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主要构成部分即为德育工作,并在学生日常生活、学校整体教育体系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而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德育教育的强化,则为推动学校德育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文针对德育元素如何良好的融入校园及课堂教学提出几点建议,如改善校园德育环境、积极组织德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德育教材等,望借此可为提高德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提升学生德育素养。
关键词:德育元素;校园;课堂教学
伴随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所提出的要求也不断升高,要求人才除应具备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德育素养。因此,使得德育在教育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日渐重要。小学阶段作为培养人才的起步阶段,在此阶段加强人才德育素养培养,以提升人才德育素养水平具备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即围绕如何让德育元素触入校园及课堂教学展开探讨。
一、改善校园德育环境
德育教学实施的重要场所即为学校,因此,需注重校园内良好德育环境的优化,将校园文化环境所具备的教育作用予以充分发挥,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的德育品性。学校主要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实现校园德育环境的改善,首先为硬件方面,主要包括围墙文化、校园橱窗等。如学校可选择学生流量大的场所设立德育宣传橱窗,用于学生所获得成绩、荣誉的展示。此外,学校还可充分利用校园的墙壁,以生动形象的漫画造型、德育故事等内容丰富墙壁,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其次为德育软环境的建设。学校应积极引导师生对自身潜力加以挖掘,并以严苛的道德标准对自身的行为举止加以规范,致力于实现“知行合一”。此外,班主任还应对每位学生的进步予以积极关注,注重健康班风、学风的建设,带领学生共同创建“德育示范班级”。同时,要求全体教师在学科教育过程中需将德育教育的渗透作为重点,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持续性的德育教育,以此推动学生德育素养的不断提升。
二、积极组织德育实践活动
学校应以“立德树人”为主旨,积极组织一系列德育实践活动,促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的积极参与,提高自身德育素养。学校可将德育实践活动划分为四个系列分别为“节日教育”、“社会实践”、“主题班会”及“读书演讲”。“读书演讲”主要借助主题演讲、课外阅读及经典朗读等方式,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加以锻炼,同时借此还可拓展学生知识体系,对中华传统文化加以理解,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予以感悟,并从中汲取营养,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主题班会”的展开,让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展开讨论,借此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此活动中也可受到熏陶及教育,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参观实践教育基地及徒步活动等,带领学生走入企业、贴近自然,借此对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加以锻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节日教育”通常是指学校在传统节日及特殊纪念日时借助组织学生举办报告会及黑板报评比等活动,锻炼学生组织能力、团队协调等能力,也可推动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
三、充分利用德育教材
为实现德育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道德素养,学校可以将德育教学内容作为切入点,对传统空洞且单一的德育教学内容加以转变,借助生活化内容的引入,以丰富德育教学内容,仅有如此,方可确保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规范自身行为举止,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分析此阶段小学生身心特征、年龄特征发现,不同学生在德育学习过程中均会存在一定的阶段性、差异性,所以,德育教育工作展开时,应以学生所表现出的个体差异性为主要参考,并结合学生所处阶段不同完成相应人才培养目标、德育教育任务的制定。同时,要求德育教育需对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加以深度挖掘,实现教材的充分利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将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同教材相融合,实现学生生活、教学内容二者有机统一。特别是针对低年级学生展开德育教育时,因小学生自身理解能力、认知能力较弱,加之教材较为抽象难以理解,导致教师教学活动受阻,针对此现象,教师可将信息化技术应用至教学活动中,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借此,可借助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将知识直观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还可将日常生活情景、教学内容二者相融合,便于学生理解,并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至日常生活问题的处理中。
结束语: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在学校整体教育体系及高质量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借助德育元素在校园及课堂教学中的渗透,除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外,还可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产生影响,使学生可规范自身言行举止,并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促使学生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时期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引强.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学德育教育的创新[J]. 文摘版:教育, 2018, 000(005):P.7-7.
[2]胡路辉.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35):194-195.
[3]杨文俊.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J]. 好家长, 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