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品德课堂点亮德育之光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9期   作者:李清杰
[导读]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表示,
        内容摘要: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表示,学校要上好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立德树人,把爱国主义情怀深深地植根于学生地心中。学校里面,不单单思政老师和班主任是德育工作者,校长、德育副校长,包括每一位老师都是德育工作者,甚至学校的每一栋建筑物,每一面墙壁都是德育工作者。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及健全的人格,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而不是当当靠班主任或者品德老师。什么是立德树人?如何立德树人?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自灵魂深处的拷问。如何把立德树人和学科教育有机融为一体,达到水乳交融,如同春风一样润物细无声。以前讲究“天地君亲师、礼义仁智信”。而现在,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我们学生的脑海中,单靠背诵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渗透在每一节常规课中,渗透在教师言谈举止和日常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对自己有足够的认知,如何引导学生的将个人理想目标和国家的战略目标相融合,如何引导学生将个人的奋斗史融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史,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新时代教师该要探讨和掌握的。
        关键词:德育;爱;渗透;自我实现
        一、德育之源——爱的乐章
爱,包括对于教师职业的热爱肯定和对学生的关爱。教师,是一门良心的职业,我们的成绩,我们的“作品”,有时候并不能一下子就体现出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对教师这门职业有深深地爱恋和发自内心的肯定自己的职业的人,才能真正的随时随地为学生着想。这份热爱和对教育的忠诚,并不会影响教师们的生活质量。相反,当你有了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热爱的时候,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惊喜,有成就感,你在课堂的时候会更加如鱼得水,更加事半功倍。
有爱的老师,对教师这门职业充满热忱的老师,是心系学生的。今年学校出去东莞动物园秋游之时,老师在观赏动物的时候,只见一位老师非常激动,说“哟、有袋鼠呀,刚好我们上课要上到有关袋鼠的知识了,我要拍一些照片,在上课的时候用,他们到时候肯定会感兴趣的”。我们都可以想象得到,那一些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在上这门课的时候会是多么地激动,多么地感兴趣,多么地热爱这位老师的课堂。这位老师她从社会实践中找到了上课的素材,捕捉了下来;在游玩之中,想到了她心爱的学生,也记录了下来;在身边的不足眼的小事情中,找到了教育的灵感,也加以实践了。这就是立德树人,因为树人者先树“己”。阳光快乐,热爱生活,热爱自己职业的老师,对教育事业忠贞不渝的老师,她的学生,她的孩子们才会受她潜移默化地影响,爱朋友、爱家人、爱生活。对课堂、对校园、对学习充满乐趣、充满期待。
关爱学生,如他所是,而非如老师所想。《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指出,身为教师,要关爱学生。在很多老师的教学生涯之中,老师们觉得自己也是很关爱学生,只是有时候身为老师,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很容易把学生当成一个个相同的个体,容易一刀切,总是认为,甲同学可以做到的事情,乙同学也必须做到,很少有时间沉下心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眼中的后进生,是否真的一无是处,完全是一块朽木,不可雕琢。我在讲授二年级学生分米和毫米的时候,发现有些学生并不是很会,经常性搞混米、分米、厘米、毫米。我并不着急去让这些后进生背诵1米等于10分米,1分米等于10厘米,1厘米等于10毫米。我知道这些背诵对于这些后进生来说是一种脑力负担,只会加重她们的压力,让他们更加混乱。我和学生面对面地座谈,用心去倾听学生的心声,用心去理解学生的感受,这样,我才用心换来学生的心,学生敞开心扉和我对话,我了解了几位后进生的真正想法的同时,也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我不但能够对症下药,也可以让学生更加信赖我。正如同李希贵在《新学校十讲》中说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敬爱老师,教育才有力量”。[1]经过交流,发现这几位学生的感受性没有那么强烈,思维不够开阔,逻辑不够严谨。经常把长度单位搞混乱,是因为对米、分米、厘米、毫米都没有一个确切的感受,数感较差。而我,运用实物,加强他们的感受性,而且从小到大,循序渐进,从1毫米、一厘米、一分米再到一米,都用实物让学生去摸一摸,感受一下一毫米如同他们的课堂练习本那么薄(通过测量的),握住他们大拇指的指甲感受一厘米的长度,打开手指,感受一分米大概他们一拃那么长,最后再在他们的身体中量一下,量出了一米的长度。这些活动,唤醒了他们对于生活中数学知识的认知和思考,他们的思维慢慢地觉醒,思路也渐渐地打开。当然,这并没有一蹴而就,他们偶尔还是会犯一些错误,但进步已经很神速了,更加重要的是,他们找回了对于这些知识的信心,每次做这些练习的时候,他们总是神态自若,觉得自己能够完成,而且真的完成地很不错。在这些活动中,师生关系也越来越融洽,孩子爱上你的课堂,你引领他们学会了学习,有实证意识和求知态度,这就是立德树人。爱他,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想。
        二、德育之路——融合的交响乐
融合,将数学方法融进每一节数学课中,将求证务实的精神融进每一节课中,将责任当担、实践创新、人文底蕴等核心素养都融进学科教学之中。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都不是靠写写背背就能够培养的,不是读几次就能深入内心的。读读背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许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脱口而出,但却无法深入学生骨髓。立德树人,引导我们的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潜移默化,如同春风一样,润物细无声,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学生主动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引自己的行为。立德树人,数学课堂之中,学生不单单要有科学精神,也要勇于实践,也要培养他的文化底蕴和责任当担。
在教授二年级数学《比一比》这一节课的时候,除了让学生知道四位数比三位数大这个知识点,掌握两个四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外,还可以厚植爱国主义青海。

