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期   作者:陈佳
[导读] 初中语文教学是学生文学素养培养的关键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是学生文学素养培养的关键。相比于小学,初中语文阅读量增加,课内阅读不再作为考试的主要组成成分,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学会对文章的赏析变得尤为重要。教师除了讲述习题和文章,也需要通过细致的梳理和深刻的总结,创造一些有效的训练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依据相关案例,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前言:初中语文注重阅读理解和分析类题型,是高中语文的基石,也是学生们文言文学习的启蒙。它使学生在习得阅读技能的同时,也能够拥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包括对文章的鉴赏和对社会现象的论述等。可以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师们的重要任务。
        一、以文为底,注重思维
不可否认,相比小学语文,初中语文的教材文章量明显上升,但在考试范围内,大幅降低了课内阅读的含量,使得初中课本文章学习的直接作用降低,而其作用多潜在于阅读技巧的掌握和阅读思维的提升。一些学生以考试为绝对目的,以为“学习课本无用”而懈怠。教师一方面需要从思维能力入手,用阅读理解的方式去剖析文章,而不过度追求与将每一篇文章讲得有始有终、全面覆盖;一方面也需要以课文为载体和基础,通过引导学生对阅读技巧和阅读思维的展现来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并获得相应的赏析技能。阅读练习是必要的,但不是所有拿来进行练习的文章都值得学习,教师可根据自己不同的教学目的去安排文章讲解的角度和深度,但必须以课文为基础。
如某校教师在讲解《纪念白求恩》一文时,教师先要求学生找出每一段的重点句,引导学生对文章分论点进行总结;再针对该议论文对“夹叙夹议”这一写法的运用,要求学生分组勾画出每一段中叙述和议论的部分,并进行相应的赏析。如第一段中从“白求恩同志”到“不幸以身殉职”是记叙,其余的部分是议论,该段先叙后议,先概括事迹,后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学生在议论文相关知识的学习中,更能得到有关文章赏析方面的训练。最后,教师就“概括白求恩人物形象”、“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主旨”在课堂上进行了提问和讲解,以一种现场做阅读的方式使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内涵,并在阅读思维上有所提升。
        二、以讲为先,先记再练
初中语文以阅读为重点,而阅读必须建立在扎实的语文基础之上。初中课文是提升学生阅读技能的主载体之一,也是学生掌握字词句等基础能力的本源。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时,思维能力的训练既是教学目标,也是教学手段。文言文的教学在初中属于启蒙阶段,文章篇幅不长,文言词汇、句式、活用等的理解和记忆较多。而在语言运用及相关考试的客观题方面,学生凭感觉可以完成部分,但也缺乏相关的系统的语法讲解。教师在培养学生这些能力时,应该考虑到学生在知识掌握上的空白而导致的思维欠缺。

讲解在前,练习在后,单凭反复的练习是无法使人掌握阅读技巧,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对技能的消化,先落实学生对相关技能的记忆,再辅以相应的练习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
如某校教师在给学生讲授文言文的时候,课堂上着重讲解了相关知识点,对文章内容并未深究。课后统一勾画出学生需要掌握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式、活用等,使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做好摘抄和整理,并进行背诵。而后,以测试等方式落实学生的记忆情况,并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课外文言文练习。在练习中,学生需要勾画出已知的字词及语法,并对自己不清楚的地方画问号。练习结束之后,教师在批阅中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讲解时更好的引导学生对已讲知识进行巩固。而在客观题方面,教师并未准备大量题型,而是用两个课时给学生讲解了语法知识,从字词的词性、短语的类型到句式,使学生对语言应用类客观题的解答有据可循,有法可用,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三、以题为引,逐个理解
在课文讲解任务之余,教师也应从思维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应试思维能力。初中阶段,考试的思路即对应着对学生各方面思维能力的要求,而考试的题型是固定的,答题思路也相应的更为具体,更易于教师去培养。答题思路培养的根本在于以题目为指引,教师需要去逐题分析,逐个题目去拆解其解答方式和提问目的,并挖掘其背后的思维逻辑,并找寻快速解答的途径。在培养学生能力时,教师应针对不同的题型总结要点,谋求更好更精准的方式使学生快速理解,从根源上掌握答题思维,从而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精准提高。
如某教师在教学时,要求学生都准备一个活页本,每一页上注明题号,与考试试卷上的题号相对应。而后,每个题型都根据官方的考试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浓缩为一个小标题,小标题之下表明考点。如阅读第一题为“内容概括”,第二题为“语言赏析”,其下小标题又有“重点句子赏析”、“细节描写赏析”等。而后,在每页之下,教师会分课时讲解每道题的解题思路即方法,并辅助相应的经典题型予以展示。通过分析获得较为完美的答案。如将“表达情感”分为“歌颂赞美类”、“追求向往类”、“思念怀念类”等,并给学生作答对应的经典题型以理解,并要求分重点摘抄以记忆。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既获得了阅读技能上的大幅提升,看待问题也更全面,思维也更严谨。
        结语:任何思维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实物来累积和参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也应体现这一点。答题技能的讲述与基础知识的培养并不与思维能力培养向冲突,教师需要去深入分析教学目的,通过对知识的讲解和对技能的考察,使学生充分了解“教育希望我们学会什么”,并懂得“我应该做什么去提高”。这是一种思维能力的体现。而教师通过教学内容的输入,让学生不仅在做阅读上有所提升,还能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学会独立思考。这也是思维能力培养的一种成功。
        参考文献
[1]吴冬梅.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11):69-70.
[2]何笛.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力的方法[J].才智,2020(04):156.
[3]钱萍,汤静.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语文,2020(01):3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