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小学数学教学增添“活”元素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9期   作者:李静
[导读] 每一位孩子来到这个世上都对世界充满了好奇
        摘要:每一位孩子来到这个世上都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中有很多“为什么”,天真可爱的他们充满了童趣。在没有学习压力的幼儿园,他们个个满怀喜悦,充满自信,但是上小学之后,部分孩子开始沉默,不爱问问题,渐渐地讨厌学习,尤其害怕数学。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数学教师深刻反思的问题。我们如何唤回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和创造力,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笔者在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和研究:一是设计游戏环节,注入快乐元素;二是进行实验教学,获取经验元素;三是运用微课教学,增加个性元素;四是开展实践活动,渗透生活元素。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实验;微课;实践活动;

        每一位孩子来到这个世上都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中有很多“为什么”,天真可爱的他们充满了童趣。在没有学习压力的幼儿园,他们个个满怀喜悦,充满自信,但是上小学之后,部分孩子开始沉默,不爱问问题,渐渐地讨厌学习,尤其害怕数学。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数学教师深刻反思的问题。数学本身就是思维的体操, 是一项创造性劳动, 学习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那为什么孩子们没有爱上数学,爱上你的课呢?是因为你没能抓住小学生的特点,没有明白他们的需求,缺乏研究意识和创新意识,让数学课变得枯燥乏味了。如何唤回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和创造力,让课堂活起来,笔者在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和研究。
一、设计游戏环节,注入快乐元素
        一个学生快不快乐,直接影响他想不想学习,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快乐的课堂。我们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设计成游戏,采用游戏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为了有效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课堂上老师可以跟学生玩一个镜面游戏,你就是镜子中的我,根据老师的动作进行相应的表演。当老师举右手时,有的学生举右手,有的学生举左手,有的学生拿不定主意,换来换去。老师提示:“想想你家的镜子,老师是你镜子中的你,你的动作应该是怎么样的?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快乐,而且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如教学《位置与方向》一课时,让学生玩海军军舰打海盗船的游戏,第一次射击没打中,第二次射击也没打中,第三次射击打中了,学生对射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情绪高涨、思维灵活、反应敏捷,同时,让学生在比较中反思,形成确定位置的技能,在愉悦中收获数学知识,提高能力。
        游戏教学非单纯为了做游戏而做游戏,要有层次、有梯度,有思维含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数学学习中的快乐并非建立在直接感官之上,而是一种深层次的快乐,是智力的满足带来的快乐,是由战胜困难获得的快乐[1]。
二、进行实验教学,获取经验元素
        很多数学概念都是通过数学家无数次的实验获得的。我们在课堂中进行数学实验,不仅好玩,还可以让抽象的教学变得直观,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撕纸实验,把其中的两个角撕下来,与第三个角拼到一起。通过这个小实验,学生很好理解180°的形成。同时获得了撕纸,拼贴的活动经验。
        如六年级学生认识圆锥后,有一道数学题“从圆锥的顶点沿着高垂直向下切开,截面是什么形状?”很多学生做题中回答错误。因此教师可以开展实验。在实验之前,可先让学生想象,因为想象是不会受材料的限制,但想象是要通过实验得到验证的。为了让每一位学生能看到真实的结果,我们给学生提供萝卜这一实验材料,要学生将它先削成一个圆锥形,然后再按题目要求切开,最后进行观察,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课堂上,学生在不断地实验中,增加了各方面的经验,如操作时要细心,切的时候,怎么才能切平。在不弄伤手的前题下,如何切,能切出一个完整的图形。

实验活动中学生的认知参与越充分,获得的体验就越深刻,就有助于探究意识的形成与探究经验的积累[2]。
三、运用微课教学,增加个性元素
        疫情期间,网络为师生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公共平台。在此期间,微课教学显示出了它的优势。上课前一天,教师录制一节微课发给学生自学,第二天打开腾讯会议进行直播课时,学生共同交流自学情况,将弄清楚的进行分享,对没有弄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这不仅实现了课堂的翻转,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数学微课教学能供学生灵活选择,可以实现分层次教学,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让每一位孩子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在教学重难点处,老师随时录制微课给学生反复观看。
        如教学数学题:“一个电动机器人玩具,定价480元,A商场五折出售,B商场满200减100,到哪个商场购买更合算?”课堂上老师讲解这道题时,因为学生之间的思维是有差异的,不是每一位孩子都能理解和掌握的。基于这点,老师可根据各个层次的学生需要,录制多个版本的微课,对于优生可以只讲思路,对于学困生则要一步一步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也可以反复的播放,慢慢消化吸收。
        在上《圆》这节课时,老师教学生如何正确画圆,如果课堂上现场在黑板上操作,可能坐在后面的学生看得不是很清楚,那么课前老师可以预先录制用圆规画圆的正确方法的微课,通过近距离的拍摄,让操作过程更清晰明了,便于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观看。
        微课教学为数学课增添了活力,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适合个性化的学习,同是也让老师从学习者变成开发者,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给师生提供了成长的机会。
四、开展实践活动,渗透生活元素
?   经常开展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可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互相评价,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如果数学实践活动能渗透生活元素,那么学习将变得更鲜活,更有意义。
        在新型冠状病毒出现后,我校开展了“用数学的眼光看疫情”主题实践活动,各年级学生结合疫情,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的方式记录发现,解读不会说话的数据,引发学生对生命、科学、责任方面的思考,让生活成为最好的教科书。
        隔离期间,一年级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分类作业,将杂乱无章的各种物品分类摆放。二年级学生开展了测量体温的数学实践活动,每天坚持给全家人测量体温并作好记录。三年级学生用“数”绘精彩的方式来呈现他们的发现。?四年级的孩子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制作了疫情统计图表。?五年级学生开展心中有“数”的主题学习活动,用数据说话,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六年级学生对疫情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能结合新闻时事,展开思考交流,对问题进行分析预测,他们用自己特殊的方式为祖国加油。
        此次数学实践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对疫情的认识,学习了医护人员抗疫的伟大精神,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对学数学、用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悟,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疫情,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小数学教学中,我们将不断探寻各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多学习的“活”元素,让每一位孩子真正获得“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知识和必备的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郑毓信.评论应当促进人们的思考[J].小学数学教师,2019(3):26.
[2]司马静蓉.巧借实验融合“做”“思”动静相宜积累经验[J].小学数学教师,2019(3):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