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刚开始接触这门课程时,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 在这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探究,是老师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积极
我们都知道,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每个学期都要考试,使很多孩子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其实,数学应该是小学阶段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有趣科学,因为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有较强的人文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如形体语音、课件、录音录像、间笔画、故事表演等等,再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涉境体味,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分别以有趣的小游戏,小故事入课,孩子们就有兴趣学习。在娱乐中进入到复习旧知,接下来便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老师很自然的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学习效率高。
一、钻研教材,找准目标,做好课前预设是一节好课的前提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活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开发课程资源。教师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理解编者的意图,过去是这样,现在依然应当这样做。只有如此,教师才能根据自己学生年龄特点及生活和学习经历去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活动,才能让教学鲜活生动,使每个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都有所得。
二、教师在课堂上要提出富有挑战性的、可引发思维的问题是上好一节课的保证
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力得以开发,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陶冶,个性得以张扬。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必须要与学生原有的认识有较高水平,引起思维的碰撞。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会想,这些内容与前面学习的内容有何联系?这样能够促使学生紧张、内在的智力活动,去思考、去联想,也就是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学生的探索欲望才能有效的生成。例如“年、月、日”这一节课时,可组织讨论以下问题:(1)我们已经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哪些?它们间的进率是多少?(2)同学们常见的时间单位还有哪些,这些单位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通过思考讨论,学生从原有的知识情境中转移到新的学习情境中来,引发了悬念,开启了学生的问题。最好启发学生自行质疑。学生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的基础上对新知提出各种问题,这样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启蒙开端。
三、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促进学生思考是一节好课的重中之重
让我们首先来看全国较为著名的几位小学数学专家和特级教师对上一节好课的看法 徐斌说:理想的课堂是价值引导下,自主建构的过程,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的过程,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
张梅玲说:课堂教学过程是多边互动交往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过程,作为数学教学,互动生成的核心应该是在思考中学会思考。新课程追求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而开放式的教学更深层的意义在于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以学生思维水平层次的提升为目标的。
根据上述观念,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节好课的关键是:互动生成有效思考。
怎样才能做到互动生成呢?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鲜活有效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接着,教师诱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探索解决,梳理构建、建立数学模型。这个过程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个体倾听、表达,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唤醒及建构的一个过程。如我在教学55÷5+54÷9这样的题目,又出现了440-120÷6×5,这时该怎样计算呢?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知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时,应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但是具体怎么样落实呢?我就让学生自己尝试做一做,跟自己的好朋友讨论一下,就这样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请学生来回答时,我不发表意见,只是请其他学生来帮忙评。这样一层一层的把题目的运算过程剖析出来。我觉得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出来的,比老师一味的教出来的更能记牢。教师的语言不需太多,只要带有引导性不要让学生把题目想的离谱就可以了,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言论自由。
上述案例说明,有了积极主动的思考,课堂才会产生出互动生成的精彩场面。这种互动生成是在师生共同努力配合下形成的,是一种内在的思维层面上的交流碰撞和交锋。这种生成是经过教师在呈现问题的前提下,激活学生思维,产生认知冲突。学生自觉的独立思考后,师生、生生互相交流产生的思维碰撞,互动生成最终达到有效的建构。
总之,教师要上好一节数学课,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志趣的基础上,钻研教材,找准目标。在课堂上要提出富有挑战性的、可引发思维的问题。在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设计教案,做到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促进学生思考,才能备好课,进而上好课,达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境界,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小学数学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课程.教材.教法》, 2000
[2].杨洁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实验研究 》,《天津师范大学》 ,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