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道徳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期   作者:孔随俊
[导读]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重视创新教学法的应用,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重视创新教学法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并进行直观和形象的展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知識点的本质,强化知识记忆,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对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策略
        教师要以先进的教学方法高效地开展教学工作。丰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教学案例。组织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加强对时事政治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将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相对应,使学生能更好地体会道德与法治知识。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优化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网络和多媒体等工具在教学工作中得以实用,这些技术的应用使课堂教学模式发生较大改变,在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与生动性。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技术为学生创造更适宜的环境,以便于学生理解知识内容,提高教学工作的有效性。信息技术的使用对于课堂教学的优化作用,能够为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新的方向。
        例如,在学习,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从网络中搜集相关的资源,在补充和印证教材知识点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知识内容,在开展“遵守社会规则”这课内容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疑问:规则的遵循对社会发展有何益处?社会生活中需要遵循哪些规则?法律隶属于规则吗?学生可以从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中进行筛选,也可以自己准备材料,结合教材知识点,对教师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内容。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学生能在资料整理和分析中了解,规则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社会道德能制约规则的实施,公民需要懂法、守法、不要犯法。教师让学生登录一些法律论坛,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交通法、刑法、宪法等相关法律的使用对象和应用范围,并让学生将其列出表格提交上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教师能够在教学工作中更加高效,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学习知识点,并加强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兴趣,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高效课堂应当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主动梳理知识,发现问题,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自主合作意识。
        例如,在讲“维护和改进规则”这一知识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一则新闻稿——驾考新规则。根据这则新闻稿教师提出两个问题由学生思考:(1)为什么要修改驾考规则?(2)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思考,这则新闻稿给我们什么启示?第一个问题贴近生活,学生完全可以根据平时浏览网络,看电视或生活实践畅所欲言,得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收获知识,明辨是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个问题开放性较强,教师想让学生学会通过生活中的某一现象(如驾考新规这一新闻稿),分析现象的本质,(如驾考新规这一新闻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一些与时代不相适应的规则应该废除或改进)。由现象到本质的推理比较难,所以学生需要合作解决。通过小组同学间交流合作,使问题的探讨越来越深入,得出的结论更深刻,以此实现学以致用。
        整个环节贯穿着设疑——探疑——答疑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会慢慢学会从观察生活体验社会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合作学习的好品质。
         三、粗细阅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道德与法治课也要讲究方法和策略,作为老师,要授之于渔。比如,课前预习。预习的内容要由粗到细,先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结构,粗读;再具体分析课本内容,细读。道德与法治课每课时分为框题和目题两部分,如在预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一课”时,先粗读框题、目题,了解到本课主要介绍宪法在治国安邦中的地位作用:宪法组织国家机构,保障国家机构稳定地运行,规范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行为。理清知识脉络后,再细读每一个目题的内容。预习的过程是让学生从课本中发现问题的过程,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在预习本上画记号,以备上课时向老师请教。这样的预习,让我们会越学越有劲儿,越学越自信。
         四、开展小组合作 促进课堂教学研究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开设之际,需要通过小组管理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将学生重新分组打乱顺序,并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好课堂教学活动的跟进,进而能清晰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这样能避免学生被遗忘在“角落”中,成为课堂教学的旁观者。例如,课堂教学活动的初期,首先教师为学生讲授“成长的节拍”这课内容的时候,教师为便于学生理解课程知识内容,需要分三部分开展教学活动,中学生时代、学生新天地、发现自己。其次教师需要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鼓励学生通过集体学习享受知识获取过程,设计具有启迪性的问题。再次,教师需要在问题提出后,组织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进行问题讨论,在进行讨论的时候不要设置唯一的答案,让学生能在各抒己见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譬如,在探讨老人摔倒后是否需要搀扶,需要如何搀扶等问题,教师可以设置正方学习小组和反方学习小组开展辩论,在辩论完成后由教师做总结性发言,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法律的内涵,进而引入法律在我们身边这课内容,使学生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师要积极研究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要重视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当中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内容。
        参考文献:
        [1]张彩红.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2):11-12.
        [2]赵常丽.试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47):3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