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视域下高中德育组织制度之构建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9期   作者:刘晓玲 牟雪莲
[导读] 德育是我国高中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摘要:德育是我国高中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德育组织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机构设置、队伍构成、运行方式等方面的总和。智慧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重要背景。智慧教育的视域为高中德育组织制度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其挖掘到德育组织制度优化之核心是展现学生主体思想。
关键词:智慧教育;德育;德育组织
        雅思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被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 杨东平.教育:我们有话要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苏格拉底强调“在自我认识中,探索、寻找永恒的真理,寻找最高的善——智慧,通过认识自己达到获得知识,最终成为有智慧、有完善道德的人。”[ 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上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9页。]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在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和法纪道德规范、为人处世模式等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品质的活动。[ 李春:《新时期高校德育亲和力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第14页。]要建构德性养成德育范式、培养学生的美德,学校德育就要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而行为习惯的培养并非大包大揽,应该是一种指导不是规训,指导学生自己去“做”,这就涉及到德育中的主体思想。[ 张爱军:《从行为规训到德性养成:学校德育范式变革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年,绪论第7页。]
一、智慧教育之背景
        对于“智慧教育”概念的起源,不同研究者有不同观点,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认为“智慧教育”是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战略的组成部分,二是认为源于钱学森“大成智慧学”的构想。[ 马小强,施建国,程莉莉,王珠珠:《智慧教育的发展及价值取向分析》,《中国电化教育》2017年12月,总第371期。]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智慧教育(smarter education)至少可以追溯到IBM的“智慧地球”战略。[ 2008年,IBM在《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议程》(A Smarter Planet: the Next Leadership Agenda)中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2009年,IBM发起智慧教育倡导,提出智慧教育的五大路标,即:学习者的技术沉浸,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学习路径,服务型经济的知识技能,系统、文化与资源的全球整合和21世纪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同时提出未来的智慧(SMART)教育应当具有五个方面的内涵: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设计;要对教学资源集中管理、实时监测、科学分配,并进行实时统计与分析;要对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实现智能化的决策与管理;要实现没有时空限制的在线互动教学;要让优质资源随时随地均可方便地共享[ Jim Rudd,Christopher Davia,Patricia Sullivan. Education for a Smarter Planet: The Future of Learning[DB/OL].]。IBM的智慧教育理念、韩国政府对智慧教育内涵的阐释,都注重基于技术构建学习支撑环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教学、提供资源和服务,进而更好地转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质量,其理论的核心在于应用新技术建立一种新的学习模式。[ 马小强,施建国,程莉莉,王珠珠:《智慧教育的发展及价值取向分析》,《中国电化教育》2017年12月,总第371期。]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早在1997年就着重从人的培养的角度,提出了“大成智慧学”(Science of Wisdom in Cyberspace)[ 展立新,陈学飞.理性的视角: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历史误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1):95-125.192.]。他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教育构想中提及要“集大成、得智慧”,并提出四种构想:(1)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培养和教育学生;(2)让大学生懂得系统科学;(3)让科学和艺术“联姻”;(4)改革数学课程[ 杨桂青,张树伟.集大成得知慧——钱学森关于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教育构想[N].中国教育报,2009-12-21(03)。]。钱老谈的“大成智慧学”是指当人面对变幻莫测而又错综复杂的事物时,能够迅速做出科学、准确而又灵活、明智的判断与决策,并能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黄荣怀:《智慧教育的三重境界:从环境、模式到体制》,《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6期,第3-11页,第3页。],强调的是在新的技术下人的高级智慧的发展。
