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中年级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与管理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9期   作者:马学玲
[导读] 在对小学生基础数学能力培优过程中,中年级是学生发展思维逻辑
        摘 要:在对小学生基础数学能力培优过程中,中年级是学生发展思维逻辑,拓宽知识的主要阶段,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义务教育中的基础,是每个学生漫长学习之路的开始。随着对数学学习不断地深入,在小学中年级数学中,作业量也在增多,为的是提升学生解决能力的问题,把理论与实践结合,本文就对小学中年级数学分层设计与管理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字: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
        
        在所有的数学教学环节中,数学作业不仅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方法,也是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育的改革下,教育的目的是注重小学生全面发展。严谨思维逻辑的形成也是教育的目标,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更是要加强学生在思维逻辑方面上的锻炼,课后作业同样也是对课堂内容的另外一种补充方式。在新课程的改革下,对于课后作业进行“一刀切”的方法,已经不适用于所有阶段的学生,教育要精准教育,学生即使是统一上课,学习效率不一样,学生了解的知识层面也不一样,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合理设计作业的分层分配,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1 中年级数学教学的现状
        1.1 当前数学教学太过于注重结果
        在教学大纲的影响下,数学教育变得非常刻板,很多教师只注重教授而忽略了学生的接受与理解的情况。在实际的数学教育中,很多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并不相符合,但在现实生活中,数学是应用范围最广,覆盖最全面的一个教学学科。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思想的建设而只关注于结果,这与当下要求创新发展的多元化相违背,数学教学偏离了实际上教育的目标。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落实到学生身上学习压力也是非常大,如此大的压力,促使学生和家长只注重于成绩,这种误导也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太过于注重结果而产生的,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这样不仅可以让教学成效更为显著,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联想能力与独立的思考能力。
        1.2 数学课堂的代入感不强
        在给小学生上课的同时,要注意课堂的情景设置,这会让学生的代入感更强,更能理解所学的知识点是如何运用在现实生活中,这就是数学思想中最常见的把知识和思维逻辑与生活环境相融合,进而在具体情境中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逻辑,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兴趣,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找合适的时机,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目前问题就在于仍有多数的教师还保持着传统的教学理念,这不仅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而且提高了对数学的理解难度,会在无形中增加学生的学业压力,
        1.3 忽略学生的差异性
        小学生在刚入学时,智力都尚未开化,在中年级的教学中,面对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是良莠不齐的,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学生。低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入学的状态,差距并不明显,但是到了中高年级时,学习难度不断增加,学生之间差距也在不断地增加,学习成绩出现越来越严重的两极分化,分层式教学应用在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可以防止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对于学生的课后作业也进行分层式的布置与安排,这也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改革,传统的作业普遍采用统一安排,统一批改,但是对于具体的完成情况却参差不齐,学习情况好一点的学生,很快就能完成老师的家庭作业,而学习差一点的学生则完成的很慢,甚至对他们来讲作业量有点大。这样会造成学生出现“吃不饱”和“吃不到”的情况出现,学困生跟不上老师的进度会逐渐的对学习丧失信心,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建立自信心的最主要的阶段,由于身心的不成熟,大部分学生会在别人的评价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在成绩与老师的评价中评判自己的能力,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较好,看到老师的优质评价也会十分的高兴,顿时对自己的充满信心,自我肯定;相反,如果平时作业完成的不好,老师也不给予重视,学生会表现得明显出消极情绪,对自己的评价过于片面与否定,会失去信心。


        2 分层作业的设计的意义
        2.1 针对各个方面的学生,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是在自我满足达到之后,更愿意去用自己的时间去钻研,对这个事物产生兴趣。分层作业之所以坚持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是为了实现学生更好的发展,给学生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自身的学习能力来进行的科学合理的设计。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法,对于课后作业也有不同的完成标准,让作业的难度与学生自身的需求能够相吻合,充分利用资源,防止学生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较好的基础的上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发挥自己已有的学习优势,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关键要保证基础知识的扎实,避免出现与教学进度相差太大的情况发生,而相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制定详细的教学安排,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让他们坚持对学习的热情,激发对学习的兴趣。不同层次的学生有自己的学习任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能满足对学习的需求,有利于学生坚持学习方法与理念,自我的满足感是学生兴趣的主要来源。
        2.2 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比于传统布置作业的方式,这种新型的分层式作业在实施过程中要繁琐的多,教师不仅要考虑到学习情况较好的学生,还要考虑到学习情况较差的学生,家庭作业设计不同的题目与完成度,但是教学的效果却是传统教学比不上的。传统的家庭作业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学困生还是处于学习中的劣势,尽管课后作业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与练习,但是对于部分学生依旧是有点难度。分层式作业难度接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符合自身情况的作业,这种交互式的方式,不仅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能力,能够在讲课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讲解,而且对于学生更是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能力,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强训练。
        3 分层设计的原则
        3.1 层次性原则
        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求教师要督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进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力空间,对于教学也不仅仅只是要求升学的指标,更要注重对学生的核心素质的培养,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近况和他们学习的特性,针对性的去教学。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讲,任何人都有无限的可能,要保证学生健康的成长并且树立将正确的价值观,充分的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对于作业的分层,要分别从作业量、难易程度两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考察,作业量不易过多,不仅起不到巩固知识和拓展补充的作用,还会浪费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相对的过少也会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所以要合理的进行安排,根据作业的完成度,把作业的完成时间控制在合理的时间之内。
        3.2 主体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主才是教学的根本,上课时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会更加活跃,能够一定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互动能力,形成相互促进,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分层式作业的管理上能够体现主体性的原则,让学生自主的选择作业的难易程度,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比较感兴趣的,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完成作业,完成从被动完成作业到现在主动去接触作业的一种心理上的转变。
        4 结语
        总之,教师在培养中高年级小学生的答题能力时,要注意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对学生进行有意识有目标的培养,并不只注重成绩的提升。分层式的设计与管理更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分层设计的复杂性,在众多小学教育中并未开展,如何进行合理的分层,制定不同作业的评价准则都是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汤静.小学中年级数学分层作业的调查研究[D].扬州大学,2017(10):25-229.
        [2]郭明心.小学中年级数学作业有效性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8(08):158-170.
        [3]郭慧.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多元化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12):201-2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