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冠爆发后,教育部门实施了“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育策略,以此保障教学的进度。疫情稳定后,学校也纷纷复学,但因为疫情,学生长期居家不出,好动的天性长期得不到释放,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困境。本文从分析疫情后学生存在的心理困境入手,从四个方面阐述疫情后的心理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学;心理困境;策略
随着复学,本以为会出现“由于学习时间的减少,学生会更加勤奋学习”的现象,取而代之的是:激情一天之后,就出现了情绪低落,学习热情低下,情绪波动大等诸多心理问题,上课个个萎靡不振,毫无精神,缓解学生的心理困境,成为开学后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疫情过后学生存在的心理困境
(一)学生的学习热情低下
由于疫情期间,学生们都是在家庭里开展线上学习,所以他们的学习纪律、学习态度相对比较懒散,很多学生都是一边学习网课一边做其他的事情。面对几个月的线上学习状态,学生们慢慢将这种学习习惯和态度养成了常态,所以即使疫情结束开始转向线下学习,学生们也难以改变掉自身心理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仍然不积极的对待线下教育,让教师的教学存在问题。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分析学生们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状态,思考如何重新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二)学生的危机感强烈
由于刚刚爆发了一场大的疫情灾难,所以学生们心理相对比较不安和恐慌,更何况这场灾难为学生们的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改变。即使是疫情稳定下来了,学生们心理仍然有很多的恐慌和害怕,这个时候的学生危机感非常的强烈,需要教师用爱实施心理教育,慢慢的感化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境。
(三)学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
在疫情期间的几个月的线上学习,学生们的学习心态开始逐渐的放松,有了大量的业余时间,他们都会花在游戏、上网上,慢慢的养成了心理习惯。随着疫情稳定,学生进入到了线下学习,生活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没有多余的时间花在娱乐上,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学生开始出现各种叛逆、逆反的情绪。因此,在疫情后实施心理教育的时候,教师也要关注到学生的逆反心理状态,用心解除该方面的心理困境。
二、疫情后开展心理教育的策略
(一)提升自我心理教育专业度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需要教师们有充足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才能够认真的分析学生们的心理困境、制定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作为小学,没有专业的心理教师和心理辅导室,心理教育机制也不够成熟,教师的心理辅导素养低下等原因,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得不到显著的提升。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急需提升心理教育知识和素养,以此来共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成果提升。
例如,教师们为了提升自己的心理教育专业度,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在网络上查找有关心理教育知识、疫情期间心理问题等等内容有关的资源,进行在线学习;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心理主题交流会,根据自身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感悟进行分享,如一位教师在交流会上分享自己班级的学生“刚开始进入到线下学习的时候,这位学生每天都迟到,上课也不在状态,为了改变他的这种心理状况,我便温柔的和他交朋友,询问他疫情期间在家里一般都在做什么,然后慢慢的走入到他的生活,一点一滴的进行改变。”教师分享完这个案例之后,其他的老师也能够立刻学习这位教师成功的经验,通过这样的分享和交流,让教师实现共同的进步。
(二)以活动为主线,开展自我心理恢复。
比如以班级为单位设计了 “守护心灵”学生之间的志愿服务,让学生积极的、自主的报名参与到活动里。首次举行了“心情七色卡”活动,根据学生们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困境情况,按照颜色分成了七个等级,然后对这些等级的学生进行分组,追求互补的原则,保证不同心理困境的学生在一个小组,带领每个小组组织心理交流、心理活动、心理教育等等,让他们组内可以互相帮助,帮助同学解答心理困境。
在这次活动里,有一位因为疫情而产生了恐慌、害怕等心理困境的女学生,经过“心情七色卡”的活动,不断的受到其他学生正面的影响,开始慢慢化解自己心理的问题,成为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
(三)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疫情突如其来,让所有人都无所适从。虽然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也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年,但面对如此严重,人数如此之多的心理问题,也不知从何入手。因此,作为班主任,应该系统性的分析当前的疫情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学习借鉴优秀的课程,并对此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此来优化自身的心理健康课程,让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得到提升,以此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化解心理困境。
例如,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建设基于校本的心理课程,在疫情发生过后,学生们的心理反应会出现警惕、消极、适应、恢复几个时期,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设计,设定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并且在校本课程里多融入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这样能够提升学生们参与校本课程的欲望,借助校本课程实现心理教育,用爱来解除学生的心理困境。本校在疫情过后,便结合学生们活泼、爱玩的特点,设计了心理校本课程,积极的鼓励学生参与,每周举行两次校本课程活动,如“口罩里的笑脸”、“积极生活”、“和时间做朋友”、“直面挑战”“呼吸的力量”、“开心上学”等等,在这些活动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思想,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其次,教师还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学科来优化课程,作为一名教师,在教授课程知识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到知识掌握程度,还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困境,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因此,我们应改进心健教育工作的思路,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疫情过后的教学的过程里。
(四)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促进教育效果的提升
评价,是衡量教育的水平的关键因素,在组织和设计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也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和制度,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首先,教师们设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对象的时候,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评价问题,如是否解决了学生的实际心理困境、是够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心理教育是否受到学生的满意等等,针对评价的结果进行心理教育改革。
其次,评价的成员应该多元化,在设计评价的人员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家长、领导和社会相关人员,一起参与到评价里,这样能够保证评价更加真实、全面,教师们也能够从评价里获取到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信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改革。
最后:评价的标准应该有所减低。特殊时期不能按平时的常规来评价,应该减低评价标准,增加评价的维度。比如,上课不睡觉,这是作为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在平时不能作为赋分的指标,而在这特殊时期,我们却可以把上课不睡觉作为加分的指标之一。
作为一名班主任,不能只关注理论知识教育,更要注重培育学生们身心健康、体能素养,尤其是疫情过后的特殊时期,要更加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认真的分析学生们疫情过后的心理困境,科学的运用心理教育手段,采取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多管齐下,用爱教育,用心关怀,缓解学生的心理困境,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苏巧妙.积极心理学理念下中小学生疫后心理防护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16):17-19.
[2]鞠凤.理解·环境·角色·责任: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关键词”[J].小学教学参考,2020(12):95-96.
[3]龚玉莎,时俊新,丁慧思,张敏莉,康纯,王开桥,余毅震,韦霁珊,汪思超,邵宁,韩娟.武汉市中小学生人格特质及心理弹性与抑郁症状的关系[J].卫生研究,2020,49(02):173-178+226.
[4]黄梅.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误区及解决对策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10):29.
[5].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给全国中小学生家长在疫情防控期间指导孩子居家学习生活的建议[J].中国农村教育,2020(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