因为课本是以黄山海拔约1865米,香山海拔约575米,泰山海拔约1533米,华山海拔约2155米为导入,我会趁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简单地介绍一下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介绍黄山、香山、泰山以及华山,激发他们对祖国山川河流的热爱和对这些风景名胜的向往,不会单独拿出来介绍这些山川河流,也不会说布置学生去查这些名山的信息,因为这样显得很刻意。但我知道,经过简单地介绍,他们已经对黄山的奇松怪石、对华山论剑、对香山的红叶、泰山的云海都有所了解,有的学生甚至是非常向往。在王铁军教授的《给校长的101条建议》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课堂教学是落实教育内容、教育思想、教育目标的主阵地”。[2]经过本节数学课,学生们对山川河流的向往,对脚下的土地的热爱,会悄悄地埋下了种子。
在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租船》一课之中,教材给出的情境是“我们有22人,每条船限乘4人,我们至少要租几条船?”。对于我们来说,都知道至少要租6条船。我们讲课的时候把知识点讲透,将数学的学科精神和这节课的知识目标达成了,也很不错了,学生考试也能考得不错。但我发现,这里蕴含着很多的德育素材,不仅仅是为了德育而德育,而是这些话语更能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对于他们掌握知识来说更加有益。我拉起班上的两位同学,向全班提问,这么可爱,和你们这么友好的两位同学,在河的那一边,回不来了,你们和谁玩?老师看不见这两位同学,也会很伤心,她们两个的爸爸妈妈这么爱这两个同学,找不到了怎么办?这时,一位同学说,找不到会报警。我表扬了这位同学,并说,找不到我们这么可爱的同学当然要报警,要打110。但我们把问题解决了就不用打110了,同学们也可以友好地玩耍,爸爸妈妈也可以继续爱着他们。有的学生提出, 那就找两辆船一辆塞一个下去。我们告诫他们——“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平安是回家最近的路”。虽然这是数学课堂,却也把立德树人蕴含在了里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融合在里面,将遇见危险报警打110的知识融进课堂,将安全知识,不得超载也融进数学课堂。德育,树立学生健全的人格,在每一个老师的一撇一奈中,在每一个老师的言语表达之中,立德树人,在数学课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你在其中倾注了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活的思想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的、最有效的方法。[3]有活的教学方法的课堂是光明的,大亚湾的中小学课堂将是学生光明开始的地方,这里的光明肯定要照耀他今后漫漫人生路,照破万古长夜,甚至这点点光明,我期望可以影响今后华夏文明的进程。
        三、德育之魂——自我实现
立德树人,立德,要立私德,更要立大德。私德是文明礼仪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大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说,人最高级别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我们立德树人,最终也是要引导我们的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良好的品德展示在这个文明的社会之中,让学生拥有成就感,拥有荣誉感,让学生自我实现。
每一个学生心中都有一团火,而有的老师在他人生中路过的时候,只能看到烟,一直在冒着烟,让人很不舒服。而优秀的老师,却会为这团火输送氧气,增加燃料,使他更旺、更透、更亮。让学生心中的火花更加晶莹透亮的氧气和燃料就是阅读和表扬。朱熹说过:“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阅读,会读出“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迈;阅读,会品味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阅读,会体会到文人骚客对于国土沦陷的伤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日常阅读是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阅读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阅读,可以打开学生的眼界和思维的宽度,增加阅读量,学生会对周围的事物感到吃惊,产生共鸣。越阅读,将越思考,对知识的感受性也就越敏锐,越有利于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塑造。单单有感受性,有阅读量还是不够的,老师要尽可能地、尽快地发现学生的进步,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肯定。让学生找到可以让自我感觉“伟大”的地方,让他们在通往“伟大”的阳光大道上行走。[4]表扬的力量是无穷大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表扬的力量是可以超越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的。表扬时,要恰当而具体。当学生提出质疑时,可以表扬,表扬他的求知精神和质疑精神,当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表扬,表扬他口齿清晰,发音准确,逻辑清晰有条理;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是,可以表扬,表扬这段时间的努力和坚持,表扬他的持之以恒。而不可对任何学生都表扬予“棒棒棒,你真棒。”作为老师的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学生都是宇宙中闪亮的星星,找准学生的闪光点,表扬他,激发他的创造,以点带面,完善学生人格。切记,“不要在教天真无邪的孩子分辨上恶的时候,自己就充当了引诱的魔鬼”。[5]
引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更不是靠班主任或者思政老师几句话就可以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靠的是每一位教育者滴水石穿的精神,靠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精神,靠的是强大的德育教育网络。德育,在我们每一节课堂之中,学校要组织力量在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归纳出各学科、各章节的德育“渗透点”。[6]

参考文献:
①李希贵.新学校十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79
②王铁军、王凯主编.给校长的101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5:182
③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419
④李希贵.新学校十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124
⑤(法)卢梭(Rousseau)著. 爱弥儿[M].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8.09.
⑥吴志宏. 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2: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