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础会计》是中职学校会计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文通过分析课程的特点,课程内在的框架体系,调整部分教学内容、课程结构以及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比较的方法进行了关于基础会计教学策略的分析。
【关键词】课程特点 教学策略 探析
针对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弱而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为适应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思路和方法,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使初学者易于把握其内在规律,达到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效果,为以后学习其他会计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基础会计》课程特点
《基础会计》是中职学校会计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课程,主要研究会计的概念、职能、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恒等式、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淸查、成本计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一系列内容,明确课程的性质、地位及其教学的目的要求,是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特别是要处理好与后续课程的关系,尤其要注意该课程与《中级财务会计》的关系,这两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不同,侧重点不同。《基础会计》侧重讲解会计的基本理论、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的业务实例,但这应该仅限于为阐述会计的基本概念、方法、而进行必要的举例,但不应该将重点放在解决具体业务问题上。
二、关于基础会计教学策略的探析
(一)重视第一堂课,强调基础会计课程内在框架体系。对于任何一门课程来说,均有其特定的理论结构及框架体系,只有先了解课程的内在框架体系,才能让学生能够在总体框架体系的基础上,学好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通过第一堂课,让学生了解基础会计课程的基本框架体系及体系内每部分内容的相互联系、重点难点。
另外,在第一堂课中,要激发学生的会计职业兴趣,每个人都想从事喜欢的职业,一个人只有对某个职业感兴趣,才会产生学好它的强烈愿望和内驱力。所以会计教师首先应激发学生的会计职业兴趣。比如,笔者在讲《基础会计》第一节课时,先可以对学生进行详细的“会计职业方向”介绍,不仅让学生对会计职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更让学生对会计职业产生浓厚的兴趣: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是尼克松时代的第一谋臣,早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会计系;澳门首任特别行政长官何厚铧,曾获加拿大注册会计师资格,曾执业于香港一家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世界500强企业中的CEO大约有30%的教育背景是会计专业,有35%的人是由财务执行官升任的;外企中财务主管的月薪最低为一万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方雇员的最低月薪为五千元。可见,会计是目前极为抢手的热门高薪职业。我国现在大约有1500万的会计人员,但具有国际水准和现代经营理念的会计人员特别缺乏。
通过有的放矢的会计职业方向介绍,使学生了解到,会计职业是充满无限机遇的职业,是造就无数成功人士的职业,是岗位作用大、经济待遇好、社会地位高的人人羡慕的“金领银领”职业,从事会计职业前途光明,从而达到使学生对会计职业产生浓厚兴趣的教学目的
(二)调整部分教学内容、课程结构
针对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等特点,笔者在《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从学生容易接受、容易掌握的角度出发调整了部分教学内容的顺序。例如,第一章会计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对于初学者来说,由于讲述的很多名词概念还没有学习,学生对这些概念一无所知,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和效果,因此,这部分内容调整到课程的后面讲解,改变了传统的教学顺序,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将生产成本的计算调整至生产过程的核算中进行讲解,这样学生才能够更系统的掌握采购、生产过程发生了哪些成本费用,它的发生处在企业生产的哪个环节,让学生能够更系统的学习和掌握成本的计算方法。
同时,会计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师在会计教学中可采用“跳入跳出”的生活语言来教学。所谓“跳入”就是将现实生活中与会计问题相关的成语、故事、比喻、笑话、典故等引入课本;所谓“跳出”就是将课本中复杂、深奥的会计哲理,会计术语同现实生活相联 系。通过会计问题生活化,就能把教学中出现的复杂会计问题简单化,抽象会计问题具体化,深奥会计问题通俗化。比如,在讲资产的概念时就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来比喻资产的重要性;在讲“商业汇票”时用“借条”比喻商业汇票,把给人家打借条叫“应付票据”,收到别人的借条叫“应收票据”;在讲利润的形成和利润的分配时,把利润的形成过程形容为“做蛋糕”,把利润分配过程形容为“切蛋糕”。总之,通过会计问题生活化不仅做到了教学通俗易懂,易学易会之目的,而且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书本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方法的比较
基于基础会计自身存在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看实物中各种类型的凭证、账簿,从而学生能通过真实生动的实物,更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理论概念,更好的区分不同类型的凭证和账簿。在讲述会计实务部分时,通过比较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在教学中采用的手段和实际工作中所采用方法的不同,让学生真正掌握这部分知识。
(四)改变教学评价方式,建立学习小组,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共同进步基于基础会计课程具有较强的实 践性这一特点,笔者对课程的评价方式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将《基础会计》的考核分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重在灵活应用相关的概念及方法;实践部分通过建立学习小组,分组模拟会计的工作流程。为了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可以结合学生人数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模拟工业企业会计的工作流程和内容,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模拟会计人员的工作。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在学期末,通过给学生案例,就某一企业的实际情况,利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完成综合实践练习。通过综合实践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在理论考试之前完成,根据学生操作情况进行酌情打分,并作为最后考试成绩的一部分。
通过对中职学生特点的把握,及基础会计课程特点的深入领会,结合笔者多年教授该课程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以上几点教学心得及方法,在实践中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曾志雄.中职财会专业《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原文化研究,2008,16(10):114-115.
[2]冯中强.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2):65-66.