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守护“少年的你”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9期   作者:刘曙 温美霞
[导读] 《少年的你》火了!这部电影中,校园欺凌深深刺痛了我的心
        【内容摘要】《少年的你》火了!这部电影中,校园欺凌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我们教师身处教育第一线,校园欺凌是我们工作中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本文将结合日常教育工作分享对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教育策略的看法。
【关键词】校园欺凌、产生原因、教育策略
        在我们很多人心中对校园欺凌的印象都是朦胧的,其实它并不“朦胧”。《少年的你》的热播唤起了社会各界对校园欺凌的关注,学校和教师作为抵制校园欺凌的先锋队,这种责任感更加深刻!
1 校园欺凌中各种“角色”的个性分析
        对于“欺凌者”来说,长期沉浸于这种以伤害他人为己乐的行为中,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漠视校规校纪、甚至法律,最终走向自我毁灭的深渊,因为校园暴力和犯罪只有一线之隔。对于“受欺凌者”来说心灵创伤是无法弥补的,试想在一个幼小的孩子梦靥中出现“恐惧、无助面对周围人嘲笑、欺辱,孤立无援”是一幅多么可怕的场景。对于“旁观者”来说,恐惧?漠视?反抗?还是参与?这种内心的“矛盾”太沉重了!在《少年的你》中胡小蝶跳楼前对陈念说“她们一直在欺负我,你们为什么不做点什么?”作为“旁观者”多数人可能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望,难道沉默就不会受校园欺凌的影响吗?胡小蝶跳楼后,在师生惊慌、恐惧、愤怒的围观中,陈念含着悔恨的泪水为小蝶冰冷的尸体上盖上了自己的校服,陈念认为“这是对胡小蝶最后的尊重……”电影真实的还原了“旁观者”,其实作为“旁观者”面对校园欺凌,谁都不可能独善其身,选择继续做看客,继续沉默,也许下一个被欺凌的对象就是你!
2 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学习压力过大
        在《少年的你》中陈念面对警察的询问,那句“在这里不需要交朋友”揪住了我的心。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家人的期望、老师的关注、成长的需要让很多孩子从小背负了“鱼跃龙门”的重担,考出去成了很多学生及家长的心声。剧中陈念、魏莱就是广大学子中许多优秀学生的缩影,陈念家徒四壁,但是她人穷志不短,一心要固执的考出去。魏莱家境优越,老师家长心中的乖乖女,一排整齐的奖杯就是完美的写照。但是两个优秀的学生身后,魏莱却扮演着“欺凌者”,陈念扮演着“被欺凌者”的身份,是什么原因呢?仔细分析学习压力过大有很大的关系。为了考出去,“被欺凌者”陈念很多时候插着一对耳机,试图与外界隔绝,一再忍让只想安心只读圣贤书。魏莱爸爸则因为女儿高考落榜复读一年,都没有跟她讲话,思想压力显而易见。那句让她情绪失控的“我不能再复读一年了”,让人对这个“欺凌者”突然迸发出了怜悯,其实她们都只是个孩子!过大的学习压力是她们心灵产生压抑、扭曲的原因之一吧!
