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肖邦革命练习曲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期   作者:王怡娜
[导读] 波兰钢琴家、作曲家肖邦,被誉为“钢琴诗人”
        摘要:波兰钢琴家、作曲家肖邦,被誉为“钢琴诗人”,《c小调练习曲》是肖邦在波兰革命失败后含着悲愤的情感、严正的抗议所作,这首曲子是肖邦所作的27 首练习曲中,流行最广、最著名的一首,凸显出波兰人民前仆后继的奋勇精神以及他对民族必胜的信念。
关键词:肖邦;练习曲;波兰;革命;民族
        一、肖邦革命练习曲的背景创作风格
(一)练习曲的概况
        “练习曲”本是作曲家们为学生练习某种演奏技巧而创作的曲子。它是依据单一的音乐动机而写成的。19世纪初在欧洲开始大量出版。J·S·巴赫是最早和系统地写钢琴练习曲的。他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里的“前奏曲,有很多都带有“练习曲”性质;
        练习曲分为有两种:一种为乐器演奏的技术训练而写的乐曲,常有特定的技术上的目的,如训练音阶、琶音、八度音、双音、颤音等;一种为音乐会练习曲,由前者派生而来,并逐渐演变为一种炫技性的艺术作品而在音乐会上演奏。M.克莱门蒂的《前奏曲和练习曲》与《通向诗国之路》(一译《艺术津梁》),是近代最早的钢琴练习曲。
        肖邦的作品十和作品二十五各有12首练习曲,肖邦并没有为所有调性都写作练习曲。其中部分调性重复了好几遍。有些调性则重来没有使用过。另外肖邦还有3首名为《新式练习曲》于1841年单独出版,没有作品编号。肖邦的练习曲其目的不在手指的弹奏技巧,也在曲趣、氛围掌握、乐曲织体、声部的训练、因此,弹奏的人不能只沉浸在机械的手指技巧的练习。
(二)《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创作背景
        肖邦《练习曲作品十》十二首作品确切创作的日期并不为人知,大概只知道肖邦从1829年19岁开始创作到1832年22岁完成。于1833年完成。他将此曲送给李斯特。这套练习曲唯一有创作时间记录的是《革命练习曲》据卡拉夫斯基说写于1831年9月俄国入侵华沙当天。《肖邦革命练习曲》的创作于1830年11月爆发了华沙革命,当时肖邦离开波兰,去往维也纳,对祖国十分担忧,迫切希望能快点回国。1831年7月肖邦返回波兰。仅仅过去了两个月。沙俄军队就镇压了波兰革命。当他路过斯图加特的时候,知道了华沙沦陷的消息,他的心情沉痛并且悲愤。他把这些感情都聚集在了音符里。《c小调革命练习曲》就是在这种悲愤的情境下创作的。这首练习曲就是在这种情绪下创作的。这首练习曲充满了悲愤的情绪,并且曲调激昂,忽上忽下,似乎是在呐喊。这首乐曲充满了坚毅,刚强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表现出波兰民族在华沙起义后顽强不屈的精神,人们后来把这首曲子称为《革命练习曲》
  (三)、《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创作风格
        《革命练习曲》曲调极为迷人。这首练习曲的主题具有革命性,号角性,是很尖锐的附点音符。肖邦把全部的感情都灌注在音乐中,因此写出了这著名的练习曲。所以乐曲的开始很突然,很有爆发力,有噩耗的感觉,十分激烈紧张。全曲自始至终贯穿在愤怒激越和悲痛欲绝的情绪中,它的技术课题在左手十六分音符的跑动上,其中有大的跨度,也有临近的半音的手指的练习。整个音乐形象是通过左手奔腾的音流和右手刚毅的曲调相结合,它的主要的音乐形象却恰恰不在左手,主题是通过右手表现。技术上说,很多人忽略了右手主题弹法,用一种错误的弹法弹奏,手臂的动作用反了,前面的两个音一部分,后面一个音一部分,其实应该是前面一个,后面两个,这样才比较有力。
         二、革命练习曲的演奏
        (一)肖邦练习曲技术难点:
         肖邦练习曲是超高艺术性与明确的技术训练目的的完美结合,这首《c小调练习曲》曲调吸引人,技术难题主要在左手十六分音符的跑动上,其中有大的跨度,也有临近半音的手指练习,整个音乐形象是通过左手奔腾的激流和右手刚毅的曲调节奏相结合,主要音乐形象在右手,而左手的旋律扣人心弦。


