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影响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组织和管理的因素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9期   作者:刘立娟
[导读] 《科学》是一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摘要] 《科学》是一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能在“做中学”,所以教师在探究活动中的组织与管理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它往往决定着一堂科学探究型课程的成败。影响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学生心理、学生探究能力、教师心理、教师素质等内部因素和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外部因素。
[关键词] 小学科学 探究活动 因素

        当前,世界范围内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变“以知识体系为中心的科学结论教育”为“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过程教育”,强调在过程中学习。即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教育正在成为国际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流和发展趋势。而作为一名科学老师,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的前提是了解影响学生探究活动的各种因素。
一、影响科学探究活动组织与管理的内部因素
        影响科学探究活动组织与管理的内部因素很广泛,有学生心理、学生探究能力、教师心理、教师素质等等。在开展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侧重研究了影响科学探究活动组织与管理的内部因素中,学生心理和教师素质这两个因素。
1、影响科学探究活动组织与管理的学生心理因素。
        影响科学探究活动组织与管理的学生心理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说来有兴趣、需要、情感、动机、情绪、意志、性格、信念等。然而,对于小学生,兴趣、需要、情感三个因素显得更加突出。  
        (1)兴趣因素
        小学生与生俱来对周围世界充满探究的兴趣,甚至是渴望,天生具有好奇心。小学生乐于动手操作,对通过动手操作的探究活动特别感兴趣,愿意上这类课。比如:《蚂蚁》一课中,为蚂蚁搭建桥梁;《冷和热》一课中,测量不同物体的传热速度的差异;《测量摆的快慢》一课中,做改变摆锤重量、改变摆绳长度、改变摆动幅度的系列实验等等。而我们的科学教科书,这类边动手边思考解决问题的内容是相当的丰富,非常有利于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而对于探究内容比较抽象、不用实验进行学习的课,特别是通过观察图片再进行讨论的教学内容,学生感觉无味,给探究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带来一定的压力。比如:《岩石、矿物和我们》一课中,对矿山图片的观察;在《动物怎样生活》一课中,如果用动物图片来做观察。因学生课下早已接触过大量的矿山、动物图片信息,而在探究活动中再观察矿山、动物图片,难免缺乏生动、活泼的吸引力,从而导致学生的兴趣不高。
        (2)需要因素  
        在组织与管理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发现,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迫切想知道其答案,这是科学探究活动向纵深发展的最佳起点。当学生提出的问题自己得出结论后,会表现出一种跃跃欲试、争先表达的冲动。这正是学生需要的。教师此时组织学生“学术”交流,分享、完善和修正结论,可谓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在湘教版第五册教科书《传热比赛》这节课上,我安排了这样一个实验,一个烧杯中装入半杯热水,在杯中放入同样大小的铅棒、铜棒。木棒各一根。在实验之前我要求每位同学都预测一下10分钟后哪根棒的温度最高,然后再用实验来找出正确答案。同学们猜测之后都想得到正确答案,所以整的实验过程进行的很顺利。同学们都全心的投入到了实验中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情感因素
        小学生对科学家是非常尊敬的,为科学家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所深深折服;为当代科学技术所自豪,比如宇宙飞船、运载火箭等航天技术……自然而然地对学习科学课由衷地喜欢,并怀着敬重的心情。
2、影响科学探究活动组织与管理的教师素质因素。
        我认为在影响科学探究活动组织与管理的上述教师素质因素中,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组织管理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指导探究活动的能力是最为关键的。
        (1)思想道德素质
        以何态度、行动对待自己的教学,体现着一个教师道德水平的高低。一个道德水准高的教师将爱岗敬业、献身教育;也只有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才能对自己的教学投入;只有投入自己的教学,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创造力,自觉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只有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才能更好的组织管理好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
        (2)组织管理能力
        教师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按照教学目标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策划与设计,是科学探究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教师作为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把学生组织起来,积极为他们创设各种有利条件,充分发挥他们每个人的个性潜能或特长,为形成一个有利于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生动活泼发展的集体而共同努力,并从中学会协作。从而更好的保证良好探究效果的生成。


        (3)科学探究能力
