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融合与渗透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9期   作者: 李鑫
[导读] 体育是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
        摘要:体育是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路径之一。但现阶段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差,难以达到小学体育教学的出众。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鉴于此,本文详细探究了如何将体育游戏有效地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希望能对相关人员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推动我国体育教学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体育游戏;融合渗透
        一、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
        很多小学生都认为体育课就是在太阳底下机械、枯燥地跑步、做操等,这种教学模式较为安全、实效,但这种传统、老旧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积极性,相反地还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严重违背小学体育教学的初衷。因此,要想有效改变小学生的这种传统观念,教师就必须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引入体育游戏,将体育教学与体育游戏相结合,将体育游戏运用于普通的做操、跑步等运动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实践中感受、领悟体育的乐趣与魅力。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将传统的跑步活动改编为学生喜欢的追逐跑游戏,这不仅能营造活跃的体育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追逐的过程中达到全身运动的效果,还能有效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减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抵触情绪,进而达到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
        二、运用趣味性游戏,寓教于乐
        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爱好、认知规律,科学合理地设计体育教学游戏。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相较于传统老旧的应试教育模式,其更喜欢趣味十足的游戏教学模式。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体育教学游戏,将趣味十足的游戏与体育教学相结合。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地引入体育游戏,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寓教于乐,有效提升体育游戏教学的实效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例如,针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可以采取简单的“老鹰捉小鸡”、“萝卜蹲”等较为简单的且能有效调动课堂教学氛围的体育游戏;针对高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可以采取“跳绳接力赛”、“排球接力赛”、“听口令做反动作”等有一定难度的体育游戏,有效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学生能在趣味十足的体育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体育素养与身体素质。
        三、做好课堂导入工作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有效提升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就必须要采取适当措施确保平稳度过适应期。小学体育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要在开始正式教学之前运用体育游戏做好铺垫工作,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能在这种氛围下有效掌握相关技能,为后续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的保障。例如,小学体育教师为了能够让小学生掌握篮球运动中的运球技巧,可以组织他们参与到“运西瓜”活动中,让小学生能够轻松愉悦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并将篮球作为西瓜进行运动。在游戏中不仅能够保证学习兴趣得到提升,还能够更加熟悉和了解球性,从而保证后期的运球活动更加顺利地进行。这种游戏导入教学法为新内容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四、设计针对性游戏
        教师进行体育游戏设计时,必须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和教材要求进行,包括体育游戏中动作的力度、幅度等。在上课之前,必须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清楚游戏进行的注意事项,同时,为了保证游戏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符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游戏的有效性,教师需要设计针对性强的游戏,迅速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教学活动开展,不是在游戏中娱乐,而是在游戏中达到强身健体的教学目的。比如,在教授单双脚跳的时候,教师先讲解动作要求,示范基本动作,让学生也尝试做一下。先让学生掌握基本动作要领,然后个人自行练习一下,教师等学生对动作基本熟悉后,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动作,可以采用针对性强的模仿游戏,让学生观察动物的跳跃动作,再模仿进行不同的跳跃练习,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了乐趣,还加深了对跳跃动作的理解。另外,教师要控制好游戏的进度和时间,要设计好教学环节和游戏环节的时间,调整好教学效果,避免由于体育游戏时间短而体会不了相关体育技能,或者体育游戏时间长而产生游戏倦怠感,只有合理设计上课环节,才能提高体育学习实效性,保持学习热情。
        五、创设真实性游戏
        教师在进行体育游戏设计时,根据体育教学内容要求,可以创设真实情境类体育游戏,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直观展示各种游戏的情景,增加体育游戏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快速融入到体育游戏之中。通过这种设置游戏情境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要在游戏中做好示范,调动学生参与游戏的热情,积极学习其中的体育知识,并对学生在游戏中的不足进行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正确领会体育游戏的主旨。例如,体育课中的跳圈游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播放袋鼠跳跃悬崖救同伴的案例,在视频播放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凳子等教具模拟真实情境。现在场地上画出几个“悬崖”,旁边画上一些“石头”,再在悬崖的对面放置几个凳子,充当小伙伴,教师一边画,一边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详细描述,袋鼠是如何从“悬崖”这头跳过“石头”,跳到悬崖那头,解救同伴。教师在体育游戏环节创设真实的游戏情境,达到了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目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观察体育教学动作知识,提升课堂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将体育游戏引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极大地丰富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进而达到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要求。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在准确了解和掌握学生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与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应用全新的体育游戏模式,引入趣味性、多样化的体育游戏,有效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不断提升小学生的体育素养,推动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石为鹏.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价值及对策[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82+92.
        [2]刘磊. 体育教学融合游戏元素以发展小学生核心素养[J]. 中国校外教育,2020(11):16+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