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学习主动性,突破数学教学的时空限制,呈现幼儿学习、思维过程,具体形象地解决数学活动中的重难点,提高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发展了幼儿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创造能力,使课堂内容更丰富、更直观、更生动、气氛更活跃。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数学、激发兴趣、发展思维、培养创造能力
信息技术具有的图、文、声并茂以至活动影象的功能,它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也进入了幼儿园教学的课堂。通过信息技术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可以为幼儿提供友好的交互功能。作为幼儿园教师在当今新的教学理念熏陶下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改进教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下面我就幼儿园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数学课堂教学谈一些看法。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对于幼儿来说,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就能很好的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由于幼儿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上大班“排序训练”时,我创设一个“动物运动会”的情境,通过课件演示,“动物运动会”的开展,让幼儿目睹了所有动物的比赛,并为它们加油、呐喊,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将抽象的、复杂的、难以寻找的规律通过简单的、幼儿喜欢的动画具体形象的展现出来。这样幼儿就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当中来,学得愉快教得轻松。可见,运用信息技术,可为幼儿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
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数学教学时空限制,提高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中,利用信息资源可以跨越时间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更贴近幼儿生活,更具有时代特点,同时也使老师改变了传统观念,给教学内容赋予了新的内涵,使教学内容活起来。
如:在教学《早晨、晚上、白天、黑夜》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课件,用故事情节讲述一个“公鸡的一天”。展示了公鸡的一天的生活,早晨起床先打鸣、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给鸡宝宝做饭,黑夜繁星点点给宝宝讲故事,有情节、有动画、有声音、有时间的轮回,这样的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对人造成的障碍,使得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不受时空限制进行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辨识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化了,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运用信息技术呈现学习过程,解决重难点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但又是具体的;是静止的,但又是动态的。教学新知识时,总会碰到一些教学难点,幼儿不易掌握。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完备的声、像、动画等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恰当的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将课本中的复杂事物或抽象问题进行分解、综合,对容易混淆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区别,使幼儿理解和掌握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化难为易,有利于幼儿对数学教学过程的理解和加深记忆,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例如,教数学“6的组成”时,我运用信息技术展示了6只小鸡宝宝上幼儿园的情节,6只小鸡分别进了小、中两个班的过程,让幼儿清楚地看到了把一整体分为两部分,再出现放学小鸡由两个班回同一个家的过程,这时并通过屏幕出现6的组成式并且分合号用红色数字用蓝色,同时还配有悦耳动听的声音,做到了数形结合,声情并茂。动静结合,引发了幼儿的思维,提高了幼儿的注意力,融化了知识的难点。
再如:在幼儿教学中有《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的认识。
我在活动过程中,创设一个“猫捉老鼠”的情境,电脑演示老鼠一会儿躲在桌子的上面,一会儿躲在桌子的下面。一会儿躲在桌子的前面,一会儿躲在桌子的后面。猫一会儿追到左面,一会儿追到右面,一会儿蹿上,一会儿蹿下,直观、清晰的显示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利用多媒体课件,在激趣入境、激情入境的过程中,形象化、具体化、感性化层次信息逐步被深化为抽象化、概念化、理性化浓缩信息,认知行为水平逐渐接近及至达到认知目标。
四、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化静为动,让幼儿感受知识形成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幼儿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幼儿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例如:幼儿园大班“2的加法”是幼儿学习加法的开始,让幼儿知道加法的含义非常重要。由于初次接触加法,用语言叙述很难表达准确、完整。因此,老师要精心设计演示操作程序,寓加法的含义于演示操作过程中,通过演示操作的条理化,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幼儿思维的条理化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我将教材中的苹果图制成化静为动的活动场景,在屏幕上演示两个苹果合在一起的全过程。通过老师的启发提问,组织幼儿动手摆一摆图片,从中体会加法的含义,就是把几和几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由于制作的课件鲜艳,动感强,画面清晰,幼儿听得认真,看得仔细,这样建立的加法概念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五、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幼儿创造能力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的人,这种人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应用各种教学媒体,渗透教法,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例如,在教“认识几何图形”时,教师可让幼儿人人动手,触摸、观察各种几何图形,了解它们的外部特征。然后再通过信息技术将这些几何图形任意组合变为“神奇的图形”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发展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再如:在教“排序训练”时在他们寻找、欣赏了有规律的序列之后再让幼儿拿出已有材料小组制作各种花环、项链、花边、纪念照、既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可见,信息技术与幼儿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幼儿具有创新精神和提高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但是,课堂是动态的,学生是有差异的,因此在活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的实际,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幼儿园来说,完全由幼儿来进行操作还不能实现,但是信息技术在幼儿数学课堂上的运用确实给幼儿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无法传授的知识,既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又提高和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还可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氛围,把学习的自主权真正交给幼儿,打破常规思维束缚,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主动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
尽管多媒体技术在现在的教育教学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它并不能完全代替今后所有的教学方式,幼儿还需要在生活中去发现、探索,充分利用大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资源,去体验、去感受,而不是把所有的 教学内容都集中在多媒体技术中,而忽视身边的自然资源。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计算机信息技术,只是在教育教学中起到一种辅助作用,是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
因此,要真正搞活搞好幼儿数学教学还得我们老师很好掌握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兴趣,把握好信息技术与幼儿数学之间的度、量、衡。
参考文献:《幼儿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现代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