        1.左手大跨度连音的跑动:这首作品主要是训练左手快速运动时的颗粒性和清晰度。弹奏时不要有“压”的感觉,练习时应先分手练习,注意一些重音的突出,在大跨度下用小臂带动完成,要有一气呵成的感觉。同是也要注意不要只用手指力量单独完成每个音,这样声音会缺乏流动感。
        2.右手和弦的连接 :这首作品的主旋律全部都集中在右手,但是左手音符密集。所以右手的和弦要坚定有力,在弹奏和弦链接时,一定要注意和弦声部的链接,如果要使和弦弹奏出爆发力的音响效果,必须要借助身体的力量,身体是弹奏时的“支点”,大臂只有运用身体的支撑才能发挥作用。左手注意旋律的起伏感,与右手旋律密切配合。
        3.节奏:双手16 分音符快速下行,节拍要稳定,用力方向要统一,手指提指要快,但是切勿敲击键盘,声音要干净利落,双手旋律迂回向上时,身体要注意协调运转,对于休止符必须重视,而前16 分音符和后16 分音符对位一定要准确。
         三、肖邦练习曲的技术处理
   (一)音乐层次的把握
   乐曲旋律声部清晰,手指能准确达到音乐所要求的音量级别。根据音响造型,分别给予低音,伴奏声部以不同于旋律声部的力度分配。一首乐曲的各个声部以恰当的层次,突出主要的声部而把那些只是临时出现的次要因素放到从属位置,每个部分负责不同强度的音。对这种多声部技术的练习务必要遵循一条明确的原则:即手的分量应当侧重于弹奏主要旋律部分的手指上,而弹奏次要部分的手指则应当放松和保持柔软。开始弹这首练习曲之前可先通过一些辅助练习增强各个手指的独立性,如《哈农》等,还可以分声部练习,把主要声部部分反复训练,不断增强弱指的支撑,对突出主要层次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旋律的歌唱性
     钢琴歌唱性,是指由每个圆润的持续音相互连接而成的具有明确感情倾向性的乐句。演奏中往往很难做到歌唱性的弹奏。钢琴毕竟不像小提琴,钢琴是要用手指来敲击键盘发出声音,这就需要通过手指、手腕甚至手臂之间合理的动作搭配,从而构架合理的乐句。
   肖邦作品抒情性旋律演奏需要多方面的技能,比如说旋律的句法,要准确寻找句逗,正确划分段落。要解决连奏这一问题,如此曲开头出现极连奏,这表示每个音都与下一个音有瞬间的混合。在肖邦的作品中,那些绵绵不尽的旋律线条多用极连奏的方式来弹奏,这种演奏法更能表现出作品深沉的内在情绪。用手臂控制手指突出旋律以表现用手臂控制手指突出旋律的歌唱性。在演奏抒情乐段时应多用手指面触键,触键要深,触键速度慢而均匀,手指要有充分准备,指触的方向可用不同的角度触键,以发掘音乐中需要的各种音色层次来。除此之外还需要用内心歌唱,这样才能达到作者对此旋律所要求的宽广悠长,优美如歌的特有韵味。由于肖邦抒情性旋律“声乐性”的特点,钢琴演奏不能只限于手指弹奏的演奏方法,而要求演奏者从手指到大臂始终保持一种“通感”,即手、手腕与手臂的放松协调。
   表现旋律的歌唱性还要注意强弱的起伏变化,强弱起伏的变化是情绪和感情的自然流露。强弱的变化不仅要注意每个乐句的变化起伏,更要注意整个曲子全局的情绪变化。在这首练习曲中音符充斥在每一小节里,从爆发性的、暴风雨性的开始到最后的结尾,我们都可以体会到肖邦的一种沉痛的、对祖国命运的忧虑。而且在这首短小的练习曲中,肖邦还表现了自己的理想,这体现在练习曲的结尾:虽然祖国现在面临着灾难,华沙的起义被镇压了,但是人民还要继续起来奋斗!大家可以听到音乐进行到最低潮时,爆发性的结尾,最后的几个和弦是没有结论的,但是还是要继续进行的感觉,并不是很庄严的完整的结束,而是刚毅的未完成式。全曲通过不断变化的力度和转调来表达此种情绪。最后用P和ff的力度变化来表现作者的内心。只有把握好整个曲子的情绪,注重乐句阐释过程,歌唱性会更好的体现。
      肖邦善于从民间音乐中探寻到美的蕴藏,将其提炼加工,升华出崇高的诗意。他的《革命练习曲》的意蕴深厚,情绪膨胀,需通过一系列较难的技术,把音乐表现到极致。技术训练针对性强,无论是在单独的技术训练上还是在音乐表现上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每个钢琴弹奏者都是经典必学之作。
参考文献:
[1]王次炤.肖邦音乐浪漫主义特征中的民族因素[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03).
[2]林育.怎样弹好肖邦的《C 小调“革命”练习曲》[J].乐器,2006(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