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期   作者:廖素清
[导读] 在教育深入改革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有意识和重视学生自主探究素质的培养
        摘要:在教育深入改革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有意识和重视学生自主探究素质的培养。可是从现阶段教学情况可以看到,自主探究模式效果仍有待提升。不少学生并不具备自主探究素质,没有形成合作学习参与主动性,学生没有写作能力。所以自主探究教育效果并不能让人满意。考虑到这样的前提条件,本文将结合笔者教育经验,分析改良教学思路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实践探究

        前言:不论是什么学科的知识,最终目的都是学以致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不教育,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获取方法,而不是只掌握知识。过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严重影响学生创造能力、思维能力、质疑能力成长。面对新时期背景,教师需要改进思路,重视创新,将重心放在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构建民主化课堂,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展现教师的引导价值、引导作用,让学生形成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这样学生就能够掌握基础教材知识,形成探索能力、自学意识。
一、自主探究模式基本特征
(一)实践性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拥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课堂实践。提升学生的表达、动手、动脑能力。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就会深入观察、互动、推理、论证、设想当中,在这样的过程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掌握对应学习思路和技巧[1]。这种过程对于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数学情感有很好的帮助,能够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二)情感性
        众所周知学生在成长的时候,需要有情感元素调动。教师教学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情感、态度、个性与兴趣。教学中需要打造情感教育环境,创建和谐师生关系与民主课堂。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是学生情感的引导人,需要用自身情感刺激学生,使用合适的激励方法组织学生进入再创造过程,调动与活跃学生积极性,这样学生就能够感受到快乐,形成学习主动性。
(三)自主性
        自主探究最大的特点就是自主性。因为知识本身一直在不断更新,如果学生没有自主性,那么学生的知识久而久之就会落后与被淘汰。教师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要做好学生引导[2]。让学生能够自己合理选择学习过程。教师不应该直接将解题的结果、过程告诉学生,这会导致学生失去思考过程。教学需要体现自主特征、自主追求,让学生能够完成创新。教师要展现并为学生提供学习创造性、学习主动性机会。
(四)开放性
        首先教师一定要观念开放,要充分相信学生,为学生提供舞台与契机,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展自我,开发自身能力。其次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教学模式和环境[3]。教师不应该想过去一样一言堂。教师需要用多样化、丰富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产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此外教师需要开放教学程式,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能够更主动的探索问题,带着问题学习知识。最后开放性习题。习题设计的时候,不能只局限于考核学生基础能力,同时还要重视学生思维引导,开发学生创新意识。
(五)创新性
        面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如今小学数学教育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循循善诱,让学生能够形成问题发现能力,主动解决各种学习中的问题。不能被教材内容所限制,也不应该满足常规。要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向往与兴趣,能够积极创新、积极研究。


二、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实践思路
(一)启发教学
        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形成学习自信。让学生带着问题讨论知识。教师使用启发教学方法,用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要确保课堂能够体现开放性、民主性特征。这样学生就能够敢于思考、敢于实践,体现出问题价值。
        比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明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以及二者的体积如何计算。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制作长方体、正方体。学生通过手工制作的过程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二者都有6个面,正方体6个面的大小一样,长方体对立的两个面相同。随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细砂,因为学生之前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两张纸一样,所以学生制作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其中一个面的大小对应相等。此时学生先将细砂装在长方体,随后倒入正方体,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明确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学生在亲自操作中,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在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过程中了解了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在趣味性十足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知识的切入点和解决方法。
(二)诱导点拨
        面对新时期教育背景,教师一定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知识,同时也要了解到知识的本质。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完成知识探索,探究性内容学习,形成自己的思路、自己的答案。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足够多学习道具、思考时间。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学生在推理、论证、猜想、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就能够把握知识的关联性,掌握知识的特点和原理。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小组合作、班级讨论解决问题。学生彼此借鉴,在探究中学生形成了独立思考意识和能力,形成了创造性的学习思维。
        比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的时候,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中,为了开发学生创造能力,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将一个多边形变成多个熟悉的图形,此时学生就能够在拆补中,找到多边形的简单计算方法。学生在多样化的方法中,形成了自己的创新素质。
(三)选取恰当话题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对学生成长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充满兴趣以后,教学效果会非常好,教学过程会非常顺利。教师需要让学生形成兴趣,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在学习中,教师完全可以用学生所熟悉的内容,以生活经验为材料,使学生形成学习兴趣,明白学以致用的道理。
        比如学习《可能性》知识的时候,很多学生都非常喜欢买盲盒,盲盒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玩具。学生买盲盒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会中什么奖品。教师教学中可以用盲盒作为案例,让学生说一说,如果有100个盲盒,但是里面只有1个自己想要的礼物,那么如何才能够提高中奖率。每个学生都会被这样的问题吸引,主动参与到课堂交流与学习,获得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结语:小学数学教育需要体现出素质教育追求,在创新的教学模式支持下,提高学生的综合品质。教师要用自主探究过程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综合能力,其具有很现实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石艳平,尚小舟.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6):102-103.
[2]曾佳蓉.浅析大数据分析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0(16):5-6.
[3]王秀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名师在线,2020(16):3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