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梦龙“三主”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期   作者:刘喆
[导读] 教育名师是指那些教育教学实践成效显著,有着独到的理论追求与建树
        摘要:教育名师是指那些教育教学实践成效显著,有着独到的理论追求与建树,在自己所教学科乃至整个中国教育领域具有一定影响的优秀教师。他们以学科教学为基点,通过长期卓有成效的工作,走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个性化之路。钱梦龙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语文特级教师,中国教育界的领军人物。本文通过对钱梦龙“三主”语文教育思想进行论述,进而探究钱梦龙老师的语文教育思想。
        关键词:钱梦龙;三主;学生;老师;训练
        一、语文教育思想的来源
        钱梦龙的语文教育思想与他中学时期的自学经历是分不开的。中学时,钱梦龙酷爱读书,也爱写文章,为了写出好文章,钱梦龙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但他不是盲目地、机械式地阅读,而是在阅读时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揣摩作者的写作动机和主题内容。这个好习惯被他带入到学习当中,每当老师教授新课时,钱梦龙会先对课文内容进行熟悉,思考一下文章的主旨与内涵,等到老师开始讲课时,他就会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对。如此一来,授课的过程在钱梦龙身上发生变化,从老师单纯的教授,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变成了钱梦龙先自学,再经过老师的授课,然后对自学成果进行互动的过程。这种自学的方式,使得钱梦龙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学得了思考的方法,锻炼了他的思维模式。 课堂之外,钱梦龙还阅读了大量的著作,不论中外经典的小说、诗歌还是现代的文学理论著作,钱梦龙都有所涉猎,并且他还创办了名为《爝火》的壁报,从撰稿到编辑再到刊登,都由他独立创作。大量的阅读和不停的创作实践,都对钱梦龙的国文成绩大有裨益。在他初中毕业后失学的那段日子里,他就自己模仿书场中的艺人那样“吟诗”,通过这种方法,他竟然把一本《唐诗三百首》全部都背了下来。,他还自学了《辞源》、《古文观止》、《随园全集》等古诗古文。中学时期的自学经历,使钱梦龙形成了良好的语文素养,打下了坚实的语文功底,尽管失学在家,但是钱梦龙还是积累了深厚的文学功底,为他日后的语文教学探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三主”语文教育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是钱梦龙“三主”语文教育思想的概括。具体而言,就是确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抓住语言与思维训练这个纲领,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
        (一)、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为主体 ”就是确认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其自身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具有独立意识和认识潜能的实践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固然是在教师的“教”的引导下展开的,教师可以为学生的认识和发展提供各种有利条件,然而从根本上上说,“教”是为了“学”而存在的,只有当学生成为自身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时,教学才可能取得成效。
        钱梦龙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育思想就是把学生作为教师教学的基本立足点,要求教师在定位自己角色的时候,首先要给学生一个正确的角色定位,应该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具有学习主动性和独立人格的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实践者。但是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是自己讲授来指导学生对一篇课文的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显然两种教学方法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钱老师在酝酿“三主”语文教育思想的过程中曾经用《一件小事》这篇文章做了实验。对两个不同的班级,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观察不同的教学效果。一个班级完全由老师讲授,从文章的时代背景,到中心思想以及写作特点,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认真地做笔记,并顺利的完成了课后练习。另一个班级则由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思考并讨论,之后提出不懂的问题。在对文章中“我”的分析问题上,学生们有了不同的意见,钱老师就让学生根据“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写一篇发言稿,大家可以“分派”讨论发言,要求学生发表的意见都要以课文为依据。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钱老师也不评价谁的观点正确,只是每次在同学们争论的非常热烈的时候,才给出一些能启发学生的问题来供学生思考。这次教学的最后没有做课后练习,但是同学们却在无形之中写了一篇作文。

然后经过一个学期,钱老师用突击检查的方式对两个班级同时测验,测验的内容就是《一件小事》的课后题,结果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的班级大部分同学都能理解的很好,但是 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的班级同学却只有几个人能答得上来。实验的结果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采用传统方法授课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全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虽然在老师讲课的当时,课文的内容都记住了,但是由于他们根本没有主动积极地去参与认识新知识的活动,所以印象不深,时间长了,自然也就忘了。而采用以学生为主导的方法授课的同学是经过自己阅读,思考,讨论,再跟对手争论,到最后完成了一篇作文这样一个过程去认识新知识的,他们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是处于一个主动者的地位,学到的新知识也是在自己反复的阅读课文、思考后的结果,所以印象深刻。
        钱梦龙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的主体转移到学生身上,但并没有一味的关注给学生传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也许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以及学习的技能与技巧,但学生的性格、气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却是教师没办法传授的。这不是教师每日在课堂上苦口婆心就能灌输给学生的,最终还要靠学生自己去体会和感受的,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促成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实践者。
        (二)、以教师为主导
        钱老师在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还要确认教师的主导地位。以教师为主导,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但绝不是主宰者。教师导之有方,学生才能学之得法。一位好的教师,一定是懂得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活动,并不是在完全独立的状态下进行的,而是需要由教师的引导作为外部条件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使学生的求知活动始终围绕主要目标进行并受到最理想的效果;其次,教师是学生求知过程中的启发者,引导学生不断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探索;再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随时给学生以鼓励、督促和进行有关学习目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最后,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在学生求“知”不得的时候,教师的讲授还是必不可少的。钱梦龙在讲《死海不死》这篇课文时,他通过让学生做了一个让鸡蛋浮到水面上的实验,来进行文章的导入然后让学生猜本课要学习的文章名,学生们很容易就猜到了。这样的课非常有趣,学生们为了解开谜团迅速地参与进去,将语文课与物理课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大大的发展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这一节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导”的最高境界。
        (三)、以训练为主线
        钱梦龙老师对于自己的“以训练为主线”是这样解释的:“训练从本质上看是人类为改变自身的自然素质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训练,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为了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和实践。”训练不同于现在老师为了提高分数而进行的题海战术的练习,训练是要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技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能进入文本,体会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在阅读教学中,钱梦龙强调的阅读不是随随便便丢给学生一篇文章,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然后等学生做完后再将正确答案公布出来。
        钱梦龙三主的语文教育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三者是密不可分的,也不可独立存在。“学生为主体”是我们教学的基本立足点,“教师为主导”是保证学生真正实现其主体地位的重要条件,因为如果没有教师的因势利导,学生的实践和认识活动将是盲目的、低效的,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学生的“学”制约着教
        师的“导”,教师的“善导”又启引着学生的“善学”,而“善导”和“善学”都统一在一个“善练”的科学序列之中,因此以训练为主线是主体和主导相互作用的必然归宿。
        
        参考文献:
        [1]韩聃. 钱梦龙语文教学思想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
        [2]李红丽. 钱梦龙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