二、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目前德育工作之实质是规训化德育
        古代的哲学家们普遍认为,人的认识、情感反应、行为习惯都要有一种定向,导向美德的方向。教育的方向就是导向德,因此育德是教育的“灵魂”。

[ 朱小蔓.育德是教育的灵魂 动情是德育的关键[J].教育研究,2000(4)。]而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正是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逐渐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不断成长为有德行的人,成为“他自己”。正所谓“道德:成人之道”。[ 鲁洁.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J].教育研究,2007(11)。]
        目前学校德育更多地是努力让学生成为“学校、家长或社会希望成为的样子”,而绝非“成为他自己”。目前学校德育所存在的问题之根本并不在于所谓的“德育实效性低”——这只是结果,也不是缺乏情感与体验——这是实施路径的问题,恰恰是其工具化倾向——这是目的与方向的问题。规训化的学校德育正一步步沦为学校管理的工具,与本来的“导向美德”背道而驰。[ 张爱军:《从行为规训到德性养成:学校德育范式变革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年,第12页。]规训化的德育模式服务于“学校的管理”而不是“学生的成长”,其表面上管住了学生,但却与德育之实质相差甚远。于是,学生行为管理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道德空心”现象:常冠以道德教育的名义,却缺少德育含量——“德育”沦为“管理”。[ 张爱军:《从行为规训到德性养成:学校德育范式变革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年,第12页。]
        目前的规训化德育,显然是按照“美德可教”的理念去传授道德知识,以为学生学会了美德的知识也就具备了美德;沿着“道德来自规范”的思路去进行学生管理,以为只要依靠管控去约束学生的行为,学生自然就能形成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具备一定的道德。
(二)目前德育工作之实践困境
        第一,在思想观念上,德育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广泛重视,往往是举得高放得低、说得多做得少;第二,在德育地位上,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德育的首要地位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一手硬一手软”现象,“德育首位”有时变成“德育无位”,德育体系亟待改革与创新;第三,在德育工作上,面对新形势,德育的内容、过程、方法等操作层面暴露出诸多的不适应,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尚在探索之中;第四,在德育对象上,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对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同感不强,信仰危机、诚信缺失、功利主义思想倾向等现象较为严重;第五,在德育效果上,受到多元文化和网络文化冲击,高校德育效果出现弱化现象,不尽人意。
三、德育组织优化之核心——学生主体角色之回归
        整合国内外对于“德育组织制度”的研究,从德育开展所涉及和扩展的范围这一视角予以划分,德育组织制度可以分为:社区—高中学校—家庭一体化制度、学校班级—老师—学生分层管理制度、家长委员会制度等三种组织制度形式。根据学者现有的研究:社区—高中学校—家庭一体化制度:包括社会、高中学校—家庭三者的合力,齐抓共管以实现学生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学校班级—教师—学生分层管理制度:主要强调的是在特定的地点学校,依靠校园内的基本因素班级、教师和学生,充分调动各个因素的积极性,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完成。家长委员会制度:这种制度的设置是在家长重视学生德育教育的前提下实施的,以学校为依托,它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调动家长参与学生德育的管理与实施,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实行。不得不承认,现有的德育组织制度拥有各自的独特优势并在某种程度上以实际案例予以验证。但与此同时,也不可否认各种组织制度也存在其固有弊端。
    无论是社区—高中学校—家庭一体化制度与学校班级—教师—学生分层管理制度,还是家长委员会制度,所有组织制度所确立的核心点都是教师与学校两个点。然而,德育组织制度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生的德育教育,而教育活动中所涉及到的最重要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所有的组织制度当中似乎是一个被忽略的角色,从而造成学生主体角色的缺失。无论德育范式如何转变,其最根本之处在于:德育是关乎人的道德的教育,它的教育对象是人,它的目的是让人“成人”。道德教育不是为了道德而进行教育,道德只是德育的内容、手段而不是目的,人才是目的。如果道德成为目的,则人就成了手段。而指向道德的教育,往往是为了社会需要或其他外在于人的目的。德育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德育的目的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之符合社会需求。
        教育的原点是人,而不是社会也不是知识。以人的方式去认识学生,学生不是有待改造的教育对象,他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并且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教育不能用统一的“社会标准”和“知识”去“型塑”所有的生命。[ 张爱军:《从行为规训到德性养成:学校德育范式变革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年,绪论第120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