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阅读与写作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小学语文教师的高度关注。本文主要从“合理阅读指引,提高写作兴趣”“广面阅读积累,拓展写作范围”“深度阅读感悟,丰富写作内涵”三个方面入手,针对小学语文教育中课外阅读积累对写作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写作兴趣;写作范围;写作内涵
在小学教学中,写作作为语文一个重要的教学模块,往往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注。但长期以来,小学生在写作方面不如人意,学生无情可抒、无话可写,写出来的文章缺乏个性,整体组织语言能力薄弱。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积累,可以为写作提供灵感和素材,但课堂上学生接触的书籍是有限的,要真正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还要从课外阅读抓起。以下,我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针对小学语文教育中课外阅读积累对写作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
一、合理阅读指引,提高写作兴趣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有着良好的阅读基础才有可能写出优秀的文章。因此,想要让学生写好作文,阅读要先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积极给予学生阅读上的合理指引,以此达到以阅读推动学生产生良好写作兴趣的这一效果。
例如:某次的作文练习需要写一篇关于父爱的文章,但学生普遍感觉这类写作话题太常见了,没什么好写的,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写作兴趣不甚高涨,针对这一情况,我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改为先引导他们阅读吴冠中的《父爱之舟》,并从人物背景、动作细节等方面向他们描述了其中父爱如山般的真挚感情;以此为基础,我又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认真回想生活中爸爸是如何在默默地向自己表达关爱的。这样一来,学生们生活记忆的大门就仿佛被打开了,他们纷纷仔细回想生活细节,并从中发现了许多平时不常在意的行为,像“睡觉踢被子后爸爸会给自己重新盖上被子”“雨天打伞父亲把伞偏向自己,他的后背却都被雨水打湿了”等等,通过回忆这些生活上的细节,孩子们内心对于父亲的真挚情感被极大地唤醒了,以此为基础,其写作灵感也自然而然地涌现了出来,也使得他们对于写这类型的文章充满兴趣。通过合理的阅读指引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预期目的得以轻松实现。
二、广面阅读积累,拓展写作范围
阅读是一个不断吸收、积累的过程,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小学生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可能和成人一样有机会体验到更多的社会生活,而阅读给予人的恰好是他人的间接经验。“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说的正是多读书的好处。对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便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广泛阅读不断积累写作素材进而不断扩展自身的写作范围。这种以读促写的方式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最终学生的写作水平及其质量。
例如: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教学中,作文要求写民风民俗,引题是“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饮食,请将你调查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一遍习作”,针对这一写作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不必急着让学生进行具体作文的写作,而是可以引导他们在写作之前先去阅读《世界民族风俗与传统文化》《风俗通义》等书籍,促使学生们在阅读这些书籍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的地域、不同人群的不同风俗习惯;以此为基础,再进一步要求学生结合阅读的内容以及获得的崭新认识去重点描述某一区域的特殊传统习俗。
在经历了广泛的阅读之后,学生们的视野范围得以丰富与扩展,自然写出来的作文质量也能很好反映这一点,像其中一名学生这样写到:“在德国人的婚礼上,参加亲友婚礼时都会自带一些碗盆,然后在婚礼上全部砸碎,他们这样做,是希望新人在以后的生活中不会有烦恼,并且能够如胶似漆,长长久久;而法国人的婚礼与我们有点相似,双方家属先见面,然后订婚仪式,最后结婚,这简单仍不失浪漫。”虽文字用词略显粗糙,但对学生们来说却是一种知识的增长、文化的传递,这些都将转化为写作素材不断地扩大他们的写作范围,促进其写作水平与质量的双重提升。
三、深度阅读感悟,丰富写作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和人文性的通义,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既是有工具性,又具有思想性、情感性,两者是统一的。从目前写作来看,由于学生尚小,没有丰富的阅历和情感作为写作素材投入其中,同时,课本内容也十分有限,进而写出来的文章缺乏感情,空洞无味。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想提升学生的写作内涵,丰富文章情感,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去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大量深入的阅读中剖析主旨,让学生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以此一步步促使学生们自身写作的文章也能渐渐有更加深厚的内涵。
例如:在一次佳文推荐会上我给大家讲解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故事,并向学生们一一分析了作者海伦·凯勒每个阶段的心理活动,期间还与学生进行了适当的角色互动游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们清晰的了解了海伦·凯勒这一人物形象,知道了其坚强的毅力、强烈的意志,大大深化了对整本书的阅读理解。
而在随后的读后感写作活动中,一名学生这样写到:“我想去见她,我深深地被她身上的意志征服,在那样的情况下,她能从死亡的阴影下争取阳光,乐观面对自己的生命,而这样的生命才真的是伟大而值得骄傲的。”看完这样的文字,我惊讶了,同时也很欣慰,看得出来,通过深入的解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一文本,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更加深刻,这就使得他们在写作时情感自然流露,也赋予了所写文章更加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而这恰恰正是我们作文教学所要达到的效果。由此不难发现,深度阅读对学生写作的质量提升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也正是通过这些故事的阅读,向学生传递了正能量,有利于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态度和正直勇敢的心理。
结语
综上所述,课外阅读的不断积累对学生写作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引导、广泛的阅读、深入的分析来带动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质量,从而达到会写作、写好文的目的和效果。同时,这也是一项长期坚持、循序渐渐的过程,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合理引导学生阅读方向,脚踏实地的开展课外阅读工作,相信经过大家的不断努力,学生的写作水平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丁海珍.浅析课外阅读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2015(2):43-43.
[2]马耀红.浅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8(5).
[3]廖怡琴.借助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寫作水平[J].小学教学参考,2018,885(3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