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礼敬文化传统传承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期   作者:邱世芝
[导读]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劳动奋斗中形成的智慧结晶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劳动奋斗中形成的智慧结晶,礼敬文化始终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中华民族的行为典范和内在素养的集中写照。而语文教学工作担负着传承优秀礼敬文化的历史使命。优秀传统礼敬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良好的育人功能,能够塑造学生的思想品格,增强学生的人文气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成长为现代化的优秀人才。文章主要从语文教学中礼敬文化传统传承的意义分析入手,重点介绍了语文教学中礼敬文化传统传承的方法,为全面有效地提升礼敬文化传统在语文教学中的传承效果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礼敬文化传统;传承
        一、引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寄托和依靠,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对国民意识和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充分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教学的重要性,并将传统文化传承很好地渗透在日常教学环节中,强化总体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水平。礼敬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符合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特征,也是提升中华民族整体精神文化素养的内在支撑。将礼敬文化传统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能切实推进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同时还能有效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二、语文教学中礼敬文化传统传承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礼敬文化传统中涉及较多文化元素,不同的“礼”和“敬”体现在不同场合、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之中,在表达人们内在情感和思想态度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将礼敬文化传统渗透和融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总体语文知识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更多语文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思想和情感,并且能在礼敬文化中感受到人物的情感波动和心路历程。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大多以浅显易懂的图画和文字讲述一些中国古人礼敬文化方面的内容,多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故事,感受礼敬文化的内涵和思想,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礼敬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是经过上千年的历史传承发展而留下的文化精粹,是中国人民在不断的自省和言行规范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典范,这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合理地设置和安排教材内容,给小学生传达出较多关于礼敬文化传统方面的知识和内容,能够促进小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文人墨客等,并从这些历史人物的优秀事迹之中体会到他们的理想抱负、豪情壮志,从而感染和激发小学生的报国之心和奋发向上的思想情怀。
        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展礼敬文化传统传承的教学活动,促使小学生形成高度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并且拥有较高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培养起一大批的优秀人才,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力量。例如,教师以岳飞为例,介绍其在抗金过程中的英勇事迹,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到其民族精神,学习他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又如林则徐,教师可以介绍其虎门销烟的事迹,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话的内涵,并且引导学生树立起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语文教学中“敬”文化传统的传承工作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敬”立身,儒家思想提倡的“孝、礼、仁”都和“敬”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融合“敬”文化傳统内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倡尊师重道的教育理念,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给学生构建出更为和谐友善的教学氛围。
        (一)“敬”的校本课程
        围绕“敬”文化开展育人工作,根据学校实际教学情况所开设的系列课程是“敬”的校本课程。广东省英德市第三小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过程中,致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孝敬父母,礼敬他人,忠敬祖国,信敬科学,居敬学业”的文明学生。课程主要包含仁善课程、才智课程以及礼仪课程,使得学生成长为仁和善良、理智多才、恭而有礼的人。
        (二)“敬”文化的语文教学传承
        1.“敬”文化的教育意义
        “敬”文化体现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之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教育意义,其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敬”是一种教育修养。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开展多方面的交流和沟通,能共同解决多种问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谦让、礼遇,都将会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

尊师重道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发展目标,同时也是提升教学水平的良好基础。教师能够宽容地对待学生,以公平的态度面对每一个学生,师生之间形成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是新时期良好师生关系的表现。其二,“敬”是一种个人修养。在教学活动实际进行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恭、谦、让态度,敬重诚信的意识。敬让是个人修养的良好表现,学校积极开展“敬”文化教学,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某学校充分开展有关“敬”文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修养。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拥有良好的敬让意识,自信、友善,和同学相处不争、不抢,遵守学校各项管理制度,遵守教学秩序,按照教学规范完成学习任务。面对教师,学生能够尊敬教师,不卑不亢,还能够流畅自如地表达出自身内心的想法,和教师保持正常的交流和沟通以及正确处理争议,消除误解。对自己诚信,对他人诚实,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2.“敬”是教育能力和教育境界
        “敬”文化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传承,表现为一种教育能力和教育境界。教师将传道授业作为终身事业来奋斗,将其作为人生的重要追求,学生敬重学业,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思想态度。将“敬”文化传统切实有效地渗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始终保持良好的尊重和信任。
        四、语文教学中礼仪文化传统传承
        (一)创设礼仪文化教学情境
        教师以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作为礼仪文化传统的良好传承手段,需要注重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经常向小学生长篇大论地讲解一些关于礼仪文化的经典著作,很多小学生都无法接受这些内容,甚至产生厌烦心理。对此,教师要创建出生动形象的礼仪文化教学情境,促进小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更好地感受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并学习到一些特定场景下的礼仪文化内容,从而提升小学生的总体礼仪文化认识,使得他们形成良好的礼仪文化习惯。
        比如,教师在讲解待人接客礼仪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小学生模仿和再现一些古代礼仪文化的情境,使小学生真切地感受礼仪文化的重要性。当前很多学校都在开展汉服文化活动,期间都会匹配一些相应的礼仪文化教育活动,这样将能够促进小学生在充分认识礼仪文化内涵的同时,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典名著,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还原一些古代礼仪文化的特色场景,让学生记住不同时代的礼仪文化知识,感受不同时代的文化气息。
        (二)结合现实生活开展礼仪文化对比教学活动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将礼仪文化传统传承工作积极渗透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将能从小培养学生的礼仪文化认识,促进小学生以较高的礼仪文化标准要求自己,规范日常行为,从而感染身边的人。教师在实际开展礼仪文化传承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学生出现的一些不符合礼仪规范的情况,将其和优秀礼仪文化传统内容进行逐一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当前社会中发生的不符合优秀礼仪文化传统的事件和图片,让学生开展深入的讨论,指出不合理的地方,然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播放一些动画短片、图片或者文字形式的小故事,向学生讲授一些正确礼仪文化传统的示范,让学生明白一些基本的礼仪文化规范,比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友爱互助等一些道德品质和尊重他人、追求平等与自由的思想内容,促进学生自身形成礼仪文化思想体系。
        五、结语
        礼敬文化在当前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能够充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礼仪文化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在日常行为中遵守相应的礼仪规范,形成尊重他人的认识。“敬”文化涉及较多方面的内容,对切实有效地营造尊师重道的教育氛围、培养现代化的优秀人才具有积极影响。教师要注重开展礼仪文化教育工作,将其渗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礼仪文化教学情境,结合现实生活开展礼仪文化对比教学活动,这样将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升学生在礼敬文化方面的认识和运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姚红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传承研究[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7(9):95-96.
        [2]张顼.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7):65-66.
        [3]陈雨晗,林莹莹.浅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OL].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3):687.
        [4]李莉,熊佳红,陈元娟.传统文化礼仪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J/OL].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8):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