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学衔接阶段存在的几点问题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9期   作者:赵五月
[导读] 我国的学制始于“壬戌学制”,期间历经改革
        关键字:中小学衔接;学习方法;教学方法;思维方法
        我国的学制始于“壬戌学制”,期间历经改革,到80年代中期,大部分地区恢复了“六三”学制(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为推行九年义务教育,我国还规定了“九年一贯,六三分段”的基本学制。由于受传统教育体制、模式和办学条件的影响,目前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仍然是沿袭小学和初中独立建校的做法。这种办学模式事实上造成了小学与初中在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割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与初中课程上的衔接,不利于初中数学的教学和学习。在和许多小学和初中的一线任课教师的交谈中发现,很多小学教师不了解初中数学的知识体系和授课方式。很多初中教师不了解小学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教学方式。这就导致了小学六年级的教师把数学教材里的知识点讲解完毕,而不考虑已学知识点与初中数学的知识点是否有断层,能否有效衔接在一起,使学生接受无障碍。同样,初中教师因为很少关注到小学的学习内容,总是按照自己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从这些现象中不难看出小学与初中这两个阶段教师缺乏沟通交流,甚至会有相互推诿、相互指责的现象。以上现象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大家普遍缺乏从整体上对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把握,不明确自己在学生不同学习阶段应当要承担的责任。因此我们不能把小学和初中的教学看成是两个各自为政的,封闭的系统,小学初中的自然过渡与和谐衔接应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下面是经过问卷调查整理后的几点问题。
        一、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不扎实
        虽然小学数学内容的容量和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初中各部分内容都是在小学数学的基础上学习的。有一部分学生对小学的概念和计算技能没有很好掌握,影响了初中的学习。所以说小学数学中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不足都会在初中乃至以后的学习阶段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
        小学生处于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而决定了小学教师通常采用操作、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比较细腻,知识间的坡度小、思维跳跃小,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进入初中后,由于学科的增加和知识难度的增大,每堂课数学知识的容量、抽象性和逻辑性加大,教学进度快,思维跳跃大,导致部分学生不适应。
        三、学生的学习方法不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
        初中数学无论从教材的编写还是课堂教学,都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

对于数学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和定理,教科书大多是通过设置“观察”“思考”“讨论”“探究”“归纳”等栏目。让学生通过这些探究性活动,归纳得出结论,再对结论进行说明或论证,从而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初中比小学的课程多、难度大,教师无精力辅导每一个学生,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这种自学能力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认真记笔记、独立完成作业等。自学能力的形成至少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依赖性强,教师和家长在生活和学习等方面指导得较多,使得多数小学生缺乏自学的方法和能力;同时进入初中后,部分家长在数学方面已无能力辅导孩子,这些原因使学生失去依靠,从而导致部分学生无所适从。
        四、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水平不适应初中数学学习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小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公式、规律等知识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借助操作和直观等手段,另一方面也要运用类比、归纳等合情推理以及简单的演绎推理的方式。当学生升入初中后,随着变量和演绎推理证明等知识的引入和增加,对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判断推理证明的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部分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延迟性也是造成学生不适应初中数学学习的一个因素。
        中小学数学课程衔接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需要关注的实践议题,是在中小学数学课程实施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研究。在我国现阶段的中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中,课程衔接是国家课程目标实现的具体化体现,也是国家课程进一步优化、发展的保障措施。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其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采用了逐步拓展、螺旋上升的结构。因此,丰富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结构的内涵,有利于促进数学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完善与更新。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课标、教材在中小学衔接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因此,中小学教师要针对数学课程衔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找到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平稳过渡。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方琴 搭建数学中小衔接桥梁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7(04).
[4]丁国忠 促进全面发展,做好中小衔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修订说明[J].    小学数学教师,2015(02)   
        (作者:赵五月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北安小学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