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9期   作者:呼延蓉
[导读] 小学高年级是习作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
        【摘要】小学高年级是习作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随堂习作教学是学生提高知识运用能力与思维水平的重要环节,习作教学需掌握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并应科学渗透到习作练习的全过程之中,包括:问题意识、观点、材料组织、写作方法、角度选取。其目的在于,通过习作教学生活化方式,激发学生生活主体意识,提高积极参与愿望,增强灵活运用语文知识能力,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
0.引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文章的源头活水。将语文习作教学置于生活背景之中,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能力,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而且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想象,将相对抽象的语文教学“有形化、具象化”,相对枯燥的习作教学让人感受到兴味盎然。知识、写作与生活本就同源,如曹雪芹所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鉴于此,本文立足于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的功能与可行性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其应用的实践模式和具体方法。
1.习作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习作能力简述
        小学阶段,学生习作能力相对薄弱,故需有目的的强化相关环节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然而,习作过程相对抽象,且学生限于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往往对写作教学兴趣不高,教学力量与教师精力投入较多,但教学效果往往不佳,未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本质上讲,习作与生活同源,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常以“无病呻吟”描述文章欠缺内容性,又以“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明文章表现力与感染力的重要性。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文采),都是对生活万般具象的抽象表达。在此意义上,写作是人的思维对生活的高度凝练,并通过不同情感体验、认识方式与理解角度所作出个性化表达的心理过程。因此,没有生活,写作会欠缺内容性,没有写作,对生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会欠缺理性。由此可见,对于小学生习作能力教学而言,实际上就是一个培养学生认识—理解生活的往复循环的过程。
1.2生活化思维与习作教学的生活化
        从幼儿园到走出校门,家校一线是很多学子的真切感受。相对封闭的环境使得学生除寒窗苦读与金榜题名之外,真正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了,对社会现实生活知之甚少,更罔论亲身体验和“事事关心”了,生活化思维难以建立,生活化思维亦因此难以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反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常表现为对课程毫无兴趣。相比自然科学的学习,人文社会类更贴近生活,其中,习作教学的生活化具有实践操作的可行性,原因在于:第一,可紧密结合日常生活来讲解课程知识,且能够结合日常生活“就地取材”;第二,联系生活的教学模式可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学生往往对身边人、身边事有更加真切的体验,这样更容易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将学生迅速带入到讲授内容之中;第三,更易于从不同角度联系生活,从而能够为深入讲解提供教学基础,利于学生从更是的层面理解知识。
2.习作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
2.1在教学理念上进行渗透
        突出学生在教学实施环节中的主体地位,完成教师教学角色转换,从主导转变为引导。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而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者。

强化启发式、体验式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力求在教学中做到与学生心灵相通,注重兴趣培养,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点滴,积极探索生活中的真善美。
2.2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
        在教案的准备方面,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到课时安排、情景设计,围绕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精细设计。如对于课文《桥》,可巧妙结合课程教学,同时将习作教学的生活化渗透其中。第一课时,以“桥”引入,强化学生感知。此时可让学生用一段话描写所见之桥,不限文体,不限范围,但要求学生状物之时,结合自身有关生活经历或体会来写。之后进行课文《桥》正常教学,对重点句子、词汇、文章立意、中心思想等讲授完毕之后,预留作业内容为:结合亲身经历,写一段与桥有关的文字。第二课时,在抓住《桥》文中人物言行、研读体会的同时,可适当插入学生作业中的相关语段表达,作横向对比,结合课文对学生习作点评,穿插即可,尽量以一句话进行点评,防止喧宾夺主。而后,全文教授完毕时,在启发想象,体验感悟环节,可以课文情景为背景,有目的让学生结合课文特定句、语、段谈谈自己的感想,见闻、亲身经历皆可。最后,在领悟写法与激发情感环节,可以学习小组为单元排演课本剧,重点排演文中导向鲜明但未具体言明的部分,让学生以生活化视角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3在课余时间进行渗透
    应注重习作教学的生活化导向,争取社会、家庭的积极配合。如在教授《彩色的非洲》一文时,课前预习可借助家长的有效参与,提升习作教学效果。预留课前作业内容为:与家长共同观看一部非洲相关纪录片,从植物、动物、生活、艺术、自然风貌等方面任取角度,写一段对非洲的印象文字。而后,朗读《彩色的非洲》的非洲,由家长倾听、指导或录音。留一道选择题和一道开放性题目,选择题为:为什么说非洲是彩色的,可灵活配置答案。开放性题目为:你生活中的彩色有哪些、你向往的彩色生活是什么,等等,以激发学生想象力,联系生活进行思考和写作。
2.4强化日常生活感悟积累
        一是让学生建立成长历程日记本,鼓励一句话感悟写作,记录周围人、身边事,描写山川小河、花草树木,体会四季变化、人间冷暖,等等。文字不需多,但求真切。二是强化对学生日常积累的有效运用,教师经常查看记录内容,对其中共性和典型文字可作课堂习作教学的内容。日常语文教学开展中,可灵活选取、灵活运用,有效拉近学生与讲授内容的距离。三是教授学生仿写,如在课文《白杨》教学后,可围绕白杨高大挺秀、生命力强以及全文扎根边疆的中心思想,教授学生仿写身边人、身边事,通过仿写,让学生联系生活,并深刻理解文章寓意。四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力做到多让学生独立接触自然与社会,让学生自己去听、自己去看、自己用心去感受,让学生自己感受真正的“源头活水”。
3.小结
        由于习作教学生活化是关注生活、反映生活和尊重生活的教学模式,故对于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只有密切联系生活、立于生活,推行教学生活化模式,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普遍而深刻的人生感悟。因此,习作教学生活化实践对于小学高年级这一特殊群体有着特别重要的教学理论意义和教学实践价值。“尊贵的朋友,一切原理学说都是灰色的,惟独生活的金树是碧绿的。”让我们在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实践中,与学生共同畅享这美好的生活吧!
[1]田卫静.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生活化写作实践探究[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12):224.
[2]张美娇.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 中华少年, 2019(11):11-11.
[3]王莉.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 小学生作文辅导(五六年级版), 2019, 000(007):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