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标准的提出对数学课堂的教学做出了挑战,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不再只关注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认知情况,也关注学生从数理知识学习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数学思想以及意志品质等。因此,笔者从自身高中数学课堂的实践教学经验出发,提出强化数学教育功能的策略,希望能够对其他高中数学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材
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对数学课堂的教育功能做出了明确的指示,这既是一项挑战,也是数学教师促进课堂改革的机遇。在开展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基于课程教学的内容,进行教学目标的细化设计,能够对传统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设计,能够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从而强化对学生的教育功能。
一、 目标细化,指向情感教育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中学生将会发生某种变化的先示,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指南。在开展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的安排,从而逐步落实教学目标的要求,实现数学课程的有效教学。而基于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强化数学的教育功能,教师可以将对学生的教育融入教学目标当中,指向情感教育,从而满足这一要求。
例如,在开展《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这节课的教学中,为了实现对学生的数学教育,教师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够认知到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并且能够利用函数思想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够恰当地应用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进行问题的解决。
(二) 过程和方法
通过实例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建立函数模型的过程和方法。
(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并且深入理解数学模型思想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价值,提高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
显然,上述教学目标当中除了对学生基础数学知识和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进行了要求之外,也对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情感态度等多方面进行了要求,教师以上述教学目标为指导开展《函数模型及其应用》這节课的教学,能够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的要求,实现数学课程的教育功能。
二、 活动优化,深化学生体验
教学活动是实现教学价值的途径,在开展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有效的活动设计,能够让学生深化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在新课改下开展应用教学活动,促进数学知识的教学,同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应当将传统教学活动进行优化,从而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感受其中的教育元素,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对数函数》这节课的教学中应用合作活动,教师就可以通过小组成员分配模式优化的形式,让学生在差异化水平的组员之间,更好地进行相互帮助,从而形成互助精神和团队精神。在课堂中,教师先根据学生对对数函数的认知情况不同,对学生进行层级的划分,分别是对对数函数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好、一般和较差的学生;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组员的合理分配,使得每个小组中既有对数函数知识掌握程度较好的学生,也有对对数函数知识掌握程度一般和较差的学生。当开展合作活动时,教师组织小组中对数函数知识掌握程度较好的学生,能够指导和辅助小组中的其他学生,巩固对数函数知识的认知,深化自己的印象,同时,在相互帮助和讨论中,感受合作精神和互助精神的重要性,从而实现数学课堂的教育功能。
可见,在开展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教学活动优化的形式,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进行直观体验,感受其中的教育元素,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 基于教材,深挖教育元素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础,而且教材的编写也是根据当前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以及高中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结构而来,因此,在落实数学课程的教育功能时,教师能够利用教材进行深挖,向学生实现教育。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基于本节课的内容,向学生进行教育。从教材中对本节课知识的安排,“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本节课主要的教学内容,基于上述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在进行学生体验状况汇总、学生体能测试的总体水平等方面的估计时,往往应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来完成这些调查项目,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随机抽样”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激发对数学知识的重视,树立学习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可见,在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基于教材中所安排的内容,向学生进行数学教育,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重视程度,从而落实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
总而言之,实现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教育功能对高中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线高中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创新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实现对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刘通.论高中数学文化教育功能的主要指向[J].课程教育研究,2017(40):123.
[2]陈荣.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文化教育缺失及改善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9):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