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实施的背景及目的
《2016年流动儿童蓝皮书》指出,截至2015年10月1日,全国流动人口总量已达2.47亿,全国每6个人中就有1个处于“流动”之中,作为流动人口子女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这两个群体总数约1亿人。而家庭教育缺失是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主要现状之一。
前不久,我们对本街道11个中小学校共计800多名流动型家庭的家长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
㈠在流动儿童家庭教育中,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功能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教育意识薄弱。一些流动儿童家长对“家庭教育”缺乏认识,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是老师的责任,很多父母想方设法将自己的孩子送入城市学校,以获得更好的教育,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教育子女上所应担负的责任。
正是由于家庭教育意识的薄弱,一些流动儿童家长平时生活中难以做到有意识地在行为、道德、价值观上引导子女。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父母往往成为参照对象,如果父母对自己的榜样作用缺乏认识,不能以身作则,就难以为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
2.家长家庭教育能力不足。大部分农民工关心子女的学习与成长,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上显得力不从心。
首先,流动儿童父母普遍文化程度偏底,接受调查的880名学生家长,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53人,占6%,高中文化程度的281人,占32%,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633人,占72%。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10小时以上的占56%。流动儿童父母的学历普遍较低,每天与孩子除晚上睡觉外几乎没有单独相处的时间,有的甚至一连几周几个月没有时间与孩子交谈一次,午餐时间有约60%的学生经常不能和父母一起吃饭。这使得流动儿童家长即使想要辅导子女学习却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次,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通常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和餐饮业等,其工作性质决定了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特征。因此,为了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忙于打拼的农民工,牺牲了与子女进行沟通交流的时间,导致亲子关系疏远与对子女监管不足。
最后,由于农民工群体在经济水平上处于相对弱势,大多数人没有能力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学习环境。
3.家庭教育内容重智轻德。大多数农民工都期望“知识改变命运”,让下一代能在城市有更好的发展。因此他们往往在学业成绩上寄予孩子更高的期望,要求也更严格,但却忽视道德品行的教育。家长们更多地向子女强调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而不是教导他们如何做人。
㈡从流动儿童本身来看,流动儿童成长的不利因素具体表现在:
1.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相对较差。流动儿童生活学习环境不尽人意,居住和卫生条件较差,有近30%的孩子甚至连做作业必须的桌椅也没有。大部分流动儿童课余时间在家里,没有参加各类兴趣培训班,也缺少课外书籍。只有32%的流动儿童参加过特长班。流动学生中的4l%为成绩差的学生,非流动的学生中成绩差的占26%,二者差别明显。流动学生的阅读成绩低于同年级学生的平均水平。学生流动越频繁,对他们学习构成的威胁越大。
2.流动学生的辍学率更高。八年级以前改变学校3次以上的学生,辍学的可能性至少增加4倍。
3.流动对学生情绪和行为的影响。流动儿童从农村进入城市,必然会经历一段社会适应的过程。在此期间,文化差异、社会排斥,都会阻碍流动儿童融入城市。
在研究儿童流动与其情绪、行为的关系时,我们把在校儿童按流动次数分为三类:没有流动、流动1-2次、流动3次及以上。考察了儿童中的28个情绪和行为问题,包括“抑郁”、“怯懦”、“反社会”、“流浪”“冲突”、“任性”“暴力”等,研究发现,流动3次及以上的儿童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可能性大约是不流动儿童的2倍。
流动儿童虽然身居城市,但由于与城市孩子的生活差距和不平等,使他们始终处于城市边缘。多数孩子感到受压抑、被歧视,认为城里人看不起他们。不少孩子自卑心理较重,自我保护、封闭意识过强,行为拘谨,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如果遭遇挫折或不公平待遇的儿童没有及时得到疏导,很可能出现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而家庭思想教育的缺位,无形中放任了流动儿童向“问题儿童”的发展。
为了不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成为“失落的一代”。我们结合前几年我街道创建的家庭教育分层次教学法的实施情况,摸清全街道流动儿童的底数建立完善关爱流动儿童学生成长档案,并建立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全面掌握所属学校各年级、班级学生流动儿童的状况,针对每一名流动儿童学生进行全面分析,重点关注。并专门对流动儿童制定教育对策,努力关心流动儿童。
二、基本做法
㈠学校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进行干预和指导
