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阅读教学更高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9期   作者:黄丽容
[导读] 在现如今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
        摘要:在现如今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所面对的课文内容越来越繁多,学生需要阅读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这就导致在阅读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面对课文无法抓住中心点、体会不到文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等等,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与解决方法作出详细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随着教育教学领域的不断完善,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成为了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重中之重。阅读作为语文学习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部分,其教学方式方法也应该进行不断创新。阅读教学,下面针对如何解决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列出几点观点。
        一、使用结组合作方式交流讨论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对于课堂阅读教学来说也同样适用。随着学生年级的不断升高,在课本中遇到的课文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可能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能清晰的观察到整个文章的脉络,无法对其中重点部分进行有效的摘出,阅读效率缓缓而行。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的课堂模式,将班级内学生进行均等的分组,同时针对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将其设置成该组组长,然后让学生在组内进行对文章的交流探讨。
        “学习贵在思考,贵在思辨”,同伴间的合作学习可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当然也会有不同的观点为,这就会让学生不断地去挖掘文本中的内容,不断展开思维,从而推动他们深度学习、有效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主动吸收、主动思考的过程!例如在《松鼠》一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各个小组先对文章进行一遍详细的阅读,随后让各个小组讨论教室在课前设置好的针对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比如松鼠的外形,生活习性,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过后,教师再让该组组长将组内讨论成果进行精炼总结,随后对该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指导点评,指出学生讨论结果中正确的部分,对错误的部分进行更正。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团队意识,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并且能够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对课文的阅读中,帮助教师构建更加高效的阅读课堂。
        二、利用思维导图优化阅读过程: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工具。它通过图画的方式引导思考。形象的图像和丰富的颜色,可以使文章的文字“鲜活”起来, 给学生一种近在眼前的“立体感”。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思维导图指导学生整体阅读方法,把握文章结构、内容和作用,给文本解读提供方法指导,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整理等多种能力,从而有效提高阅读质量。
        思维导图图文并茂,深受小学生们的喜爱。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平时对语文学习不怎么感兴趣的同学,一旦用思维导图来学习,也非常积极主动。思维导图有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根据文本内容选择样式,并辅之以自己的理解,学习上主动有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是整单元的导读,抓单元共同点,落实各课不同点,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通过思维导图让学生对单元学习有个总的印象,总的了解,让学习有了系统性。在文章的学习中,思维导图就更好运用了,可以用来概括文章的内容,可以通过图文形式把文章脉络理清楚,让学生对文章内容一目了然,甚至对复述课文内容都是很好的引领等等。对于课文的难点内容,思维导图更能助力学生分析、理解,从而突破难点的学习,达到攻克难关的作用。总之,思维导图对阅读教学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起到提纲挈领,抓重点,破难点的作用,可以让学生主动、高效学习,综合提高各种语文能力。

例如在《小猴子下山》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小猴子活动的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弄清了小猴子活动的地点,在学习文章中,不断充实思维导图的内容,把玉米、西瓜、桃子、兔子充实上去,并相机完善内容:又大又红的桃子,又多又黄的玉米,又大又红的西瓜等,并把小猴子的动作也导入进去。一节课下来,这节课学生该掌握的知识点,该理解的重难点都得到了落实,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过程变得更加灵活、愉悦,使课堂阅读教学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三、阅读朗诵结合深入体会文章
        都说语文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出来、读出来的。教学中,别舍不得时间让学生读书,别以为只有老师讲的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吸收,只有多讲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当然,读的形式很多,时机的把握也很重要。
        在学生进行语文课文阅读的过程中,有很多时候学生无法对该课文的内容产生共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学生在阅读时没有体会到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针对这点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朗诵的活动。例如在《祖父的园子》这一课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上组织学生对文章进行附带感情的朗诵,本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文中作者与祖父两人之间还有一些对话,在学生朗读这些对话的时候,可以与另外一位同学进行这段对话的演绎,通过对话的方式来赋予学生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语言所包含的感情,将整段文字以更加生动地呈现出来。这种阅读朗读结合教学的方法,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所学文章中包含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文章与生活之间紧密的联系,使文章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并且,这种阅读朗诵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将学生的“说”与“读”的能力进行很好的锻炼,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未来的阅读活动中能够更加顺利。
四、家校共建良好语文阅读环境
        对于学生的阅读教育不仅仅停留在学校,也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的责任,家庭教育对学生培养语文阅读能力的方面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在家庭中没有重视平日对学生的阅读教导,仅仅依靠语文课堂进行阅读能力锻炼,那么久而久之,学生会在日常生活中丧失对阅读的兴趣,教师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积极性。教师应适当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将自己总结好的适合小学学生阅读的书目推荐给家长,让家长在平日里将部分优秀书籍提供给学生进行阅读。教师也可以引导家长在休息日带领学生去参加一些书友会来感受人们对于阅读的热情以及对作者的尊敬和认可;带着孩子一起去图书馆,在安静的氛围中感受阅读带来的魅力。这样的课外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阅读活动以更好地认知,并且能够帮助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能够更加顺利,从而使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结语:对于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多加思考探究,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寻求适合学生的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能够在面对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使用良好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极大地帮助。
                                                 参考文献
[1]李丽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 学周刊, 2017, 14(014):P.81-82.
[2]潘淑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 吉林教育, 2009(08).
[3]夏晓丹: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期刊网   2017,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