”与“弱水”
弱水之“弱”与若水之“若”音读全同,《广韵》都是注释为“而灼切”。《羊城晚报》2000年9月23日“晚会”版载有刘心武先生的《只取一瓢饮》一文,其中有这样一句:“但‘任凭若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那么“若水”到底是什么水?宁源生(2002)在《咬文嚼字》提出“若水”是“弱水”之误,二者之间到底有没有联系?
1)若水是一个汉语词汇,属于古代水域名,即今雅砻江,其与金沙江合流后的一段,古时亦称若水。例:
《吕氏春秋·古乐》:“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乃登为帝。”
2)“若水”一词在古代汉语中主要为动宾结构短语,“若”为动词,《新华字典》解释为如、像。“若水”可以释义为像水一样,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中写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此处“若水”是动宾结构,表示最高的善像水那样,利于万物而不争于万物。表示“若水”为动宾结构的还有如下:
《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因此,“弱水”和“若水”均可表示河流名,但所指也不同。“弱水”为偏正结构,“若水”不做名词时为动宾结构,二者语法释义也有很大的出入,“若水三千”实际上是生造词的误入现象。
结语
“弱水”是古籍中常常提到的一条河,“弱水”的问题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但随着《西游记》《红楼梦》等近代作品的发展,其中对“弱水”的引用已经跟最初“弱水”的义项大相径庭,现代作品和口语多数也沿用最新的词义,而较早的义项—河流地名,除了在专门的刊物和学术中使用以外,其它地方一般使用其引申义,例如“弱水三千”表示爱情的引申义也为广大读者和群众熟知并接受。尽管如此,然而在词汇学中,对于古语词的溯源和准确定义仍然是必不可少的,这对于古代词汇的理解和传播,以及我国语文教育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增杰.?“弱水三千”探源[J].咬文嚼字.?2009(03).
[2]艾荫范.?弱水之“弱”和与之相关的几个古汉语词语解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3]顾农.“弱水”问题[J].?鲁迅研究动态.?1987(06)
[4]冯志文.西域地名词典[M]. 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5]林桂红.“弱水三千”如何翻译[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6).
[6]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