2.2 家庭的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讲过“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巨大的。在《少年的你》中陈念的妈妈始终是以逃避者的角色出现的,她因售卖假货抛下女儿,自己去逃难,陈念只能独自忍受债主上门讨债。陈念在忍受欺凌时,鼓起勇气拨通母亲的电话本想倾诉,等来的却是母亲絮絮叨叨的抱怨……在生活中很多人虽然为人父母,但对各种育儿知识一窍不通,平时疏于管教,重物质轻精神,将小孩托付爷爷奶奶,很少陪伴小孩,忽略了对小孩正确价值观的引导。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产生了许多严重的教育问题,首先由于缺乏父母监管,爷爷奶奶对其听之任之,容易造成小孩肆意妄为,成为“欺凌者”,其次缺乏父母关爱,缺少陪伴交流,长期以往会使孩子出现自卑感、无助感,最终成为“被欺凌者”,所以错位的家庭教育也是出现校园欺凌的另一个原因。


2.3 无知,所以无畏
        在《少年的你》中魏莱,初次对胡小蝶实施欺凌,看到胡小蝶忍受不了欺凌跳楼后,表现出来只有冷漠,甚至还在微信里“炫耀”。后来对陈念实施欺凌,只有路人那句“干嘛呢,我报警了!”才使“欺凌者”魏莱有一点点惧怕,后来甚至还认为“赔点钱”、“开条件”,这件事就可以过去了,就可以赎罪了。从“欺凌者”、“被欺凌者”的行为中可以看出我们广大青年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多么的淡薄,对生命是多么漠视。“被欺凌者”被欺凌后采取的措施不是首先向老师、家长反映,更没有选择报警,最后以自己的方式冰冷的“走了”。“欺凌者”认为校园欺凌只不过是一件“好玩”的事,用语言、武力施暴是自己的“特权”,对法律完全没有敬畏之心,所以法律教育是青少年教育工作中的一块短板。
2.4 网络暴力泛滥
        近年来随着网络、手机等移动端的普及,学生上网的渠道大大拓宽、上网的时间成倍增加,玩游戏、刷网页、看视频成了很多学生的娱乐、消遣方式。由于监管不严,网络中的“荤”段子、暴力视频等含有诱导性的内容,大量在学生中传播,造成学生在思想上对是非善恶黑白曲直的理解偏差。沉溺于网络会大大削弱孩子的沟通能力、辨别能力,沉浸在自己构建的“人”、“机”交流的世界里,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软暴力”!机器是冰冷的,没有人情温度的,虚拟世界里,人死了可以复活,受伤了毫无痛楚。所以沉溺在网络世界里的少年们,对于别人的生命是漠视的,认为别人痛苦是别人的事与自己无关的,更不觉得自己在施暴,仅仅当成是一种“玩笑”,网络暴力正成为校园欺凌的幕后推手。
3 校园欺凌的教育策略
3.1 加强教育,从根源上预防校园欺凌
        首先,学校作为抵制校园欺凌的第一战场,学校要充分利用集会、班会、宣传栏等宣传阵地,采用微视频、课件等积极向学生宣传什么是校园欺凌,遭遇了校园欺凌怎么办?在舆论上唤起广大学生的对校园欺凌的关注,号召大家挺身而出,向校园欺凌说不!
        其次,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援助,普及正确的缓解压力、宣泄情绪的方法,关注留守儿童、孤儿等特殊群体,纠正不良心理问题,从根源上爱护学生。
        再次,加强交友方面的引导。校园欺凌不是一个人可以兴起风浪的,很多时候“欺凌者”身边的“伙伴”、“旁观者”的推波助澜,才是真正的“帮凶”,所以在学校教育中要加强学生交友方面的引导,避免出现校园群体欺凌团伙,更要避免校内学生与社会无业青年勾结实施欺凌。
        最后,加强学生对社交媒体使用的引导,引导学生认识到手机是“工具”,不是“玩具”,能做到“拿得起放得下”,既能充分利用手机辅助学习,又能从内心禁得住诱惑,自觉抵触不良信息,积极参加富有正能量的社交活动,拒当“网瘾”少年。
3.2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担负起守护责任
        校园欺凌的出现很多都和家庭因素有关,所以在教育工作中要积极和家长沟通,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对特殊学生要多关心、多关注。利用家长会、网络平台等对家长进行科学育儿知识方面的宣传,鼓励家长和孩子多进行沟通,多进行亲子互动,构建和谐亲子关系。
3.3 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
        通过法律讲座、模拟法庭进校园等活动,将教育性、知识性、警示性融入课堂。让学生了解故意伤害的真实案例,亲身感受法律的严肃性,提高学生的法律知识,增法治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4 结语
        在《少年的你》中郑易警官由始至终,都在致力帮助遭遇校园欺凌事件的学生,其实他最像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因为我们一直在第一线!希望像影片的结尾一样,乌云散去,阳光普照,永远没有校园欺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