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逐渐受到教师的重视。互动式教学方法能够增加师生、生生互动的机会,为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创造机会。基于此本文介绍师生、生生、学生与网络等互动方式,探讨互动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法;高中历史;教学实践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践行素质教育,教师应当不断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素质水平的提高。这要求教师要将传授型授课方式改变为导向型,将传统记忆教育转变为思维教育。互动式教学方式既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也是教师进行多元化创新教育方法的体现。互动式教育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灌溉式”教学方法,建立了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导向型的教学理念。
1重视引导学生与不同对象进行互动
1.1重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问题的交流是师生互动的桥梁和核心。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历史问题,吸引学生探讨历史问题的兴趣。在历史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向学生提出与课程相关的导向性问题,鼓励学生在课堂中阅读教材,初步思考问题。导入环节的问题设置难度不宜过大,否则会消除学生的思考热情。教师以导入的问题为中心,进行历史知识的讲解,学生对问题已经有了初步思考,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提升课堂效果。在问题的提出和互动中,教师的引导主导了问题发展的方向,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历史思维水平。
1.2重视学生与学生的互动
高中学生思维能力较强,学生和学生之间加强交流有助于学生间相互学习经验,增进同学感情。高中历史教师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储备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的认知有深刻的理解。高中学生虽然具备思维能力,但是历史专业知识水平较低,分析问题深度不够。学生间思维方式和知识水平相近,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间相互交流,可以达到相互拓展思路,提高能力的目的。
1.3重视学生与知识的互动
除了课堂上人与人的互动,学生与教材书籍、网络平台的互动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高中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历史名人和著名的历史事件,但因教材篇幅的限制,内容介绍并不详尽,学生仅仅学习教材会对历史知识形成扁平化认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主动查阅书籍,利用互联网搜集信息,拓展历史知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亲身查阅历史人物故事和历史事件发展细节,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2重视对学生不同互动模式的引导
基于多种互动教学方式,笔者以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为例,阐述互动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1通过交流探讨进行课堂互动
高中历史涉及古今中外历史发展历程,内容多知识面广。在高中历史实践教学中,应当利用多种方式的交流互动,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无论是教师和学生互动,还是学生和学生互动,应用语言交流都是最重要的表达形式。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可以立即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一过程使教师和学生完成互动,学生在听取观点时也实现了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在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践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根据教材内容分析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学生初步学习教材,根据其中提到的分封制、宗法制制度,再结合古代社会封建思想和生活背景,即可总结出答案,学生在脑海中组织语言,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帮助学生规范完善答案,实现了师生互动。学生在听取答案时,也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
2.2通过研究性学习达成互动
学生作为历史课堂的主体,应到主动参与到历史知识的探索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研究问题的难度较大,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答案,保证学习效果,应当以书面的形式呈现答案。在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深入研究,通过文字形成总结,小组间交流探讨,完善书面总结,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在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实践教学中,教师鼓励小组间合作,根据教材内容构建本单元的思维导图。小组成员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等西方政体的学习,借助网络平台拓展知识,小组合作绘制思维导图,最终交给教师评价,教师针对性指导各小组的思维导图。研究式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历史学习效率。
结束语:互动教学方法是将教师和学生相互融合,有助于师生和生生交流互动,促进师生和谐关系的形成,有助于提高高中历史的教学质量。互动教学法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符合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互动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在今后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继续为学生提供互动机会,创建思考情境,提高历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燕. 论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意义[J]. 中国校外教育: 上旬, 2012 (10): 39-40.
[2]陈维坚.在学习中互动合作———“小组研讨式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法的实验与研究”结题报告[J].教育导刊,2004(Z1):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