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在课堂上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发散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进而实现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那么,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解决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对此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并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对广大教师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策略
培养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是新课程提出的重要目标。但由于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抽象性较强的课程,对学生思维和学习能力有一定要求,所以,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教学内容,有目的性地设计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引用意识,继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方面综合发展。接下来,本文就对如何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展开粗浅地分析,并提出具体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起解决问题兴趣
适当的课堂情境能快速将学生带入到学习氛围中,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深入了解问题本质,进而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创设合理的课堂情境,增加学生对问题解决的欲望,以此锻炼学生对问题解决的能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先创设课堂情境,如“学校要组织学生户外郊游,大家需要去超市购买零食,这时每个人手里都有100元钱,看看我们购买零食需要花多少钱吧。”然后用多媒体播放零食清单,让学生自主选择要购买的零食,并进行计算,并看一看自己最后能剩下多少钱。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对问题进行积极探索,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自主探究加减法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结合实际,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教学和生活息息相关,在教授小学的数学时,为了提升小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在设立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融入生活元素,将数学教学结合生活案例,帮助同学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体会,掌握问题的本质,从而更快速和有效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以混合运算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根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设立和生活相关的应用问题,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体验,从而更好地解决运算的应用题。
如在购买水果时,一个苹果5元、买了4个,一根香蕉2元、买了7根,那么买苹果花的钱和购买香蕉花的钱总共差了多少钱;同学们排队,一班每排5个人,排了4排,还多出了3个人,二班每排4个人,排了5排、最后一排少了2个人,那么两个班一共多少人;同学们都爱吃雪糕,现在一根雪糕2元,买了8根,之后还剩下4元,原来有多少钱等等问题。要求同学们列出算式,求出结果。通过设立生活中的事件,让小学生能够加深对问题的想象和带入,更有效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活动,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实践活动是检验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最直接的途径。新课程标准也指出,除了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之外,还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知识运用的机会,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发展。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活动,以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基础,进而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平移、旋转、对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如让学生走到讲台上感受交互式黑板推动时的平行滑动的运动轨迹,这就是平移;或者要求学生用手里的圆规画一个圆,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旋转,然后让学生对着手中的一张正方形纸,这就是对称,这样一来,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还能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深刻的理解,继而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识,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以此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又如,在《多边形内角和》教学中,可组织学生绘制一些多边形,如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并通过裁剪的方式来探索多边形内角和的公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把自己得到的数据代入到公式中进行验算,可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从而真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加强重视。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一定的条件,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能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晓晓.提高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141.
[2]马金枝,周存华.例谈农村小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20(15):72-74.
[3]王丽芳.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20(0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