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课堂中学习积极性探讨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9期   作者:翟蕙
[导读] 小学高年级学生相较于小学低年级学生
        摘要:小学高年级学生相较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上多了一样特殊的重担——小升初,因此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任务是比较重一些的,不但要面对小升初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打基础的阶段基础知识的掌握压力。小学数学是三大主科中逻辑性较强的科目,学生常常是对于数学无法集中、更无法提起兴趣,所以对于教育者而言,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找到突破学生们难处的解决办法,此文探讨了如何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积极性;重要意义;提高方式;高年级学生

        先前我们提及了,小学数学在三大主科中是唯一的一门偏理科,许多学生也许在文科的语文、英语还可以掌握,但是对于逻辑性较强的数学来说,很多孩子就明显吃力了。
        暂不提及作为小升初的主科考试中小学数学有多重要,光是小学数学本身就已经极为重要。我们抛开功利性的专为考试准备的小学数学教学,我们应该带给学生的,是通晓、熟练掌握小学数学里的内容和知识,这不仅是给学生的日常计算修炼技能点,更是为学生在接下来的六年教育中,也能轻松地把握数学,而不是像小学一样,对数学的运用越来越棘手、越来越困难。
        所以我们接下来首要探讨到的,是学习积极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意义。
        1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课堂中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意义
        1.1学习积极性是一堂好课的成败因素。
        对于年级比较小的小学生来说,高年级的小学生也是年龄偏小,对于新奇新鲜的事物还有较高的好奇心,自我把控自我克制的能力基本偏低。所以数学这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在孩子们看来确实是十分枯燥。当然课堂的枯燥与我们教育者有绝对大的关系,正是因为我们在教学中,无法向学生们呈现有趣、生动的数学课堂,才会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学习数学感到吃力。
        此时,我们提高数学课堂的生动有趣程度,就是在培养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假若学生们对课堂产生兴趣和好奇,就会增加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学生们在课堂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能很好地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感染每个同学,从而完成对学习内容的积极吸取积累,这才成就一堂好课。
        1.2学习积极性是课堂里的调和剂。
        学生们对于枯燥的数学内容不感兴趣,假若我们以特殊的教学方式刺激学生们的感官,或是采取学生们喜爱的形式,就会自然而然带起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本来一堂较为枯燥难懂的数学课,会因为学生们迸发出来的学习积极性中和调剂,把课堂变为生动有趣的课堂。这像是一个互利互好的双方给予的过程,学习积极性就是这个“化学”过程的一支最有效的调和剂,调和学生们对课堂的情绪、兴趣,调和课堂的氛围,调和老师的教学。


        2学生数学课堂中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式
2.1身临其境法。
此法的最关键的一点,是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譬如在六年级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中,已经有简单几何体的学习,这种需要运用空间、多维感觉,才能很好地掌握这一块内容。而我们采取的身临其境的教学方法,即是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体会几何的魅力,如用小木棍、小火柴、粉笔盒、水杯等的实体物。让学生实际触摸感受几何体,并用小火柴等工具,自己拼接理解几何的形状、变化,这种自助的手动实践,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产生快乐,从而带来学习该知识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比老师在黑板上简单画的抽象几何图,来的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学生们也更加愿意积极掌握。
        再就是例如计算一些数学题时,可以让学生更加自身进行体验,如一道买苹果、或者叠积木的计算题目,都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能碰到的琐碎事,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身临其境法,把自己当成是数学题里的“小明”、“小红”这些主人公,一旦接受了自己是主人公的设定,学生对于数学题本身就产生了学习积极性,才会积极地解题、听解,积极地掌握学习知识。
        2.2兴趣举例法。
此法的关键在于抓准当下年龄段学生的喜好,从喜好入手,切入课堂。
        我们举个例子,在下课十分钟的欢乐嬉戏时间过后,要回归课堂的学生们,定然是乘兴归来还意犹未尽,这时学生对于数学这种难科,更是难以进入课堂。这时我们采取兴趣举例法,我们可以适当引用学生们喜欢的动画片、连续剧、动漫里的故事或者人物语句,来吸引学生们进入数学课堂的注意力。也可用他们喜欢的动画故事来为数学课堂开头,这样学生在进入课堂之时,就已经提起一大半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也就事半功倍。
        再如数学课堂中,我们讲到半程课时,学生的注意力又被别的东西会吸引过去,学生们的注意力无法保持长久专注,这时我们通过兴趣举例法,在正在讲解的数学题或者数学知识中,灵活套用到学生们喜爱的动画人物、故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会因为喜爱的东西、人物、故事等再次提高和集中,这样是保证后半程教学中的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我们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要让学习积极性保持长久且助力于学生们的实际学习中,相较传统小学数学课堂的教法,我们要不断进步创新,才能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林宏滨.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基础教育研究,2016(18).
        [2]张新培.浅谈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发言的积极性[J].新课程(小学),2015(2).
        [3]陈若冰.以人为本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4(7):162-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