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小学音乐课堂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9期   作者:张莉
[导读] 音乐是培养学生情感感知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意识与素养的课程
        摘要:音乐是培养学生情感感知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意识与素养的课程。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了解基础的乐理知识,能够欣赏和理解音乐表达的情感,同时还拥有良好的音乐审视与判别观念,甚至能够达到创造音乐的目标。在此目标之下,信息技术就展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应当掌握应用技巧与方法,为学生构建信息化教室,实现更优质的音乐课程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音乐;教学应用
        以往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时,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导致学科教学难以实现对学生音乐审美等素养进行培养的目标。新时期,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在小学音乐等学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音乐教学的形式,显著提升了教学实效。但是一些教师在将信息技术同音乐教学进行整合时,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与预期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在此对其进行探究。
        1明确课堂教学主体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要明确自己所设计的一系列音乐欣赏活动都是需要学生情感参与的,如此才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每一个音乐作品中丰富的内涵。所以说,学生的学习过程绝不应该仅是单纯的被动接受,而应该是一次又一次的创造性情感体验。音乐课程同其它艺术门类一样,要求“美”为第一感受,教师要认可且尊重学生作为审美主体在课堂中的地位,进而引导其由初次聆听到大胆想象,最后形成对作品的内涵感知和创造,整个过程应该是丰富、强烈且印象深刻的。这其中不乏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加上教师自身的巧妙引导,真正将听觉的充分体验发挥到极致,使课堂变成一个充满音符的音乐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品味音乐作品的同时促进其审美素养和音乐鉴赏素养的提高。
        2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信息技术最基础的应用在于其声音与画面的表现力,这是改变传统课堂的重要举措,同时也为教师创设情境提供了新的方式与技巧。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只能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肢体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气氛,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想象力与联想能力,同时还要具备积极的兴趣,所以很多时候情境的创设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样的情况,声画同步的表现力能够迅速捕捉学生的焦点,从而保障学生在课堂中的高度专注。
        《卖报歌》大多数学生都会唱,但正是因为有过学习的经历,导致他们课上注意力更容易不集中,所以笔者在教学时,就利用歌中讲述的故事,制作了动画短片,让学生一边看动画,一边听音乐,一瞬间就能投入其中,既深化了这首歌的印象,还让他们了解了歌词中讲述的故事情节,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教学方式的整合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个功能就是模拟演示,通过直观地画面呈现来让学生对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性知识变得清晰可见,这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变得更加轻松了,而且也使得教师的压力减轻了不少。

例如,在二声部合唱教学当中,作为小学阶段音乐课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就在于每一个学生都无法全面照顾到整体的演唱和谐。究其根源,是因为学生对声部的认识不够,音准不好,那么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每个声部的清晰发音,还可以用小动物的声音来代替帮助学生更好地去模仿和记忆。
        在开展音乐课程教学时,教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对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整合,以此促使课堂教学质量得以不断提升,进一步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式的积极作用,达到整合目的,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在具体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创新音乐教学的形式,促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音乐学科的学习当中,进入音乐的世界,有效提升其音乐综合素养与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排练等。对于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说,其适用的范围不同,优劣势也存在差异。通过发挥信息技术的整合作用,极大地改善了音乐学科课堂教学的效果。比如小鸟的高亢嘹亮、老牛的低沉深远等等,这些动物的叫声其实就是在传达不同声部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和发声技巧,多者的和谐使之融为一体,令学生在视听感官上受到直接刺激,进而明确划分出各个声部的发声方法,产生合唱兴趣。
        4音乐与信息技术整合,开展多效互动
        小学阶段学生普遍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而且他们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音乐以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互动场景,让学生们可以载歌载舞,有效活动起来。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将音乐与游戏、歌谣、图片等互动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或协作式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不仅可以聆听音乐,还可以激发学生的丰富联想和想象能力,通过视觉、触觉、听觉、肢体表现等综合去感受音乐。
        如在教学"春天的协奏曲"这部分时,教师需要让学生们学唱歌曲《嘀哩嘀哩》和《春天举行音乐会》,还需要欣赏《春到沂河》和《春》,这些内容的教学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实现。在课堂上为学生们讲解展示柳琴、小提琴、钢琴等多么乐曲,让学生们仔细聆听其中的异同。接着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互动游戏,让学生们跟着节奏模仿小黄鹂鸟等小动物。此外,还可以与学生一起举行接龙游戏,跟着游戏你来唱来我来接,大家一起接龙唱歌,也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一种互动方式。结合音乐,还可以让学生们跟着节奏进行创编,试着去编唱一些朗朗上口的曲调,这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综合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有着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无论是从教学情境的创设还是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等不同角度来看,信息技术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氛围,这对于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娟.试论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华少年,2019(10).
        [2]吴春燕.谈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