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们现在的音乐教学中,应注重以新课标为标准,以审美为核心,不光只传授孩子们知识、技能,还要注重拓展孩子们的思维、对知识的感知力,以及应注重高效课堂的运用。而课标中也体现了在教学中实践智慧课堂的要求,咱们的课堂应该是具有智慧的课堂,那么智慧课堂到底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走进我们的音乐课堂呢?我认为要抓住“智慧”和“课堂”两个方面,以此来深入研究和实施。
关键词:智慧课堂;教师引导;教学形式
【正文】
智慧课堂以促进孩子的智慧发展,完善孩子的人格成长,提高孩子们综合素质为目标。抓住课堂这个载体,任何内容环节的设计都需要充分考虑它这个出发点的现实性、需要性和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之上,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来丰富智慧课堂。当然智慧课堂不仅仅只需要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还需要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及实践性。所以智慧课堂是思维的课堂、主动的课堂、灵活的课堂。
一、来源于教师智慧的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要有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如果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学生便能较快地把握好歌曲,感悟音乐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教学目标是为整堂课服务的,不要搞形式主义,而是根据每节课内容的特点而定制。实现教学目标的时效性。
如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的歌唱曲目《蒲公英》,这首歌曲重难点在开头的弱起节奏,以及整首歌曲的意境表达。在设计这一课时 ,我将难点留在最后,开头环节我先让孩子们听一首《都睡着啦》并做音乐游戏,意在让孩子们在无形中去感受弱起小节,接着再让孩子们去学《蒲公英》这首歌,将整首歌曲拟人化,创编成一个小故事,整个多媒体画面都利用智慧课堂的优势,动态画面,将歌曲的情景再次深化,让孩子们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歌曲,歌曲的意境油然而生,最后再将开头弱起小节提出并解决,整首歌曲的学习便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智慧”贯穿着教育的过程,它是教育的理想,更是一种境界。首先,老师要运用智慧让学生灵动起来使课堂鲜活起来。在音乐智慧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但要创设相对的教学情境,还应加强师生间交流与互动,增加彼此的情感交流,师生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从而促进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二、来源于教师智慧的管理引导
要组织好课堂讨论,首先讨论的组织管理要到位。教师首先要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这是组织好课堂讨论的基础。分组的方式可以多样,但是不管如何分组,小组内的和谐分工,高效组织是前提,在每一小组内,应该有明确分工,如设置组长、记录员等角色便于各司其职,组织好讨论。同时讨论过程中的管理也很重要,讨论过程中若没有管理课堂就会变得像一盘散沙,从而可能上演“满堂吵”。优秀的教师善于驾驭课堂,往往能在孩子的讨论中看出来小组的问题所在,并及时加以调控其次。
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欣赏曲目《花儿与少年》时,歌曲是分为三个部分,一开始便让孩子们分组,并发一个表格,再听赏后,小组去讨论歌曲的结构,以及每个部分的情绪、速度及拍号,讨论的结果会有不同,但是要求还孩子们能说出理由,这样的课堂会变得生动活泼,学习气氛浓烈,学习效果显而易见。
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不仅能让学生的思维天马行空起来,还能让孩子们不拘泥于条条框框,并且积极的参与到对问题信息的反馈当中,可以设置分组搭配等多种形式的综合讨论形式。教师要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主动性,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开动脑筋、参与其中。
三、来源于教师智慧的教学艺术
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式多样性,从各个方面提供孩子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的广泛使用,要恰到好处。合作表演,个人展示,创新表演等等,鼓励学生采用多种不同表演方式来表现歌曲,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再以刚才的《蒲公英》为例,在孩子们完全进入歌曲的意境之后,开始让孩子们去表演,借助打击乐器是最好的,可以让孩子们自由的选择,然后再试一试,找出更适合歌曲表达的乐器,老师再介绍一下乐器的使用方法,并且带着孩子们去玩乐器,最后根据歌曲的节奏变化去表演,孩子们玩得开心,学的愉快。最后再让孩子们去交流一下,歌曲还可以用怎么的表现形式呢?其实这教师教师的教学艺术,有意识去拓展孩子们的思维,让他们大胆的去想、去思考、去说。
火花往往是在交流的过程当中不经意间出现的,最后要让孩子们在交流的过程当中注意总结其他人的意见和不同看法,并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说出自己的体会。
四、来源于教师智慧的备课研究
我认为熟知教材是重要的,如果我们仅仅将达成这一目标当作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标准,那么,我们只能算是教书,至于我们的另一个更重要的任务——育人,则远远没有达到。
所有歌曲所表达的含义,未必每个学生都能一下参透,所以,需要我们老师先将其消化、吸收,再以自己认为适合于学生接受的方式,将其吐露出来,了解学生。你有可能很了解你自己,但是,如果你对于即将为之传授学识的诸多学生一无所知的话,那么很抱歉,此刻你正在扮演一个双目失明的投掷者角色---看不见前方的草靶,只知道一味地向前方投出飞镖,这样的投掷,毫无疑问是很难命中靶子的。所以一个合格的老师应该充分合理的利用教材,并且根据教材要求和特点及时调整教学的方式,以便于孩子们的理解和掌握,由此更好的提高课堂的效率。
叶澜教授在《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中将教育智慧归结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教育机智,及时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促进学生积极发展和创造的魅力等。我们认为,教育智慧是教师良好的教学行为的体现,是一种崇高品质。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悱者,口欲言而未能。”“愤”与“悱”是一种疑非疑,懂非懂,知未知的状态。“愤悱”其实是教育者刻意寻求的一种时机,一种激发兴趣和调动探求的手段。当学生有疑问时,你能启发他顿悟出来;当学生心理出现矛盾时,你能用巧妙的方法疏通;当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时,你能及时地捕捉并授之以渔;这就叫教育改革呼唤的智慧。
我们相信,人的智慧将成为一种生产力,一种资源和资本。知识经济时代之后,人类将进入智慧经济时代。 教育的智慧源于爱,改革的成功源于不屑的追求。我们一路蹒跚走来,课改让我们有了新感悟,那就是:课改呼唤智慧课堂,智慧教育成就课改大业。
参考文献: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