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本课堂 实现最优发展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9期   作者:王彦红
[导读] 以学生为本,就是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去开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内容摘要】:以学生为本,就是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去开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本质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获得知识的结果,在教育发展中,既要尊重教育规律,更要尊重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尽可能地体现教育的多样性,个性化和特色化,注重对学生灵魂的培养和塑造。
        
        【关键词】:学生为本  教育  多元智能理论

        以学生为本,就是把学生作为学校管理和教育的根本,时时处处把学生的切身利益放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首位,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去开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一、以学生为本,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获得知识的结果。
        小学六年级数学有这么一道题:原来比例尺为1:40000的一幅地图,现在改为1:100000的比例尺重新绘制,原地图中5cm的距离,在新地图中应该画多少厘米?一位学生是这样做的:5÷=5×40000=200000(cm),200000×=2(cm)我问他:“为什么不用综合算式约分计算呢?”他回答说:“老师说了,列分式算,考试时给分多,综合算式容易失分”。教师的这种行为,是为考试而教,为分数而教,不是为学生的发展而教,功利性教育虽然短时间内看到的是分数高,但对于学生的思维训练、方法指导、能力提升都会造成不可弥补的过错,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作为教育者,教与学要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怎么学”应该与“怎么教”一起同步设计。具体做法可以有以下几点:一、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归纳知识点。二、以方法思路作为主线,以问题和例题形式引导学生将各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知识框架。三、围绕教学目标,根据认知规律,选择精当的训练题,突出知识的巩固与能力的提高。四、教学目标设计要具体,使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可控,目标的达成可测。
        二、以学生为本,是以教育的规律为法。
        优质的教育,要充分考虑不同孩子的个性发展需求,也要考虑特殊儿童的心理需求,能为每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性格和志向的学生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学习和成才机会,尽可能地体现教育的多样性,个性化和特色化。
        小学低段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仅维持10分钟左右,教师就要创设具体、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灵活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在他们的头脑中,现实与想象之间往往没有明显的界限,有时候会把想象当现实,出现言行不合理的现象;小学生主观意志不够明确,缺乏足够的恒心,抵制诱惑的意志较为薄弱;品行发展较为协调,年龄越小,言行越发一致,随着年龄增长,言行脱节,能说不能做的现象不断发生;情感丰富而不稳定,强烈而不易自我调节,低年级学生遇到较小的问题会表现出较强的情感反应;小学生有向学、向师的天性,这种可塑性,不仅表现在塑造学生基本的学习态度、情感和行为习惯方面,还表现在塑造学生个性上,如果考虑到学生这种行为是正常表现,就不会认为他们在“说谎”,也不会觉得这些孩子就是品行不良的孩子。因此上,教师要身正、德高、博学,为学生富有个性发展提供支持。
        三、以学生为本,是以灵魂的塑造为根。
        教师要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进行合适的品德教育。小学低段学生侧重行为习惯的养成,中高段进行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以及社会、生活常识教育,让学生从小树立起一个基本的是非观念,并具备承担自己做错事的责任意识。


四、以学生为本,是以个性的张扬为线。
        我们的教育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为儿童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凡是儿童能做的事儿,只要是有益的,教师都要支持他们去做。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提出,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合适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教育者的所有教育活动和任务,都应该紧紧围绕这个目标进行。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这些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
        一、教育是一种等待,不可急于求成,教师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要正确对待儿童的缺点。当儿童有错误时,不要用偏激的言辞去斥责。应该晓之以理,和儿童一起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指出儿童犯错误的原因以及造成的伤害,然后帮助儿童改正错误。一生中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尤其是人生观和道德观正在形成中的儿童,教师的要充分理解他们,信任他们,引导他们正确对待错误。
        二、在教学中注意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传递。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课上,老师问学生“雪化后变成了什么?”学生说:“雪融化了是春天,是青青的小草,是树木,是岩石,是山岗,是田野,是村庄,是真相,是新的开始,是生命的轮回,是新的希望……”老师说:“不对,雪融化了是水”。孩子的想象多么美好,这是一种对美的初步体验,是孩子们纯真的思维世界,老师的一句否定和所谓的正确答案扼杀了孩子对美的想象和体验,甚至扼杀了孩子美好的语感,也许,一个诗人就此止步。所以,教师要小心翼翼的呵护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求异思维,让自己成为学生发展路上点石成金的魔棒而不是拦路石。
        五、以学生为本,是以最好的结果为标。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将来都能成为作家,也不是所有的学生将来都能成为翻译家或者某个家,社会是多元的,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是多元的。教育就应该顺应这种趋势助他们成长,而不是采用统一尺度,人为的进行修剪。陶行知曾经说过:“人像树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他们都长得一样高。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整齐划一的学习任务常常偏离了学习者的兴趣爱好,统一的学习活动要求常常违背了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应像农夫,依据作物的本性,根据作物习性,是喜涝还是喜旱,提供适宜的土壤,阳光,水分,使其健康的成长。如果不管水稻、玉米的生长需求,全用水泡着,用一个模式养殖,最后结果肯定是玉米全都涝死了,颗粒无收。因此上说,教育是适应,是解放而非控制。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学生为本。作为现代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要积极构建生本课堂,帮助学生实现最优发展,时刻以服务学生为主,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当好引路人、开锁人。
参考文献:
[1]谢小燕.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C].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四).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342-343.

[2]陈金凤. 培育自主学习能力的小学数学前置学习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