        现今,担任小学科学课的广大教师,几乎都是接受传统教学模式——非探究式学培养的。教师们很少经历过探究式学习的过程,即对科学探究活动缺乏体验。所以,执教起科学课来,往往感到吃力。面对这种情况,建议广大科学老师们自觉学习关于科学探究的理论,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一些关于探究的体验式培训活动,即让老师们像学生学习一样,分学习小组亲身经历观察、实验,合作解决问题。以使我国现从事小学科学教学的人员真正适应探究式学习,从而更好地组织与管理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
        (4)指导探究活动的能力
        小学生的自主、合作科学探究活动,是在教师组织与管理下,一般是以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由大胆猜想、合作设计方案、合作选择材料、合作搜集信息、合作表达结论为学习主线的。由于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难以解决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及时有效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指导探究活动的能力。
比如: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小学生面对自己提出的许多问题,哪个(或哪几个)问题具有研究价值和可行性呢?迫切需要教师及时指导,选定探究的问题。只有确定了探究的问题,探究活动才能继续进行;又比如:学生在一些具有危险性的实验和考察中,像操作酒精灯、用小刀划岩石、到水边取水样等,教师的指导更要及时到位;再比如:在科学探究活动的交流阶段,教师要从学生个性化的语言中,区分出学生相近的观点、不同的观点、对立的观点等。再经过短暂的思维加工,组织学生进一步交流、辩论和评价,尽可能使学生对同一问题达成共识。
二、影响科学探究活动组织与管理的外部因素
        影响小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的因素,除了上述内部因素,还有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外部因素。
1、学校方面
        (1)班额。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容量不超过40人的班额,有利于教师组织与管理探究活动。班额过大,一是教学材料难于准备,而且探究活动易失控,还增大了材料伤及学生的可能性。  
        (2)评价。对科学课教学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评价的导向将指挥科学老师的日常教学。所以,科学课教学的评价对小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组织与管理的影响不可低估。
(3)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的自然科学氛围影响着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情感、动机等,也最终影响到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如校园里的植物种植、观赏鱼饲养、科学家画像、科学家名言、科学家事迹、科技雕塑等。植物种植和观赏鱼的饲养直接提供了学生观察的实物,打造了探究的基础。校园内的科学家画像、科学家名言、科学家事迹、科技雕塑等,为孩子们所关注和喜爱,会激励他们有从小立志长大以后当科学家的动机。以上这些校园设施环境,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4)器材。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现行的实验仪器配置,已无法满足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比如:《动物怎样生活》一课中,以猫、鸽子、蜻蜓、鳖、青蛙为代表的几类动物的标本或模型,在现行的实验仪器配置中多数没有。再比如:很多实验要用到杯壁较厚而透明的玻璃杯,仪器室中没有配备。又比如:盐、电池、酒精、醋、曲别针等常规耗材准备不及时的话,将对小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带来消极的影响。所以,实验器材也制约着教师的教学工作,容不得忽视。
        2、家庭方面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影响不可低估。调查发现:在家庭气氛较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积极性高;家长的职业特点、兴趣爱好影响孩子探究意识的形成。家长喜欢种植饲养,或擅长修理,或专业技术水平较高时,孩子对相应方面也很感兴趣,一般都有自主探究相关问题的经历。在教师组织的科学探究活动中,这部分学生同样积极主动,表现出色。不过,大多数家长接受的是“应试教育”,关心更多的是孩子的语、数、外成绩,缺乏对科学探究的认识,更缺乏引导孩子自主探究的意识;还有部分家庭布置考究,限制孩子活动。 
        3、社会方面
        通过调查发现,教育制度直接决定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引领了家长对各学科的态度,也几乎可以说是规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向。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从未考过“科学”,所以,学生在家庭中进行的探究活动有时遇到家长的不支持,是可以理解的。大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态度、经济水平、文化习俗、社区特点等因素,也不同程度的影响着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曾经说过:“学校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那就是学生离开学校许多年之后,还留在学生大脑中的那一部分东西。” 而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并为学生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因此在科学教学中,作为教师本身,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应让“探究”开辟科学学习新天地,长此以往,相信学生的探究能力定能得到更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郝京华.小学科学教育概论[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谢希德.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9.
[3]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四集)[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