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是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它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应从培养学生的语感开始。文章从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朗读,加强积累,读写结合等方面,对培养学生语感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语感;培养
近年来,“核心素养”成为了教育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是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它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应从培养学生的语感开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聚焦培养学生语感势在必行。
一、注重朗读,引导学生获得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主要是训练语感,获得语感应走熟读成诵的路子。”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朗读训练是帮助学生获得语感的最佳途径。具体如下:
1.采用多种方式读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集体读、小组读、自由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逐渐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感受语言魅力,从而获得语感。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一课,教师可让学生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学生兴趣盎然,戴上头饰,配上动作,一边表演一边读,把老虎的半信半疑和狐狸的狡猾、嚣张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分角色和表演读的形式使课文内容立体化,形象化,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感受了语言魅力,获得了语感。
2.抓住关键词句读
在朗读训练时,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学会揣摩文章蕴含的情趣和意旨。这样,课文内容产生真切的感受就会自然而然的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了语感。《荷花》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语言优美生动,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在教学第2自然段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挨挨挤挤”、“碧绿”、“大”、“圆”进行品读,从读中感受到荷叶的茂盛之美;通过反复朗读比较“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和“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两个句子,体会到“冒”字更能够准确生动地表现出荷花旺盛的生命力。在反复品读中,荷花的美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学生对荷花的喜爱之情也油然而生,既陶冶了情操,又训练了语感。
3.教师引领示范读
教师的精彩范读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它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催化剂。小学生的模仿力强,可以从老师的范读中受到熏陶和启发,潜移默化地学会了一些朗读方法和技巧,长期以往,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有一个质的提高。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一首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这首诗运用到了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瀑布的雄奇壮丽。但由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较弱,在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上有一定的困难。此时,老师就可以有节奏、有重音、有感情地进行朗读示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宏伟壮观的瀑布之下。然后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语气、语调、动作来进行诵读,在反复朗读中,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就彰显出来了。可见,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让孩子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学生的语感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二、加强积累,促使学生丰富语感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没有积累,谈不上形成良好的语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积累,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教材里积累
部编版教材里面出现大量要求背诵的文章段落和诗歌,如《荷叶圆圆》、《植物妈妈有办法》、《登鹳雀楼》、《望天门山》,等等。它们文质兼美,表达规范,意蕴隽永,是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好素材。在课堂上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这些优美诗篇熟读成诵,加强积累,正可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此外,教师还可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采集本,专门用来采集课文中出现的好词佳句,日积月累,语言不断丰富,不断内化,最终会内化成一个人独特的素质和修养。
2.课堂外积累
阅读既是心灵感悟的过程,也是语感实践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课下时间多阅读一些有意义的课外书籍,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提高语感能力。教师可推荐相应年级的课外书籍让学生阅读,如低年级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有《十万个为什么》、《三毛流浪记》、《阿凡提的故事》、《安徒生童话》等;中年级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有《伊索寓言》、《小兵张嘎》、《三寄小读者》、《爱的教育》、《草房子》等;高年级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有《上下五千年》、《骑鹅旅行记》、《小王子》、《丛林传记》、《寄小读者》等。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与文本对话,调动学生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不断提高语感能力。
3.实践中积累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可见,语感的形式建立在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之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具有生活情趣的语文综合活动中感悟积累,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语感基础。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有效地组织一些活动,如在低年级阶段中,可以举办看图识字、看图猜谜语、看图讲故事等活动,在活动中建立词语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词语积累的能力。而对于中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通过举办知识竞赛、复述故事、手抄报比赛等活动,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同时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读写结合,指导学生运用语感
读写结合是训练语感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读写结合的实质就是模仿,仿写是读写结合的具体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仿写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低年级学生教学重点是字词句,在这一阶段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词语和仿写句子训练,如数量词“一排排”、颜色词“黄澄澄”、带数字成语“五颜六色”、带动物成语“打草惊蛇”、ABAC式词语“不慌不忙”等词语的仿写;句子训练中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修辞手法的仿写,如仿写比喻句“圆圆的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仿写拟人句“微风一吹,小树向我们招手”等等。中年级阶段可侧重于段落的仿写,如教学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四自然段时,可让学生仿照第四自然段的排比句式“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也可指导学生模仿第四段的段落结构,按照总分总的写作手法仿写。高年级阶段则可引导学生进行整篇文章习作技巧的模仿,如通过神态、心理描写凸显人物性格,通过描写人物事迹来表现人物品质,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特点等等。可见,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升华,只有通过读写结合,才能有效促进语感能力的发展,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小学生语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我们老师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常抓不懈。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感才得以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才得以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廷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7(19).
[2]李应平.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四法"[J].甘肃教育,2018(11).
(此论文在2019年7月获得清远市小学论文评选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