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计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核心,脱离了基本的计算,学生将无法顺利完成数学的学习任务,因此数学教师要将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任务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数感,指导学生掌握多种计算方式和法则,使学生懂得如何简化计算过程,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勇于挑战困难的学习态度。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措施
目前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处于普遍低下的现象,特别是处在中年级段的小学生,他们的计算能力参差不齐,如果不能尽快地改变这一现象,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而每个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计算习惯不同,要让他们掌握高超的计算能力,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结合教学内容及小学生的实际水平,开辟出适合发展所有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途径,这样既达到了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有高效率地提升了数学教学的进度。
一、优化计算过程,帮助学生发现计算的规律
传统的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秉承着熟能生巧的理念,让学生陷入到了题海战术中,期望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然而实践证明,这样的方法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效率比较慢,而学生在大量的计算练习中容易出现烦躁的情绪,一听到要完成计算的作业就产生惧怕的心理,致使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实际上他们并没有掌握真正的计算技能,只是遵循着一种方法来完成所有的计算,这对他们未来的成长是没有任何促进作用的。因此在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指导学生掌握计算的技巧,发现计算中的规律,让学生能力灵活运用这些技巧与规律来高效率地完成计算过程,树立学生计算的信心,增加学生主动参与计算的动力,使学生感受到计算的快乐,从而逐步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学中,带领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数是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地得出计算结果。教师先让学生复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回顾两位数相乘的笔算原理,让学生试着自己计算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思考第一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该怎么做,根据两位数相乘的原理进行类推,提醒学生讲计算过程记录下来,同桌之间相互检查和比较,教师分别板书正确和错误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观察并找出错误的原因,最后总结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易错点,进行易错点的训练,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给学生列出几道算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查看他们是否能准确地完成所有算式的计算,单独指导出现错误的学生,这样教师的教学就有了针对性,有效地促进了全体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
二、提升学生眼、脑、手、心并用的能力
学生要顺利地完成计算过程就需要调动眼、脑、手、心等多种感官,认真观察算式,思考计算方法,写出计算过程,心算每一步的结果,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否则一步出错全盘皆输,因此教师要从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例如《四则运算》一课中,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正确地计算出复杂算式的结果。
教师先给学生出示了一个场景:公交车上有二十个人,到站时下去了八个人,同时又上来了十五个人,现在公交车上总共有多少个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列算式,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题目中的隐藏的含义,正确运用加法和减法,有的学生列出了20-8=12,12+15=27,有的学生列出了20-8+15=27,教师将学生所列算式进行板书,让学生比较出两种算法的更简便,之后教师更改题目的描述,公交车上有20人,又上来了15个,离开了8个人,现在有多少人?请学生再次列出算式,请学生讲述一下每一步的含义,最后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复杂算式的计算顺序,指导学生总结出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到这里这一部分的讲解就结束了,让学生总结自己掌握的计算规律,对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三、促进学生良好计算行为的养成
良好的计算行为习惯是提升计算能力的基本保证,教师要在日常的计算训练中规范学生的计算行为,让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事后校对的习惯,审题是要审清数字和符号,明确运算顺序,快速找到简便合理的计算方法,能快速联系已经掌握的运算性质及规律,完善计算过程,计算出结果后要回头检查验算过程,确保每一步都正确计算,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规范书写习惯,避免因为书写导致出现错误的计算结果。这些习惯需要日积月累的形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要不厌其烦地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让学生准备错题集,提醒学生经常查看,避免多次犯相同的错误,养成了这些良好的习惯,学生的计算能力才能逐步地提升。
四、培养学生良好数感与心理品质
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数感和心理品质,就能让学生对数字产生敏感,能够增强学生的计算兴趣。同时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有助于减少因为心理影响而出现的计算错误。
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学生有了良好的数感,就能在抄题、审题、计算过程中对数字非常敏感,就能有效减少抄错题、看错题的现象发生,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率。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感,就要在教学中运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应多采用一些教具,让学生通过数一数、看一看、比一比等方法来感受数字的大小,使学生对数字逐渐产生敏感;
二是加强良好心理品质培养。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对提高计算能力有重要帮助。特别是要注重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和记忆力,注重强化学生的首次感知能力,注重培养学生遇到困难不放弃的坚强意志力等,都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措施。
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与他们的观察、思维等方面的能力是相互渗透的,教师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用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让学生正确、认真地完成计算,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丽萍.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9(10).
[2]张小琴.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刍议[J].小学教学参考,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