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的素质教育课程中,除了必要的思想政治课之外,也少不了道德情操与艺术素质的培养,音乐教学作为传统艺术教学方式,在新课改中便当起了领头羊的作用,音乐不仅节奏欢快,可以舒缓人们的心情,而且不同的旋律可以带给学生不同的感受。在教学中教师要如何进行教学使得音乐在原有基础上发挥社会正能量呢?本文将重点对该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关键字:音乐教育;中小学课堂;正能量
一、引言
在新课改的趋势下,素质教育和道德培养被重新重视起来。文天祥曾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谓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由此可知,才能与道德是不冲突的,并且是相辅相成的。《乐记》中说:“凡音所起,由人心生焉”,这种种言论表明,古人尚且知晓才能、道德和音乐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今人又何敢忘记。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将这三者分而教学,各有各的教育方向,在当前的课堂教育中,教师教学墨守成规,课堂活跃度低,学生积极性弱,但是借助新课改的契机,何不将三者重新联系起来,共同发展。在教学中,教师改变讲课方式,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立充满正能量的音乐课堂。
二、中小学音乐课堂的现状
1.重视程度不够
在我国的考试制度中,音乐课作为一项非考试科目,不仅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低,教师也同样不够重视,学生抱着一种休息的心态上课,教师打着可有可无的态度教学,这就导致音乐教育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对音乐课堂的态度尚且如此,那么对于音乐课堂的教学水平可想而知。
2.教材处理不当
音乐课本是众多教育家在联系了中外文化后千挑万选联合制定的,承载着中外众多音乐家的心血与感悟,包含着中外文化的内涵与精华。但是教师为了上课方便和课堂气氛,摒弃了原有的教材,加入了流行音乐元素,学生经过努力地学习尚不能保证完全领会前人的思想和精神,更别提音乐课堂已经将其丢弃的做法。传达音乐已不能做到,又从何传达正能量,从何培养学生的艺术造诣。
3.课时量不充足
正是由与对非考试科目的不重视,大部分中小学学校的音乐课课时极其少,有的一周一节,有的甚至半个月一节,音乐课还随时面临着被占课的局面,这就使学生原本稀有的课时变得更加稀少,慢慢的便也不抱期望。
更严重者,使得学生无法完成本学期的课时任务,这种情况的持续发生,使得学生音乐知识匮乏,音乐鉴赏能力低下,音乐素养不高,导致综合素质无法提高。
三、中小学音乐教学如何发挥正能量策略
1.改变传统教学态度,正视音乐教学
态度决定一切,也说明了要想改变当前音乐教育的现状,态度便是前提,只有心甘情愿的教学与学习才更有效果,如果教育者仍然持着对音乐教学可有可无的态度,那么中小学音乐课堂发挥正能量的做法将被扼杀在摇篮里。学校安排好课时总量,保证学生在每个学期能够正常完成课时,开展音乐课堂教学会议,在会议上着重强调音乐教学对思想和道德正能量的作用。教师摆正态度,认真完成音乐课本上的教学方案,在此基础上,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例如,教师为学生讲解每一首歌曲背后的创作背景,最简单的例子,在教室带领学生学习《紫竹调》时,先带领学生聆听音乐,接下来为学生讲解《紫竹调》是由江南丝竹演奏,这样的旋律清新优雅,音乐曲调柔和婉转,再让学生猜测江南丝竹都有哪些,为学生一一讲解这江南乐器背后的小故事。
2.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中小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好奇的阶段,与其让学生枯燥地学习,不如充分发挥学生的好动心理。例如让学生自己制作乐器,可以用自己的水杯,校园里的叶子,吃饭的饭盆和筷子,再或者可以用文具盒和铅笔进行演奏,再配合老师的钢琴,共同演奏旋律。鼓励学生动静结合,在听到歌声时可以在课堂上跳舞,跟着歌声做出相应的动作,想象自己置身于当时歌曲创作的环境中,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得学生思想更加活跃。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大部分学校改善了学校的教学资源,增加了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是音乐教学的最佳辅助工具,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短片,让学生观看片段,方便加强学生对本首音乐的理解,使得课堂更加轻松和谐。例如在播放《友谊地久天长》时,先让学生一边观看短片一边收听歌曲,更加直观地了解友谊。在短片结束后,教导学生之间应该和谐相处,每一位同学都是自己的好伙伴好朋友,要珍惜身边的好朋友,懂得与朋友相处和分享。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课堂也是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音乐课堂是提高学生正能量的重要手段,在音乐课堂上,培养了学生的艺术素质、动手能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加强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在当前的音乐教育中,应正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发扬教学过程中的优点,让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正能量教育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郑魏巍.新课标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探析[J].艺术教育.2018(02)
[2]赵晓霞.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