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期   作者:崔美超
[导读]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梦想不仅是当代人的梦想
        摘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梦想不仅是当代人的梦想,也是新一代年轻人的共同追求。想要我们的下一代拥有实现这一伟大理想的能力和愿望,就必须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培养环境,以助他们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为下一代树立端正的“三观”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措施;探讨
        1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我国有着令人自豪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要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语文教学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当前,语文教学改革随着新课改正在深入推进,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正确的指引。部分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感到枯燥,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这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进入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另外,语文教学的开展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传统文化的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其语文素养,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较大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要将传统文化的渗透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课题,结合教育改革方向与学生的具体需求,强化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意识。
        2语文课堂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目前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第一,教师忽视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在讲解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知识时,往往一笔带过,没有进行精细化讲解,导致学生因知识储备不足而无法理解传统文化内涵,对相关的概念认识比较模糊。第二,教师的教学方式不符合教学要求。部分教师还抱着过时的教学理念,以应试导向为主,只重视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虽然这种教学形式无可厚非,但是大量灌输式教学会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味,让学生失去语文学习兴趣。语文学科中的传统文化知识与生活之间有密切联系,而教师的教学往往与实际生活脱节,影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第三,教师的教学存在一定盲目性。部分语文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结果,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有进行针对性评价,没有做好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掌握程度的相关调查,导致最终的教学结果不理想。第四,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停留在表面。教师过于依赖语文教材,在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及诗词时,缺乏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背景介绍,也没有深入讲解相关知识。教师缺乏对课外资源的搜集及利用,影响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最终学习效果。
        3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中的策略
        3.1将传统文化教育合理地引入到语文课堂
        为了更好地将中华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出调整和改变。在保障教学任务能够完成的前提下,要着重强化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提升和培养。作为一名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传播者,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好基础的语文教材,将课本上的经典古诗词和优秀文章要详细的讲解给学生,让学生们能够真正地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例如,令学生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领悟到个人理想的实现,需要具备坚韧不拔的精神;从汉乐府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学会了应该珍惜时间,把握每一分、每一秒来学习;从李白的《静夜思》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体会到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从苏轼《题西林壁》中,感受到庐山雄伟的自然景观;从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体会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辛苦而心生怜爱和敬重。可见,每一句经典的古诗词,都是值得好好学习的,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注重传统优秀文化在课堂上的比重,将传统文化的教育巧妙地渗透到语文教学内容中来,将教学目的与传统文化培养合理、科学地进行搭配,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另外,教师们也可以引导学生接触出传统文化的课外阅读,进一步来拓展学生们的视野,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积累,帮助学生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
        3.2创立鲜活的情境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中华传统文化是历经漫长的时间沉淀下来的,很多诗句都有着非常厚重的历史感和深奥感,一方面,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限制;另一方面,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阅历毕竟不足,所以难免有一些传统文化内涵不易被他们理解吸收。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教师们在古诗文化教学中,要注重创建形象的教学情境,把古诗词中所要表达的内涵用具体故事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学生才能充分的明白和理解了。例如,在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诗中,表达了作者饱含的悲凉。既悲叹国运,又悲叹自身,把对家国之爱、艰危困厄的形势渲染得淋漓尽致。但在末尾却由悲而壮,迸发出舍身救国慷慨之情。学生如果单在字面意义上,是无法理解诗人的感受的,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将自己营塑造成作者的形象,从诗人报国无门的角度,给学生们进行讲解,相信学生们会对古人传统文化情怀理解得更加透彻。另外,教师在语文教学工作中,也可以结合当前的现实形势,如老师可以用引导式的方式,让大家对网络的热门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过程,就是在帮助小学生积累自己的语言词汇量。在词汇量不断积累的基础上,对古诗词的理解就不会有那么大的距离感。对诗文的阅读学习,不但能品味出作者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和情感,更是对传统文化的积淀,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精髓。
        3.3利用传统文化来调动学习热情
        在新课改中,教师们更加注重的是“以人为本”,同样在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也要遵循这一原则。面对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要学会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向学生们解析出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心理和思想上充分满足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获取需求。教师们可以在传统文化的礼仪上、民族特点上、文化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传统文化学习当中。不同民族中都有相关传统文化的鲜明体现,教师们应该以此为切入点,抓住学生们的兴趣,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更多的传统文化作品。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下时间,组织大家观看民族传统文化的视频,通过了解相关的风土人情,民族特点,来挖掘文化形成的悠久内涵。或者,教师可以以清明节、端午节和春节等传统节日为例,让学生们了解节日的来源、发展和庆祝的方式,并且让学生们分组总结自己在这些节日中所学到的文化知识,利用小作文的形式来梳理自己的学习成果。这对于学生来讲,不但能够积极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也会有助于形成相应的文化继承观念。
        4结语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教师肩负着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为了在教学中顺利渗透传统文化,教师不仅要从教材入手,探索传统文化的内涵,还需要突出学生的主要地位,帮助学生深入学习了解传统文化。同时积极展开各种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喜爱它的前提下,更加高效而深刻得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玉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研究[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85-87.
        [2]臧守范.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基础教育论坛,2018(34):33-34.
        [3]高玲玲.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才智,2018(32):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