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汉语言文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9期   作者:白绍博
[导读] 在教育改革理念深入人心之际,小学汉语言文学成为人们实施改革的关键之处
        摘要:在教育改革理念深入人心之际,小学汉语言文学成为人们实施改革的关键之处,从实施效果而言,既能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水平,又可以帮助他们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要抓住汉语言文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以此提出更多更有效的策略来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汉语言文学;审美教育;实施策略
        引言
目前,在教育发展阶段,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进一步培养。汉语言文学的存在,则是将字音、字词等涵盖在内,也包含了关于美的鉴赏,因此在教学的时候,不要忽视掉其中的审美价值。教师借助一些创新性的手段,突显出语言文化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对学习、对生活产生美好的向往之情。
        一、小学汉语言文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1.有效提升学生审美水平
小学阶段的教学正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阶段,在汉语言文学中,教师要从传统文化中深入渗透,让学生学会借用审美眼光去看待文化。例如,我国古代诗人留下的诗词作品,从李白的诗中可以感受到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从陶渊明的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归园田居的心情,也有陆游的豪放等。学生从不同的诗词中有不同的体会,实际上也是学生审美水平提升的一个过程只有真正去接触了那些美好的语言艺术,才自然会养成良好的鉴赏水平,以最正确的态度去看待这个社会,以最真实的情感去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
        2.构建完美的人格
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教师要从中激发学生内在情感,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散。文学知识博大精深,无论是哲学家,还是文学家,在亲身经历了某些事情以后,开始对生活产生一定的感悟。因此,教师借助这些文人身上的品质,然后将这种品质应用到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理念,这样会更具备说服力。当小学生熟知这些人物的背景以后,会意识到理想在一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真切感受到创造美好生活的意义,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种精神财富。
        二、小学汉语言文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
        1.创新教育方式,调动学生汉语言文学学习积极性
学生学习的态度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直接性的影响。在汉语言文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教育,关键点还是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对此,文学作品的浅析中,借助小学生的个性化心理,带领他们充分领悟到文学的价值和功能。例如,以课本教材为例,在教学王冕的《墨梅》为了充分的表达诗人对梅花的赞美,诗人从“洗砚池、淡墨痕、满乾坤”等词中充分的体现了对梅花性格的描述。简单几个词体现出梅花的特点和品性,充分展示出诗人借梅花来表达自己高傲的品格和孤傲的胸襟。教师通过对诗人和教学内容的进一步介绍分析可以让学生感受出其中的内容,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学生审美能力也会得到有效提升。


        2.挖掘内在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汉语言文学主要还是去表达作者的情感,对其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进行总结。因此,教师在教学要把握住作者的思想感情,获得美的享受。在教学的时候,还要了解到文章的内涵,提高小学生的鉴赏水平,借助作品的特点,充分诠释出作品的完整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理念,提高他们的个人品质。具体实践的时候,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将欣赏能力和其他能力进行有效的结合,诗词、辩句方面评析作品的优劣,欣赏经典语句的独特之处。例如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中:“你想四周的黑点,还不容易碰壁吗?”,当学生在理解的时候,最好是还是结合前后的知识点去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认识到这里的“黑”并不是字面上的颜色黑,而是当时整个社会的黑暗性,再加上这里采用了反问句,领悟到作者语言的风趣、幽默。第二,朗读中体会到汉语言文学的优美,一定要读出声音,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将个人情感带入其中,强化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以文章为重点,发音正确,按照普通话的音、韵律来朗读。第三,对某些事物进行批判的时候,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针对一些意义深远的语言故事,不僅要欣赏其中的语句,还要体会到主人公的个人品质,对那些无知且凶残的事物进行批判,这样才能达到一个双重优化的效果。?
    3.从教学内容入手,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中,汉语言文学堪称文化传承的基础。无论从教学内容来看,还是其教育价值的体现方面,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挖掘。注重内容的创新,组织学生一同去理解其中的内涵,对知识点进行扩展、延伸,诠释出审美的真实性。其次,在教育方面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内容的合理化进行,审美教育并不是说靠教师的严加管教让学生对其背诵记忆,而是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做好对审美教育的有效衔接。从教学内容中充分挖据汉语言文学的内在美,从而让学生从学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存在和美的意境。以小学汉语言文学中的散文为例,一方面,根据不同的课文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例如一些哲理类的散文,尽量舒缓、平稳;风景类的散文要细腻且生动,读出其中的意境。将读作为重点,把文学作品中无声的文字转变成为语言,体会到作者的感情,读出文字中蕴含的真情实感,体会到文章的精妙之处,而且在朗读的时候,也要训练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例如,在《海上日出》如若只是单一的朗读和品味,还无法同作者产生共鸣,所以需要构建一个关联性的阅读思维。将人物、事件和景物相互联系在一起,掌握到作者的创作理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汉语言文学中,教师要从教学中认识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从当下教育中提升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审美能力,不断的从教学中提升学生鉴赏水平。所以说,在任何教育培养面前,教师要对其进行科学精准的定位,进而选择合适方法,真正将汉语言文学的价值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马海霞.浅析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J].汉字文化,2018,217(23):113-114.
[2]顾思扬.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2):69.
[3]钟兰兰.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J].北方文学:下,2018.
[4]尹顺民.探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v.2;No.48(12):100-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