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这对我们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教师如何突破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贯彻新课程标准理念精神。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提高学生能力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习惯,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七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自己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具备了基本的分析探究能力,老师稍加引导就能够将课文中的基本信息进行整合加工,从而作出自己的判断。近几年,电视节目里放映的历史影视剧很多。里面的历史人物各不相同,特别是有些历史人物与书本上所描述的截然不同。每当上课讲到书上某个历史人物时,学生都会把电视剧中的历史人物及其所演绎的情节当成是历史事件来举例说明;还郑重其事的告诉你,应该是这样的,有时真让人哭笑不得。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一直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点难点内容。我就以此为突破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在上到《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一课时引导学生归纳唐朝的建立后,介绍唐太宗李世民,在这时,一学生举手要发言,说“老师,唐朝的建立者是李渊,而不是李世民”?。另一位也站起来说:“我了解李世民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弑兄逼父后登基(玄武门之变),老师,那历史上为什么称其为明君呢?”?对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我楞了一下,反应过来,我一面用较慢的语速表扬他们善于思考和大胆提问,一面想第二个问题不是引入下文的最佳途径吗?如果让学生自己摘得“果实”不是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所以我当机立断对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假装面如难色)?,我想我们只要学习一定能弄清所有的问题。现在我提议分小组学习,你们俩(我真诚地微笑着对刚才两位提出问题的学生)如果愿意就一人带一?小组,第一小组主要结合隋朝的建立归纳唐朝的建立?(对比包括时间、建立者、都城、简单的归纳建立的过程)。第二小组结合课文寻找李世民为什么被称为明君。
各小组形成书面材料并交流汇报,老师作必要的补充或更正,最终我们师生形成的共同思路是:?隋朝的衰败—唐朝的建立——?简单介绍建立者(李渊)?——玄武门之变——归纳李世民被称为明君的原因?(贞观之治介绍李世民)(学生归纳老师总结)?。
通过这堂课我从学生脸上洋溢的笑容中发现,学生获得了满足感和作为学习主人自主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从此以后,我发现很多同学,上课积极性也高起来了。反思这节课总结以下几点:
反思以往的传统教学,教师备课侧重在备教学过程的设计,且过程设计过于具体、详尽、死板而不给学生留有空间。除了对本课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等的分析与处理外,往往更多的考虑的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且力求尽善尽美,需要学生回答什么问题,甚至连过渡语怎么说等等全设计好,而恰恰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人,忽视考虑学生在学习本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和为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哪些方法、途径以及学习资料的储备。在这样教学设计的导向作用下,学生很可能变成被动的学习工具。所以教师在备课编写教学设计时,要留一点空间,给学生思考、谈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实施中可根据课堂情景如学生的反应等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科、书本、课堂为中心,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忽视复杂的教育对象,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较少鼓励学生提问,一旦在课上遇到学生提出自己预设以外的问题便会用“课后讨论”等搪塞过去,学生始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而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团结协作、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这种亦步亦趋的学习方式是培养不出真正具有求实精神、怀疑和证伪精神、创新思维和进取精神的学生。我认为要改变课堂教学行为,首先要确立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考虑这节课我能为学生提供哪些帮助,上课时更多地让学生表述他们想了解什么,特别在学生发现问题时,老师要引导他们去思考、追求、探索,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创造性学习能力,而不是考虑你的教学设计怎么实践,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为将来从事创造性劳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小组讨论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对历史人物应如何评价的讨论使课堂得到理性的升华。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历史人物的解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主体性得到了有效地发挥。但是,提高学生素质是一个长期作用的过程,教师不能指望上一两节课就能实现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急于求成,要做到细水长流。教师要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