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数学强调教学需关注儿童视角,数学教学不是简单地告知,而是提升,除了留给学生知识之外,更应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基于上述认识,笔者立足中低段数学课堂进行了“前置学习”实践探索,积累了一些想法和感悟:
一、前置学习,即时预见课堂中的学情状况
1.思考问题与自阅课本相结合
数学课本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蓝本,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依据。教师应教给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中低年级的学生一般要求按顺序看书,即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看。如教学《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一句“我先不教,谁会列竖式计算36+30呢?”引来了二十多名学生的举手。随意瞥了一下,举手的人中有班内的“全优生”、也有不少“后20%的学生”,这群刚升级为二年级的孩子们原先学得可都是口算呀,他们到底是真会还是凑热闹呢?于是我分别邀请了一位“后20%的学生”和一位“全优生”上来在36+30=的下面进行板演。其中36、30、66的个位、十位书写很随意,基本上都没有对齐,等号线很短,而且歪歪扭扭,加号是最后添上的,横式的得数也没填上,这样的答案得到全班至少90%的肯定声。
很显然,孩子们对于“列竖式计算的格式"是有一定认知的,但其书写的规范性却有待引导。在孩子们激动的议论声中,我在答案旁分别批了“40分”和“70分”,这一下显然出乎孩子们的意料,原先在他们的感觉中,第一个答案肯定是错→0分,第二个答案肯定对→100分,怎就这个样呢?此时,教室里很静,学生心中疑惑很大,我的声音显得异常清晰:“两位小朋友在列竖式时把两个加数、加号和等号线写出来,这样就得了40分,而潘XX小朋友还知道加号和第二个加数要写在同一排、等号线要写在两个加数的下面、加起来的得数要写在等号线的下面,所以就得到了70分,那么还有30分扣在哪儿呢?”此时我故意停顿了一下,卖了个关子:“朱老师现在不说,请小朋友打开课本第9页,看看谁能找出扣分的原因来。”此后学生兴趣高涨,看书看得很认真,观察得很仔细,在后来的交流中,很多学生指出“数位没对齐”、“等号线不直“等问题,然后在师生的进一步交流下,本课的知识点及注意点落实地很到位,学生学得很愉悦。
2.尝试练习探学情
中低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数学内容有难有易,尽管孩子们进行了思考和阅读可能懂了一些,但必然存在一些内容在理解上或肤浅、或模糊、或未知、甚至错误。那么学生对本课新知到底了解到什么程度?困难在哪里?我认为从书中练习中找几题试做是个可行的办法。这样的尝试练习既是检查学生前置学习的结果,更是暴露课前学情的有效手段。教师可采取“文本查阅”或“组内汇报”等方式判读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了解尝试练习的正确度、错例及错因,以便全面预见学生真实的课前学情。
如教学《5的乘法口诀》之前,可要求学生按如下操作:读看课本相关内容、填写课本习题、提出疑问、需独立完成,家长无需参与。第二天一早我迫不及待地查阅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课本中凡是涉及到乘法算式的得数基本上都已填写,且正确率很高,在一五得五、二五一十的下面,不少学生填写成三五(15),四五(20)、五五(25),而在做一做算式3×5=15的下面是口诀: ,不少学生空着没写。显然5的口诀多数学生早听其声却未知其意。基于上述的了解我开启课堂教学,我先出示1×5、2×5、3×5、4×5、5×5,请个别学生说得数,孩子们举手特踊跃,说得也准确。追问4×5的积20是怎样想出来的?有学生说是4个5相加是20,也有学生说是“四五二十”,看得出多数孩子们能依据乘法的意义或口诀来计算5的乘法。继续追问“四五二十”是什么意思时?学生大部分说是4个5是20,在此基础上,本人指出口诀中“四、五”指的是因数,而“二十”则是积,话刚落,孩子们纷纷举手说出可能还是5个4是20、四五二十除了帮助计算4×5,还可以帮助计算5×4等等。此时我感觉孩子们对新知识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了,于是我再追问:这就是5的乘法口诀,大家对它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提问的积极性相当高,问题也很有价值。
这一节课真是超出我的预设,带给我无比的欣喜。
二、有的聚焦,基于预见下的教学策略匹配
1.研讨
为杜绝”无谓、无序、无效“的研讨,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层,并把不同层次的若干名学生归为一组进行研讨。具体应按以下三环节开展:
第一环节:组内初议
如教学《锐角和钝角》时,学生已有前置学习基础。考虑到有的学生胸有成竹,有的模模糊糊,有的一知半解。这时可让他们共享发现。教师可要求组内就锐角和钝角的特点各自展开汇报,由组长组织选择整理出本组比较满意的思考结论。研讨中,不少同学(尤其是组长)就会在数学笔记本上涂涂改改、写写画画,从而为下一轮组际交流做好展示准备。
第二环节:组际交流
若说上一环节是组内若干人的智慧结晶,那这一环节既是全班学生的智慧浓缩,也是暴露学习缺陷的有效场所。只是这一环节是较难掌握的,若处理不好,会重复上一环节的内容。那组际交流从哪里着手?从试验结果来看,一般从评议各组的反馈结论着手为好。
第三环节:相互点拨
在这环节里,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给予调整。如果教师收到学生对新知识完全理解的信息,就可强化正确答案,给予肯定;倘若教师收到学生对新知识不理解或不完全理解的信息,那么针对存在的难点,教师可适时作必要的剖析及点拨,抚助学生把话说明白,说准确,帮学生释疑解惑。如针对上述组1的答案,由于与课本提供的结论一致,学生均表示肯定;对于组2的答案,多数学生对于90度、180度毫无概念,故难以展开辨析,此时由教师予以指引,让学生明了90度其实就是直角,180度是平角;而对于组3的答案,不少学生直接予以讥笑,此时鼓励部分学生辨析为何有此说法,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锐角越小越“锋利”的图像表现。
2.检验
教师应利用一系列循序渐近的、能够暴露学生错误想法或做法的“检验”,及时引发学生内心的观念冲突,能促进学生对已完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周密且有批判性的再思考,以求得对新知的清晰的认识。针对暴露的问题,教师不要急着去点拨,更不要去讲解,而是引发学生互批互辩、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促使正确的信息动态生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检查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这样的教学安排不但让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清晰、更深刻、更稳固,而且这样的安排学生觉得课堂更加民主、富有乐趣。
3.深化
有了学生的“先学”,加之教师引领学生将知识点“织网”,夯实了基础,教师可以继续引领学生“爬高”。以“商的中间有0的除法”为例,在学生似乎已经掌握了商中间有0的除法笔算方法(如707÷7)的基础上,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为什么今天还要学呢?今天学的方法能解决以前的问题(如907÷7)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提出的问题把学生由“懂”又摁回到“不懂”的状态,引发了学生更深层次的探索和思考。而新一轮的思考,有效地区分了前面是否有余数这两种情况,让学生认识到新方法和旧方法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因此,所谓“深化”,就是教师站在更高的教学视角上来审视教学,不满足于学生仅仅对某一问题的解决,而是要让学生在“知其所以然”上做足文章,通过比较、归纳、推理等,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实践证明,开展上述行为,学生的参与是实实在在的,学生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师生的喜悦是实实在在的。当然,这仅仅是个开端,愿和同仁们共同商榷,有待今后进一步探索,去高效实现“以生为本”,这即是我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我教学的归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