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在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大背景下,课程是实施的关键。利用童话剧的形式广开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途径成为校本课程实施的一大抓手。本文重点探索童话剧课程实施中基于课程标准的目标确立,教学材料的生成,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及科学开展评价。以童话剧课程建构,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雅的审美情趣,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字:童话剧 课程 建构与实施
课程改革大潮下的小学教育,对教育人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突破学科壁垒,构建课程体系,实现小学课程的优化设计,解决课程实践中的问题,我紧抓新课程的建构,将“童趣”十足的童话剧带给孩子们,“童话剧课程”应运而生。以童话剧课程建构,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雅的审美情趣,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将思想融入课程行动
童话是虚拟的,也是真实的,童话剧也是如此。让孩子在真实的虚拟中感受美好,愉悦身心,这是童话剧建设的核心与精髓。童话剧课程是小学语文课程的延伸与拓展,结合童话剧课程本身的特点,确立童话剧课程总目标:认识人类文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升语文素养;彰显学生独特的个性、丰富的情感、健康的审美情趣、合作的精神,学会与他人相处等。基于课程总目标,依据课程实施阶段,从文本教学、剧本创作、排演指导、总结反思多阶段确立实施细目标。
二、让故事成为生活乐土
我们的校园里有戏剧广场、书法广场、生态鱼池、攀爬墙、故事屋、玩具天地等深受孩子喜欢的场地,它们是生活的乐土。而那一篇篇童话故事,也是孩子们心中的乐土。如何开发这一方方乐土呢?
一是汇编小学语文童话教材。儿童天生喜爱童话,童话的教育意义远胜任何说教。小学语文教材中,编者精选了大量优秀童话。童话剧课程将其整理,直接纳入课程教材体系,既科学又合理。
二是选编中外经典童话。小学一二年级童话篇目较多,类型也较为丰富,如《丑小鸭》《白雪公主》等;三四年级可选择《九色鹿》《木偶奇遇记》等;五六年级可选择《爱丽丝漫游奇境》《绿野仙踪》《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中高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可进行拓展。
三是创编剧本。童话剧剧本创编是课程重点。经过课程实践,大家纷纷自发参与到童话剧创编中来,剧本创编取得丰硕成果。主要创作了《爱吃苹果的鼠小弟》《小熊请客》《心的呼唤》《童话王国故事会》等22个剧本。
三、用实践演绎艺术旅程
“童话牵着日子的手,生活就很像童话了。”孩子们从童话剧的表演中获取语文知识,从排演童话中深刻感知理解,开启想象,活跃思维,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知识、能力、情感渐进发展。
一是暖身活动。暖身活动一般都以简单的肢体动作、发声练习、专注力训练和游戏等形式互动进行。暖身活动开展方式多样,《小雨点》中教师让学生通过拍手体会小雨、中雨、大雨的节奏力度变化,《小白兔与小灰兔》中教师可以和孩子一起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兔子舞等。
这些丰富多彩的暖身活动,帮助师生快速入戏,共同开启语文戏剧课学习之旅。
二是品读童话。童话故事是童话剧课程的源头活水。深度品读童话故事,是教学重要环节。既要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目标,又要培养学生审美,为孩子创造性地开展表演活动垫定基础。品读童话时,教师组织师生共读、分角色读、联系生活读、想象情境读等多形式读文本、读人物、读意境、读感悟,让孩子充分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在脑海中形成画面,从而身临其境般体会情感。
三是排演童话。表演童话剧是将书面语言通过动作、神情、姿态以及情绪变化等充分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排演中学生真听、真想、真感受,将自己化身为文本人物,深度入戏,感受人物的命运、行为和情绪,进行艺术再创造。师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表演——修改——再表演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过程中童话剧作品得以呈现。教师要组织灵活多样的排练形式,如:分组表演,然后进行集体讨论;个人表演,努力做到细致入微、形神兼备;综合表演,从整体上把握。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对作品及表演品头论足。排演过程中,适时进行团结协作教育,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学生懂得互相理解,友好相处。童话剧还可以课堂短剧、班级独幕剧、校级多幕剧等方式表演。
四是品评童话。品评童话剧,是教学中重要一环,引导学生品评童话剧,从而发挥童话剧育人功能。品评方式多样,可以请演员自评,品评自己得失、内心的想法;可以同伴互评或小组互评,提出建议;还可以组织写童话剧日记。在《绿野仙踪》校级多幕剧中,参与排演的60多名同学写了几百篇日记,在这些日记中,学生记录排演的收获与体验,真切动人。这样的排演日记,深化了排演的感性认识,深入理解了作品的艺术形象,训练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将反思融入课程实践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科学地评价体系是实现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课程评价能推动课程进展,有益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帮助学生及时获取信息,体验更多成功的快乐。
一是积分式个人荣誉晋级系统。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在听说读写演等方面表现出的积极的一面,给予中肯的评价。围绕整个童话剧课程过程,设立多个奖项:阅读文本阶段有“阅读之星”;展演阶段有“表演之星”,等等。荣誉称号从一级到N级,给予孩子不竭的动力,期中与期末均按学生达成星级颁发荣誉证书。例如:“三级阅读之星” “四级美德之星”等。“升级”便成了孩子课程学习的动力系统。
二是自评互评多元化评价方式。童话剧课程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关注,寻找他们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进步,让他们看到希望,从而找到转化的契机。对中等程度学生,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部分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晓华 《表演艺术120节戏剧活动课》 中国戏剧出版社
[2] 张晓华 《教育戏剧跨学科教学课程设计与思考》 中国戏剧出版社
[3] 张晓华 《创作性戏剧教学原理与实作》 中国戏剧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