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生的古诗文积累活起来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9期   作者:杜娟
[导读] 优秀的古诗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丰厚的中华文化,
        关键词:古诗文 积累 兴趣 形式 运用
        内容摘要: 优秀的古诗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丰厚的中华文化,提高语文素养,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自信。本文主要论述怎样带领学生灵动、多样的积累古诗文。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激发小学生积累古诗文兴趣的重要意义,化被动为主动;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形式多样的古诗文积累活动,化枯燥为灵动;第三部分主要阐明把古诗文应用到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则是积累的深入,化静止为运动。
        中华文化,博大源远。优秀的古诗文是其重要的一支,是中华文化这顶皇冠上一颗璀璨的宝石。诸子百家,各具风采,诗词元曲,意韵兼美,明清小说,通俗练达。积累优秀的古诗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丰厚的中华文化,提高语文素养,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自信。
        小学阶段的学生要背诵积累70篇优秀古诗文是新课标的要求,如果只是强制性要求学生背诵、默写,久而久之,只会累了孩子,苦了老师。优秀的古诗文富有灵性、美感及丰富的情感,因此,应该灵动的积累古诗文,而不是死板的,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古诗文的积累活起来呢?
        一、 激发兴趣,化被动为主动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小学生学习中重要的心理因素。兴趣浓,学习就会积极、主动。根据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兴趣由直接逐渐向间接转化,由不稳定发展为稳定的的特点,以下两点,在我们引导学生积累时要注意:
        1.开展多样的古诗文积累活动,调动积累的兴趣。
        在学生的古诗文积累过程中,要多为儿童创造活动机会,在活动中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学习,体验积累的快乐,激发积累的兴趣。这一点在低年级特别重要,生动的活动能够提高他们积累古诗文的积极性,提高积累的效果,也有助于他们把直接兴趣逐步转化为间接兴趣。
        2.在古诗词的运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在《兴趣的奥秘何在》这一建议中论述过:人内心有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的需求,因此,兴趣的源泉还在于运用知识。在古诗词的积累中,要尽量创设情境或利用情境,进行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用古诗文,增强感悟、分析能力,提高探究的兴趣。这一点对高年级尤为重要,能使学生对情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也检验了学生在古诗文的积累中是否做到了理解与熟记的完美结合。
        如果没有兴趣的引导,古诗文的积累就好比是一汪死水,教者劳而无获,学生亦愁苦终日。因此,我们要使学生趣味盎然地积累,灵动的运用,提高文化自信。
        二、 形式多样,化枯燥为灵动
        1.与课堂结合,以点带面。
        课堂是进行教学的主渠道,在古诗文的积累中,可以充分利用课堂,在精读一首的基础上带读一组。例如,在《赠汪伦》的课堂教学中,先自主读诗文,结合注释知大意,再质疑、合作释疑,理解内容,然后诵读欣赏体会情感,总结学法。接着,分别出示《山中送别》《送元二使安西》和《易水送别》等送别诗,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自学这三首,再通过反复吟诵领悟感情。最后,比较其不同,深入一步领悟各自的风格。再比如学习《泊船瓜州》这样一首以思乡为主题的古诗时,可带读张继的《枫桥夜泊》,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题材、手法、主题等特点,结合《课程标准》推荐古诗文,扩充阅读量,达到积累的目的。
        2.将题材与实际生活结合,聚少成多。
        无论是赤日苍穹、雨霁晚霞的自然现象,还是贤圣是非、衰盛更迭的政治动态,无论是秋实春华、凿井耕田的劳动生活,还是鼓瑟投壶、赛舟挂灯的社会风俗,更有猎士马蹄轻,漂泊思故乡的个人感受,都能激发诗人敏锐的情愫,成为他们写作的题材。我们可以将实际生活与古诗文积累结合。春节诵《元日》话新春,中秋吟《水调歌头》赏明月,重阳读《过故人庄》登高赏菊;母亲节诵《游子吟》唱母爱等;春有《咏柳》,夏有《夜行黄沙道中》,秋有《山行》,冬有《江雪》等。只要我们留心,生活中处处是古诗,积累就容易多了。
        3.趣味实践,整体推动。
        (1)古诗文画展。
        诗画本同源,众多文人同时也是书画大家,王维诗画兼美,苏轼在诗文、词、书法、绘画等方面造诣极高。在古诗文实践活动中让学生通过理解、想象为古诗文配上形象、直观的图画,制成画册,在班级展出,让同学互相学习品评,能激发学习、积累的兴趣,加强对诗词的理解、积累,同时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鉴赏水平也能得到提高。
        (2)古诗文诗擂台。
