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问题发现、分析与解决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达到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中,笔者结合具体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
众所周知,数学学习的终极目标就是对知识的运用,对实际问题的解决。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由于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较差。针对此种情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所以,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希望能推动数学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利用问题导入,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常常直接从教学内容切入,缺乏有趣的导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而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到课堂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和探究,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内容时,课堂开始我就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亮亮和美美共同拥有一个苹果,现在他们用水果刀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了两半,那么请问亮亮和美美分别有这个苹果的多少呢?”学生积极思考并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很快有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这时,我并没有立马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而是先给学生讲述了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并引导学生通过这一知识来分析这个问题,并验证自己所说的答案是否正确。如此看来,在课堂上通过问题导入,对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有积极作用。
二、结合生活实际,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数学教学,既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也更容易引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理,从而对数学问题进行积极探索,主动探究,为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奠定良好基础。为此,在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以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对数学问题进行积极学习和思考,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从而实现对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培养。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课堂上,为了让学生对人民币有正确的认识,教师可将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消化,实现更佳的教学效果。
如我先拿出人民币的教具以让学生对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然后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和硬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辨别。然后,再为学生构建生活情景:“今天涛涛去超市卖东西,超市中的铅笔1元/只,棒棒糖0.6元/个,牛奶3元/盒,橡皮2元/块,涛涛带了10元钱他可以买多少东西?分别可以买哪些东西?”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快速地认识和运用人民币,促同时还能让学生根据实际要求进行多样化思考和学习,使其解题能力得以强化,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开展小组合作,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通常情况下,班级当中的小学生本身的认知能力、数学水平、兴趣爱好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课堂教学当中,如果教师利用统一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往往很难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还会增加班级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数学能力的两极分化。基于此,教师可以充分地引入先进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具体层次之后,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并为小组学生安排相关的学习任务和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和能力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小组学生总结已学过的乘法知识,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进一步的提出数学问题:“一盒彩色水彩笔有15支,桌上有3盒彩色粉笔,一共是多少只?”,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利用加法或者乘法来进行计算,并将学生的计算过程或结果进行对比。然后,再让学生思考“15×3是什么意思?”,向学生演示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进一步结合教材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知识点的讲解。
总之,要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推动数学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晓晓.提高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141.
[2]朱桂颖.小学数学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9):70.
[3]徐多胜.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20(13):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