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社会,创造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是否有竞争力的表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肩负培养下一代祖国的未来。将全脑理论运用到美术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本文将着重介绍基于全脑理论下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创造力的方法。
关键词:全脑理论;美术教学;方法
一、什么是“全脑理论”
通常我们所说的用脑是用的左脑,或者大部分的思维开发都是左脑的开发,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经指出:“一个人应当有平衡发展的左脑与右脑,但是传统教育一直在开发人的左脑功能,而忽视了右脑,造成了人智慧的残缺,我们开发右脑并不是要用右脑功能取代左脑功能,而是唤醒被人们忽视的拥有巨大潜能的右脑给您的孩子完整的智慧”,由此可见,全脑开发的重要现实意义。右手主左脑,主要是涉及逻辑思维,左手主右脑主要涉及情感、音乐、空间,其中右脑具备四大功能:图像转化能力(将接受到的信息在大脑内“出图成像”)、信息波动共振能力、高速信息处理能力以及超高速信息记忆能力。在现如今的教育模式下,将“全脑教育”融入课堂对于提升学生们的创造力有着重要作用,全脑教育是指教育者利用左脑式教育和右脑式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较好实现左、右脑相互贯通、思维密切配合,共同参与感知、分析、思考、判断、计算、记忆知识或外界事物的教育方法,“全脑教育”中有一个重要的学习法叫“全脑教育学习法”,这种学习法要求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左右脑的功能都要充分运用,在学习中,不能仅仅依存于抽象符号而是要通过动态图像想象、讲述故事,从而使得左右脑均衡发展。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调整学生脑功能的不均衡,尽可能的将全脑教育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美术课程的学习中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具有自主探究能力的,不是单纯的死板的教学模式,只有增强学生全脑学习的目的性、自主性、能都灵活的将全脑理论融入到实际美术教学中,才能培育出优秀的人才。
二、美术教学中创造力培养中的“全脑理论”渗透
全脑理论对于美术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全脑理论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实际上就是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认知能力,让学生具备完善的智力结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比如:感受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等,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创造力能力的影响。之前我们提到右手主导的左脑侧重于逻辑思维,而左手主导的右脑则是创造思维,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全脑理论显得很有必要。1.创造性的想象力是对印象中的事物进行再次创新的过程,创造性的想象力是人类大脑特有的功能,是人们把自己脑海中的已有信息和新的信息重新融合交织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将全脑教学的理论运用到课堂上,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不断的要求学生注重事物的夸张,以及联想,在自拟的创意课程《我脑海中的校园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将现实校园的模样进行创新,用一种怪诞的思路去探索去表现,最后学生们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这样一来,就将全脑理论有意识的融入到教学中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性的想象力。
2.在美术课堂中融入全脑理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型思维,创造性的思维是运用新的,别具一格的有自己特色的方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在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中,学生主要是靠发挥其左脑的逻辑思维去认知与发现,搜集资料然后整理材料,但是如果在创造性思维最关键的新思想、新物象的过程中,则最需要充分发挥右脑的主动性,而美术课程正是培养这些非逻辑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美术课程中深入全脑理论,不仅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左右脑,增加智力,同时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力。
三、基于“全脑理论”培养创造力的美术教学设计
创造力与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密切相关,我们不难发现,创造能力越强的人形象思维能力也很强,所以说,绘画的过程在提高人的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培育了人的创造力。美术课程是培养形象思维最直接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更对科学创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在美术课堂上,想要检测我们是否进行单纯的美术技能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是否学生的大脑得到了全面的训练。1.美术课程的内容是不是包含了这几个方面:人的眼、脑、手,并且三者之间是相互协调的。2.美术课程是否促进人的表象能力的发展。3.美术课程对人的视觉空间技能是不是提高了。4.美术课是提高人的机构性机能。5.在课堂中是否对学生的想象力有一定的启发作用。6.在课堂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是否提高。7.是否能提高学生的形象记忆能力。基于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美术课堂设计:1.储备丰富的知识,在脑海中重构。创造力的培养不是闭门造车,它需要学生有足够宽广的眼界,一个人脑海中有越多的知识储备,也就更能激发他的创意和灵感。所以,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涉及各学科的知识。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要求同学们在创作完成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故事的编写,完成之后再加上朗诵、表演等多个环节。 2.加深信息属性认识,寻找代替物。笔者认为这种创造力的培养最为简单和基础:找到一个事物后,经过分析,看看有没有可以替代的可能。在美术可课堂上我们可以进行类比的训练,这些训练可以涉及自然、动物、植物、寓言等等,同时课上还能利用奇异的转换——利用误解激发创意,将画错的事物继续将错就错。
当然,我们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一些材料的尝试,探索用更有趣的材料才表达同一个主题,当学生对事物属性深入了解后,就可能会发生寻找替代物,进行新的重构。3.充分尊重创造型人格以及个人特征。有研究表明有创造力的人有以下几个特征:自信、独立思考、独立行动,面对困难不退缩,善于接纳不确定性,并寻求多种解决途径。在美术课堂上,任何创作都应该被尊重,作品没有好与坏之分,这种评价标准应该改为“保守”与“创新”。在课堂上,学生的不顺从,不按常规思考,敢于质疑,表明立场。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创造性行为,教师应该给予一些宽容。而且,对学生平时活动状况及特殊癖好了解的越多,就能获得更多的创造力培养信息。
综上所述,在美术课堂上要不断学习全脑理论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提高自身理论的知识高度,更好的将脑科学知识与美术学科特性相结合,不断研究,并制定出更详尽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右脑开发能力,并且不断提高创造性,真正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马饮川.试将全脑理论融入美术教学中的意义.[J].视野.2011
[2]曹志正.基于脑的美术课堂中创造力培养研究.[D].2011
[3]黄勇.基于脑科学的尝试教学策略研究.[J].现在教育.2017
[4]曾繁仁.美育与脑科学关系初探.[J].文史哲.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