        结合语文实践课,开展古诗文擂台赛。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代表队员,参加比赛,其他队员作场外驰援。组织形式上可将场内答题与场外互动结合起来,使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

具体内容应丰富,覆盖面广,将作者、佳言妙句、实际运用等包含进来,有利于不同水平段学生的积极参与。
        (3)古诗文班会。
        开展古诗文班会:可以举行古诗文的诵读,可以举行“古诗文秀”,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诗文故事和诗人趣闻讲给大家听,可以演唱自己谱曲的诗文歌曲,可以为古诗文编排的舞蹈,可以尽情表演古诗文情景剧,还可以玩“飞花令”、填诗游戏等等。
        这一系列综合活动,不仅使学生快乐地积累了古诗文,还拓宽了古诗文教学的时空,陶冶了学生高尚的情趣,激发了师生文化自信。身为师者,多花一点心思,多组织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在用中实践,展示积累的成果。
        4.习惯相伴,全面开花。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提到良好的习惯是道德资本,人在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在古诗文的积累中,良好的习惯,永远陪伴。在开学初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好本学期开展诗文活动计划,均衡、多样地安排好时间、内容、形式等,然后按照计划逐步实施。为培养习惯,除了前文提到的实践活动外,“课前一诗”也是一个效果不错的活动,利用课前准备时间朗诵古诗文,可以是全班齐诵,也可以是男女生、师生、小组之间的诵对、轮诵。教师可结合教学与积累情况在内容方面作调整。例如,学习了《示儿》,教师可有意识安排课前诵读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等。除“课前一诗”外,还可开展“每周一诗”活动,即带领学生每周积累一首古诗文,并将积累的古诗文抄录下来,开展古诗文硬笔书法展,相互品评,以此激励学生。总之,让学生借好习惯的东风,在循序渐进中,达到对古诗文温故知新的目的。
        三、积累并运用,化静止为运动
        背诵、熟记,这只是古诗文积累的第一步。学是为了用,学生把古诗文应用到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则是积累的深入。就好比牛吃草,吃完后再返回来慢慢咀嚼,直到完全吸收利用。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也是在反复把玩,不断感悟、吸收、深化。
        1.从古诗文中来,到课堂中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古诗文的引用、巧用,会使学生耳目一新,点燃运用古诗文的星星之火。在学习《秋天的怀念》这一课的时候,引导学生用诗句表达自己的体会,学生立即诵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夜的工作》学完,学生感慨:总理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学习《匆匆》,同学用《明日歌》表达自己的心境。不经意间,这样的情况多起来,古诗充盈着课堂,课堂也更有了蕴涵。
        2从古诗文中来,在写作中运用。
        不仅在口头表达上可用古诗文,在习作中融入古诗文,更是一种境界,既可使文章言简意赅,有助于说理抒情;又可增加文采,增强表现力。从小练笔起,请学生选取一句诗作为激励自己的名言,然后让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和这句诗写一段话。小练笔成功了,然后再到写日记、习作等。学生在语言表达中多了古诗文的影子,文章更富韵味,孩子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更加爱古诗文,爱则更好地推动自主的积累与运用。
        3.从古诗文中来,到生活中运用。
        经过长期的积累、渗透,学生存储了不少古诗文。把这些古诗文运用到生活中则是积累的迁移,更是文化的传承。教师要结合情景,引导学生运用。如:一学生没考好,鼓励他“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男生发生口角,各执一词,我并不急于辨是非,顺势引导大家说:“他们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呀!”大家立刻会意说:“只缘身在此山中。”我接而说:“本是同根生,”学生说“相煎何太急”。在大家琅琅的吟诵中,矛盾烟消云散。在有意识地培养中,学生会不自觉地模仿创造。一个春日的下午,下起了小雨,放学时,一男生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另一同学接着说:“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看到片片落地的花瓣,我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同学们说:“化作春泥更护花”……古诗文积累到这份上,学生还会闲苦吗?
        多样地积累,灵动的运用。让我们努力创设诗意的课堂,开展精彩纷呈的实践活动,使孩子轻松地积累古诗文,快乐地运用古诗文,使他们“腹有诗书气自华。”
        参考文献:
        【1】王嵩涛《“少教多学”的理论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长江文艺出版社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4】《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2015修订版  民族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