1、成立组织。中心学校以原成立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培训中心为基地,成立流动儿童教育服务站。各中小学成立关爱流动儿童服务室,以负责家庭教育的同志兼任服务室主任。
2、健全机制。实行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讨承包制、分级指导制度、研究过程性评比制度。
首先对每一个转入的流动儿童进行文化、性格和行为习惯测试,对家长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包括家长的性格特点等,尽量调和流动儿童教育背景差异与解决教育不连续性问题。保证流动儿童所转入的学校能及时获取学生的相关信息。学校尽量将具有相似教育背景以及相似学力的流动儿童编入同一个班级,教师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安排教学进度。对每一个流动儿童填写专用的发展档案;而对于部分跟不上大队伍的流动儿童,针对其薄弱科目进行课外义务辅导。
其次,对儿童进行专题辅导,分知识专题、德育专题、理想专题等;进行个性辅导,教师包靠流动学生,并将包靠情况纳入对教师的评估量化考核之中。
最后,在每学期开展多个评比活动,开展关爱流动儿童教育优质课评比、教案评比、教学课件和论文评比、成果评比及优秀金点子案例评比。评出“流动儿童研究先进学校”和“流动儿童研究先进教师”。
㈡围绕三个习惯的养成,分层进行教育和指导
1、学习习惯养成:针对流动儿童家长在家时间短,无时间辅导孩子学习,未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特点,学校以关爱流动儿童服务室为基地,针对学习习惯不同、家庭情况不同的学生实际,安排品德高尚、教育教学水平高、责任心强、学生信任的教师做关爱流动儿童的成长导师,实行结对帮助,帮助被辅导的流动儿童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2、行为习惯的培养:帮助进城务工子女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是流动儿童成长的重要环节。引导各学校教育重视流动儿童的特殊性。流动儿童的所在学校,不仅要担负其应有的教学责任,提供达到义务教育质量标准的教学,更要考虑到流动儿童自身的特殊性。为此,我们发动全街道380多名退休老教师自觉关心和帮助街道所属中小学的800多流动儿童,开展老教师老干部“一帮二”活动,以学校或老年活动中心为阵地,帮助流动儿童建立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生活习惯的培养:让更多的流动儿童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并针对流动儿童家长工作繁忙的特点,把流动儿童家长的着力点放在流动儿童生活习惯的培养上。同时结合前段我街道实施的家庭分层教学法,注重对家长的学习评价上的突破。对家长采取分类培训、分类练习、分类交流、分类评价的办法,促使家长们注重培养流动儿童生活习惯。每学期我们根据学校实际,采用课堂观察、面谈、测验、学生学业成绩、家长档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家长的学习进行评价,其中出题考试成绩占总评价的30-50%,并依据评价情况,评选出优秀学习型家长、认真学习型家长、普通学习型家长,把评选结果通知到学生家长,合格的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不合格的继续进行上一阶段的培训。
积极开展学校活动,促进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的交流。在一些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混合编班的学校中,两类儿童往往在各自的群体内形成交往圈,缺乏相互之间的沟通。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创造机会促进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的相互了解,破除偏见,提高流动儿童在城市的社会关系融入度。通过这些活动,使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比对,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㈢实行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将流动儿童教育纳入到社会服务体系之中。
发挥城区社区优势,做好流动儿童的社会服务工作。针对流动儿童家长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特别是不少流动儿童下午放学后,无人看管、无人照顾生活的情况,我们结合兴安街道社区遍布广、功能大的特点,在街道办事处的协调下,在各中小学所属的社区设立流动儿童服务站,目前我街道已经成立了流动儿童服务站12个,解决280名流动儿童下午放学后无人照管的问题。
三、主要成效及推广价值
自2007年以来,兴安街道中心学校组成流动儿童家庭分层教育研究课题组,在潍坊市教育局、安丘市教育局和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周期达十年之久。我们根据实施计划进行研究和行动,并分期举办专题研讨沙龙活动,定期对流动儿童的发展现状进行跟踪调查问卷,走访了解这一群体不断出现的家庭情况及存在问题,使他们及时了解现代教育子女的信息。通过理论学习和培训,端正了流动儿童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并在流动儿童中间开展卓有成效的活动,总结出培养他们良好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的途径和方法。现在已经有不少当年流动儿童长大成人,踏入到新的学校和工作岗位。
在我们的努力下,街道中心学校受到了潍坊市教育局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并在省教育厅的组织下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2008年国际家庭教育论坛,在会上做了发言。2011年6月,又在潍坊市教育组织的教育创新大会上做了经验交流。2015年6月,因在关爱流动儿童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课题组五名成员获安丘市“优秀家庭教育工作者”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