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文本"补白"成就多彩课堂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期   作者:倪冬梅
[导读] 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空间,在经意与不经意间,作者都会留下一些“空白”
        [摘要]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空间,在经意与不经意间,作者都会留下一些“空白”。教师紧扣这些留白,激活学生内在的认知思维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补白,真正提升学生解构文本的基本素养,让读写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成就多彩语文课堂。
[关键词]留白  补白  仿写  补写  改写  续写  扩写


        “留白”是文章作者不可点破的韵外之音,不可言传的独具匠心。在这“留白”之处,恰恰给了我们无尽的遐想——纵情“补白”,会使课堂“为有源头活水来”;适度“补白”,会让课堂“看似寻常最奇崛”;适时“补白”,会让课堂“拨开云雾见青天”;适用“补白”,会让课堂“能谈风雅无穷意”。在教学中,只要利用课文“留白”处进行合理补写,适时穿插,适度灌输仿写,有效进行咀嚼字词、涵咏句子和语段谋篇,就会成就多彩的语文课堂。
一、自主仿写,巩固文本信息。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草虫的村落》是一篇极富联想和想象力,且充满趣味性的文章。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文本的“留白”,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先布置学生预习时,查阅一些关于昆虫或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的知识,上课伊始结合文本内容播放夏日虫鸣来吸引学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独特表达方法: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给大家。有了方法总结,引导学生仿写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写出许多优秀片段:“走在一条不平凡的小路上,我顺着清新的空气探索,看到了一群正在忙碌的小蚂蚁,他们正在举行一场舞会……一只只黑得透亮的蚂蚁姑娘正婀娜多姿地跳着舞……”
        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所认识的昆虫或小动物,语言丰富、情趣,真正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巧妙利用教材,举一反三,巩固了文本信息。
        二、合作补写,增添文本色彩。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文章情节相对简单,作者在描写时总是一笔带过,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而小学生又有极强的好奇心,极丰富的想象力,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从文本内容和表达艺术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补写,以完善文本内容和情节。
        学习《哪吒闹海》时,让学生阅读文本,进行引导:“一年一度的蟠桃盛会又开始了,哪吒和龙王三太子、龙王都受玉帝之邀来到了蟠桃盛宴,他们见面会是怎样的场景?又会说什么呢?请大家寻找合作伙伴,发挥想象进行补写。”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在补写中,学生经过推测、构思,相互点拨,思维悄然得以拓展,文本也更有色彩了。
        三、趣味改写,拓宽文本内涵。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实际进行科学筛选,对文本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加工,使之更好地迎合学生的学习需要,满足课堂教学活动需要,即改写。文本中的标点、语句、语段,甚至全文都可以成为改写的对象,通过改写可以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学习《师恩难忘》时,为了增强教学设计的趣味性,我设计了一个诗词改写:“假如让你对这首诗进行改写,你会怎么做?请你为这首诗编写一个故事吧。”学生兴趣被挑起,纷纷根据诗句的关键词寻找相关资料,课堂学习氛围浓郁。改写后,让同桌互换读。趣味化的改写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认知不同,对同一事件的看法也不同。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文本特点,适当地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改写,抒发真情实感,拓宽文本内涵,课堂教学自然精彩。
        四、读后练写,丰盈文本魅力。
        学习课文时,不仅仅要学习作品的具体内容,体会其中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要学习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专家精挑细选的佳作,人文精神丰富,语言生动规范,文质兼美,构思立意独具匠心。丁有宽说:“阅读和写作是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表达方法或不同的文学体裁抒发情感,进行语言积累、运用。最大限度发挥文本魅力。如《半截蜡烛》是以剧本形式展现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当编剧,续写剧本。《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中介绍了高尔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对文本内容进行扩写:“高尔基儿子会选择哪些花草进行种植?”文中“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也可以进行扩写,指导孩子联系生活说说“晚霞满天的景色”。把扩写与生活链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自然丰盈了文本。
        五、互文比照,洞察文本价值。
        入选教材的文本不是对原有文本的“拿来主义”,编者都会以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为基础,对文本进行必要的修改,在不破坏原有认知的基础上,使得文本在入选教材之后形成一定的“空白”。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在对比中尝试将教材文本与原文进行互文对照,洞察编者的修改意图,借以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知与理解。
        《月光启蒙》入选教材之后,编者就将文本结尾处描写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的语段删除了。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之后对这一内容进行了拓展补充,并引领学生运用对比思维进行思考:“作者之所以要在结尾处描写这一段是为了什么?编者删除这一段文字,又是出于怎样的用意呢?”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部分内容来拓展教材文本,将删除的内容与教材中呈现出来的内容共同构建起学生与作者、编者进行对话的平台,借以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历练学生的思辨能力。
        六、创编演绎,历练学科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故事信息,童话、神话、传说、寓言等文体在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比重。利用这些故事资源展开合理教学,引导学生开展故事创编活动,就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小学生对故事又有着特殊喜好,抓住这个学习心理,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氛围,给予更多的引导,让学生给现成的故事加上一个情节、设置一个结尾,引发学生对故事进行深度思考,从而历练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羿射九日》属于神话故事,课堂教学时,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创编演绎任务:后羿射日是经典神话传说,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演绎活动。首先,对文本内容进行改编设计;其次,做好角色分工;最后,展开演绎活动。可以采用“讲述+造型”的形式展开演绎,一个人讲述故事内容,其他人进行造型表演,对故事情境进行直观解读。学生对课堂演绎活动有着浓厚的参与热情,一布设完毕,就积极行动起来,讨论角色设计,届时教师深入学生群体之中,提供技术指导。课堂演绎正式展开,学生以抽签的形式决定出场顺序,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出评价。学生演绎得有声有色,并从演绎中获得了学习认知的立体呈现。从而提升教学契合度,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文本资源取之不尽,只要我们有效地利用好课程资源,深入挖掘文本“留白”,在设计上有心、用心、精心,教学中引导学生形式多样地“补白”,让读写结合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从而成就多彩语文课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