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互助能力 激励积极思维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9期   作者:程慧萍
[导读] 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互助合作学习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价值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互助合作学习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价值,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互助合作学习在理论探讨和教学操作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但我们也看到,目前的互助合作学习并没有完全走出困境与误区,文章以阳泉郊区荫营中学为例认真分析了本课题研究的缘由、研究成果及反思。
【关键词】: 互助合作 创新能力 自主发展能力 现代教学理论
一、研究缘由
        为满足新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精准落实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高考地理试题一般以地理图像为载体,积极创设问题情境,突出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多数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本课题意在通过培养学生互助能力,力求让学生在互助合作中达到教学相长;同时集思广益,让学生在考虑问题时更具有全面性和深刻性,从而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建构起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最终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实际流程
        有效课堂应将时间权、学习权、探究权还给学生,教师只是点拨、总结、提升。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智慧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情感方面: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求知欲。主要途径有三个:其一营造课堂氛围。平时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投入,在教学活动中尽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正确对待学生中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其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发现问题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生疑质疑。其三创设生活情景,激发思维。例如,必修2《城市化》这节课教学时,可以对学生熟悉的街道,用反映上世纪面貌的老照片和现在的新照片对比,创设学生 “既熟悉又陌生”的乡土情境。还可以通过对比阳泉市城区与郊区的人口疏密、商业兴衰等状态,让学生感受城市化水平的差异,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2.课前准备:
        根据《问题导学案》预习新课内容,进行拓展性互助学习。好学生可以让他们拓展性自学;中差生将自学中的困惑充分暴露出来。这样教师的指导就有了明确目标,就能真正让每位学生都得到提高。刚开始可能要花较多时间、影响一点进度,可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进度也就上去了。


        3.课堂方面:
        指导学生进行互助合作学习,不仅要鼓励学生独立且富有个性地学习,更倡导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深入理解,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此外,还可以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并且提出要求,帮助学生顺利开展合作,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研究效果 
        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力合作,精心设计,不断调整方式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课题实践,形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组组之间相互配合的教学氛围。学生根据全组教师编写的 《问题导学案》为引导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参与,并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学生经历了探究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并学会了获得知识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这些进步可以从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得到有力证实:不少学生以前感觉地理课很难,学不懂,一上课就昏昏欲睡;现在感到地理课有意思,上课有收获,学生也变得有自信了。此外,结合近一年学生成绩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学生成绩有了大幅度地提高。以高一年级重点班学生地理期末成绩为例,优秀率由以前的30%提高到50%,良好率达100%。
四、研究反思
        本课题研究最大的成果莫过于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到主动的思考探究,学生的思维在互助合作中被激活,在交流中被拓展。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也有许多不足与困惑,例如教学中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失了的教师“主导作用”。过去,我们过分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出现了“满堂灌”、“填鸭式”的做法;现在,我们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中又出现了“放羊式”的现象。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天马行空、遍地开花的讨论表面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实际却“活而无序”,未能真正发挥教师指导者的作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当走到学生中间去加入某些小组的交流并及时收集反馈信息,调控合作进程,辅导学生正常开展合作交流,通过师生合作来带动生生合作。
        总之,我们虽然对课题作了一些扎实有效的实验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反思和总结。“探求学问无遗力,采得百花方成蜜”,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培养学生互助合作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叶积德 ,浅谈学生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青海教育,2013.(03).
[2] 杨秀青 ,合作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教学月刊, 2005.(05).
[3] 王坦. 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146.
[4] 郑金洲. 合作学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5] 论课堂合作学习的使用条件及使用的有效性[J].教育科学论坛,2006,(07)
[6] 高艳. 合作学习的分类、研究与课堂应用初探[J].教育评论,200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