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读写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期   作者:王淑玲
[导读] 思维导图是一种帮助人类学习和工作的思维工具,能显性地展示人类思维的过程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帮助人类学习和工作的思维工具,能显性地展示人类思维的过程。把思维导图应用到语文“读写”教学实践中去,不仅能加速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的效率,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从而迅速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引导他们在可视化的思维环境下,逐步健全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最终养成自主探究新知的自学习惯,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意义;阅读法;构思法
        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曾说过:“思维导图能够将众多的知识和想法连接起来,并有效地加以分析,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创新。”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思维发展的训练也正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语文作为中小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应该主动地适应时代的新要求,革新“读写”教学的思想理念,让学生在阅读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写作时,能参照思维导图进行思考,学会以图的形式来物化“读写”思维的过程,自主掌握各种阅读和写作的方法。
        那么,如何将思维导图法应用于小学语文的“读写”教学实践,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笔者就“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中的运用,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世界大脑先生”东尼·博赞率先创导的一种21世纪全球性的革命性的思维工具与学习工具,被广泛地运用于教育界的思维与方法的创新。“思维导图”为人类提供了一个把无形的抽象思维进行具象化展示的图形工具。它充分利用人体左右大脑的机能,遵循阅读、记忆、思维的规律,用图文并茂的表达形式,把表达各级主题的关键词与形状、颜色、图像等建立表达层次性关系的记忆链接,从而辅助人类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发大脑的潜能,促使人们实现实体科学与抽象艺术、逻辑推理与空间想象的均衡发展[1]。
        二、思维导图的意义
        思维导图是一种帮助人类学习和工作的思维工具,能显性地展示人类思维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直观地看到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提高了对学习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找出重点句子,画出关键词,结合语境,筛选信息,提炼表示层次性关系的词语,画出思维导图,辅助自己理解。[2]在写作构思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标题,展开发散性思维,写出表示逻辑关系与顺序的词语,使思维的火花可视化,在此基础上挖掘思维潜能,形成灵感性思考,从而提炼出写作大纲。
        三、思维导图在读写教学中的运用
        1.思维导图阅读法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中段学生的基本要求[3]。在初读课文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们运用思维导图,透过关键词快速地梳理出文章的主要脉络,轻松地教会学生们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以人教版四年级小学语文上册中的一篇报道性记叙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为例:教师让学生结合思维导图,抓住文章主脉,找到核心关键词,从而快速理解并把握本文的写作顺序、两个场景、三个关键人物以及事情的起承转合的脉络,得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记叙了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歌颂了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就这样,师生在轻松愉悦的思维环境中,通过“找一找”“圈一圈”“说一说”“画一画”,就能快速理清文章的来龙去脉,破解作者埋藏在文本中的“思维密码”。[4]另外,思维导图简明扼要、醒目直观,符合大脑的识记规律,而且具有观赏性,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阅读、理解、吸收、记忆、运用的学习过程,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查缺补漏,降低思维成本,提高思维品质。
        2.思维导图作文构思法
        阅读是思维的隐性输入过程,写作是思维的显性输出过程。如果说思维导图阅读法是一种收缩性思维,那么思维导图法习作便是一种发散性思维。然而,对于刚刚开始习作的小学中段学生来说,如果他们缺少有效的习作方法指导,往往很难轻松地实现“自我表达”[5]。在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不仅能在阅读课上大显身手手,在“读写结合”的写作教学中亦可大有作为。笔者以《桂林山水》一课的“读写结合”教学设计为例:教师辅助学生抓住“奇、秀、险”三个字,勾勒出桂林山的特点。而且让学生在显性思维的基础上,深挖作者的隐性思维,得出作者运用了对比、比喻、排比等写作方法,对“奇、秀、险”进行浓墨重彩的涂抹。显而易见,《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是引导小学生学习写景类文章的经典范文。课上,教师如果这样借助“思维导图读写结合法”,引导学生走完“梳理脉络”和“破解写法”两个来回,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习作构思能力一定会有显著的提升[6]。
        结语:
        总之,思维导图引入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发展。运用于阅读教学,学生可以在对不同文章的“解剖”与“重构”的过程中,画出不同的思维导图,习得表达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增强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运用于作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完成文章主体框架结构的构思、丰富写作素材,将文章写得生动具体、富有文采。
        參考文献:
        [1]东尼·博赞,巴利·博赞.【英】思维导图.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11
        [2]刘晓宁.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张豪锋,王娟,王龙.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习绩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12期
        [4]裴光刚.图式理论与阅读理解[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李利燕.基于思维导图的网络讨论式教学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胡雅茹.思维导图阅读法.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